《废都》中女性悲剧价值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运的悲凉乃是内心初始在生活中流动的轨迹,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二者都是真实的人性显现,人性的光是黯淡还是流溢取决于个体对心灵的守望,最后所有的光都落在了“废都”之上。贾平凹的《废都》描写了众多女性,她们拥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人生追求,却有着惊人相似的人生悲凉结局,要么家庭支离破碎,要么爱情被摧残,要么沦为低等的社会人,这些女性牺牲青春、精神,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学者惠静在《〈废都〉中女性悲剧的必然性解读》一文中将贾平凹《废都》中围绕男主角庄之蝶的四位女性进行了定性,唐宛儿是借爱之名获取名利而最终粉身碎骨的花瓶,牛月清是恪守男权社会为女人制定的规则且本分的“贤妻”,柳月牺牲青春、身体嫁给一个瘸腿的人(市长儿子),还有一个昙花一现的阿灿。这些女性的人生结局都是比较悲凉的,本文主要分析《废都》中圍绕男主角庄之蝶的四位女性悲剧的价值。
  一、唐宛儿
  唐宛儿选择依靠男性来获得尊重和成功,在有婚姻的情况下选择与周敏私奔到西京,来到西京认识了西京著名作家庄之蝶,唐宛儿还未见庄之蝶之前就为他的名声和文采倾倒。她对庄子蝶的爱充满了目的性和欲望感。一见庄之蝶,郎有情妾有意。她精心设计,精装打扮引诱庄之蝶,第二次见面两人就滚到了床上;与庄之蝶充满情欲的交往,致使自己怀孕,怀有身孕明明知道不能留,她用打胎来博得庄之蝶的同情和爱怜。她已经背弃了一个母亲的准则,两次抛弃孩子,也背弃了一个做妻子的准则,两次抛弃自己的丈夫。后来被戳穿,再后来被原来的丈夫劫回老家,抛夫弃子与人私奔离家的唐宛儿最终受尽凌辱而亡。
  唐宛儿抛夫弃子,私奔出城,破坏他人婚姻,风流浪荡,条条罪过都足以人们用口水淹死她。但是,唐宛儿身上有一点值得称赞,就是她的勇敢。她爱周敏,不爱丈夫,所以私奔出逃。她爱上了庄之蝶,不再爱周敏,连被周敏碰一下都恶心。她爱庄之蝶,所以直到最后,也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扑向庄之蝶的怀抱,即使最后被重重虐待,也不愿对丈夫吐露半个字说要跟他好好生活。
  唐宛儿的人生充满悲剧性,她叛逆,不守妇道,对婚姻不敬重,抛夫弃子,最终没有落个好下场,被原丈夫虐待而死。她的悲剧人生给女性上了深刻的一堂人生课:一名女性需要靠勤奋、踏实来博取成功,可以借势,但是需要自尊自爱,做一名遵守妇女伦理道德准则的女性,不能靠出卖身体获取男性给予的尊重,不能只是依靠自己的美色和身体去满足男性的肉欲,而没有真正获得人身的发展。
  二、牛月清
  在《废都》中,牛月清是庄子蝶的妻子,她的形象看似比普通女性高上一等。她忠诚于丈夫,婚姻唯一的“污点”就是没有给丈夫生育过一个孩子,她执着于当好“庄夫人”。她不是文盲,但是思想比较守旧,一生被传统思想禁锢,她认为“男人再能挣钱,婆娘不会过日子,也是白搭”“女人凭得男子汉,吃人家饭,跟人家转”。知道丈夫与唐小宛的奸情后,牛月清没有大吵大闹,只是把两人传信的信鸽宰杀了。她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的“庄夫人”角色,都是她的婚姻准则和目标,甚至是事业,而这些正好吞噬了她鲜活的生命。与庄之蝶离婚后,她离开了庄之蝶,却依然爱着他。虽然她对家庭尽心尽力,但是丈夫对她没有给予爱。围着庄之蝶转了半辈子的牛月清,在看清真相后,清醒地走上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生存的道路。
  牛月清,她这一生从来就没有一个女性的独立意识,潜意识里仅仅把自己当成丈夫的附属品,从而不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掌握命运。在牛月清知道庄之蝶出轨后,她的态度是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只要你和唐宛儿断绝往来,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女性最悲哀的一点就是,什么事情都是以女性的观点看待问题,看不出男性的本质所在。在牛月清的故事中,牛月清没有大爱大恨,她所有的爱与恨都是隐忍的,像极了旧社会的正房太太,她缺乏经营婚姻的技巧,不能获得丈夫的真心。牛月清是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她最终遗失在错误的人生观和婚姻观中。新时代的女性要加强自己的个体独立性,保证在婚姻中的地位,增强自身在婚姻中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有经营婚姻的技巧。
  三、柳月
  柳月是从穷乡僻壤出来的一个年轻女性,她是一个心机深重的女性,她明明有意将庄之蝶与唐宛儿的奸情告诉牛月清,还在庄之蝶面前装无辜,“庄老师,我知道你在恨我,为唐宛儿的事恨我。我承认是我把一切都告诉了大姐,一是因为大姐在打我,她下死劲地打我,二是她首先发现了鸽子带来的信。但是,她看到了信只是怀疑,她就是把我打死我不说,事情也不会弄成现在的样子,而我就说了,说了很多。我给你说,我之所以能这样,我也是嫉妒唐宛儿,嫉妒她同我一样的人,同样在这个城里没有户口,甚至她是和周敏私奔出来,还不如我,可她却赢得你那么爱她,我就在你身边,却……”柳月也是一个有“野心”的女性,身为庄之蝶家的保姆,柳月却有一颗想做女主人的心。在半推半就之下,她从了庄之蝶。她虽然年轻、机灵、漂亮,最终也没有迎来幸福人生。
  柳月是一个被城市迷惑了双眼的女人。柳月有着所有乡村漂亮聪明女孩的共病,生而贫穷却不甘居人下,从普通人家攀附到庄之蝶,再从庄之蝶攀附到西京市长的儿子。即使她明白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即使她对市长儿子并无半点感情,柳月也由着庄之蝶促成了自己和残疾市长儿子的婚姻。柳月活得自在就好,可事实是她没有,她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嫁给了一个略有残疾的人,她活着的幸福是爱情,却最终毁灭在爱情里。
  从柳月的悲剧中,人们不禁疑惑,女性到底该活成什么样子呢?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于城市,柳月进城打工后,视野变得开阔,她见到了父辈们所没有见识过的东西,她的思想也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城市的繁华和灯红酒绿吸引着她。柳月给现代农村女性进入城市后的启发,即女性需要洁身自好,尊重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城市扎根有更多的机会。
  四、阿灿
  《废都》中,那个叫阿灿的女人不仅留给庄之蝶无法磨灭的印象,也让笔者对她充满惋惜。阿灿与庄之蝶的相遇就是路人的那种。庄之蝶为美色所动,也为阿灿的凄惨身世打动。这个貌美的女子丈夫本分且窝囊,于是夫妻二人生活非常贫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庄之蝶。这个美丽的女子就渴望借一个看似功成名就、人生圆满的男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庄之蝶能给她的大概只有短暂的肉体欢愉,女人却因此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先是为了妹妹报仇,她与官员苟合,乘机报复咬下对方的舌头……最后闹得满城皆知,阿灿便与丈夫离了婚。阿灿是个有血性的女子,深知与庄之蝶不可能有未来,也因为个人身世坎坷,遂要求与庄之蝶最后一次结合,两人于求缺屋内翻云覆雨。阿灿最后划伤脸颊毁了容,毅然决然地离庄之蝶而去。
  阿灿,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人,终于在几十个憧梦的年头后,在拥挤的小巷中,在自己和老实丈夫的小窝里,遭遇了庄之蝶,并且被庄之蝶追求过、满足过。所有的爱源于真实,遵循内心,但是需要守住道德底线,不能破坏别人的爱情与家庭。
  在《废都》的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贾平凹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在欲望疯狂膨胀至失控的一定时代,人们通过不断的攫取和交换满足身体肉欲之需,却不知为何而追逐,何处又是终点。
  贾平凹的《废都》演绎出一出彻彻底底的悲剧,没有人能善始善终、花好月圆,尤其是围绕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的人生结局比较悲凉,无论是牛月清、柳月、唐宛儿还是阿灿,她们身上都带有一层浓厚的女性悲剧色彩,四个女人都试着对庄之蝶付出自己全部,却共同走向同一个结局:被放逐。新时代女性需要吸取教训,当代女性当自强、自立,人生成功靠自己,每一位新时代的女性需要将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自己把握命运,活出自我的精彩人生。
  (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贾卉(198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老师:刘明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地向前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不断更新产品。与此同时,原有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渐渐不吻合大众求新求异的口味。基于上述原因,换标热潮自2003年涌现以来仍旧热度不减。但换标存在的风险其实是相当大的,如果换标失败,企业会付出相当大的费用代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合理调整品牌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可变元素,可以大大降低换标带来的风险系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品牌视觉识别
期刊
肌理在陶艺制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确切来说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例如,在陶艺制作中,艺术家通过肌理来表达情感、语言,彰显出艺术创新和艺术主张。从而剖析和批判社会形态。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陶艺艺术制作中肌理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现形式,旨在更好地把握肌理在陶艺制作中的应用。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人们通过瓷器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特征,陶艺作品的肌理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和情感共鸣。同时,陶瓷艺术具有
期刊
高雅艺术是从社会的土壤中萌发、成长起来的,与社会大众的艺术需求、艺术爱好、欣赏习惯有着天然的、稳定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在社会充满人气的高雅艺术,最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珍惜和爱护。依托高雅艺术,加大高雅艺术普及和宣传力度,把高雅艺术与社会大众的艺术生活紧密结合,就能够不断扩大社会大众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优秀高雅艺术往往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面旗帜,发挥好这面旗帜的作用,能够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期刊
科学技术和审美情趣的发展拓展了广告设计的范围,也让其表现形式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广告使用功能和审美情趣方面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使得平面广告的视觉设计特点和表现形式都出现较大调整。新媒体时代,平面广告更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无论是其视觉设计还是表现形式都能满足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审美情趣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的平面广告视觉设计特点  媒体形态的变化对平面广告的设计特点及其传播媒介产生
期刊
《西游记》的人物刻画独具匠心,历来为人称道,尤其体现在对取经团队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但是相较于善良固执的唐僧、自信超神的孙悟空、真实可爱的猪八戒,四人中“老好人”沙僧的形象则显得单薄,相关研究也较少。“老好人”在心理学上接近“讨好者”这一概念,本文则结合现代心理学“讨好者”相关理论对比分析沙僧形象,认为沙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好人”,旨在从心理分析角度探讨  沙僧形象。  在《西游记》中,个性鲜明
期刊
现代都市传说的产生与流传一直都是民俗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课题。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也为现代都市传说不断更新传播提供了牢固的媒介。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现代都市传说有不可割裂的联系,研究其产生和流传的自然与文化语境也就成为人们透过都市传说去认识和了解当今城市社会文化心理构建和发展的一扇窗户。  神话与传说一向是人类学领域研究人类社会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参照。而人类文化传播中叙事结构的发展也无处不体现着神话传说的影
期刊
中国纹章瓷有着独特的魅力与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产物。本文以纹章瓷的时代发展背景为基础,通过分析纹章瓷的发展历程、订烧演变以及在欧美不同国家的地域特征来解读纹章瓷的地域差异。  中国瓷器质地细腻,釉色精美,绘画艺术性强,不仅是理想的生活用品,还可以当作高级礼物、室内装饰品等,因而欧美许多国家的皇室、贵族和其他上层社会人士大量订购中国瓷器。中国的陶瓷文化与西方家族、身份、文化等观念的
期刊
周密的《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两部笔记内容广泛,记载着众说纷纭的历史事件、美丑尊卑的历史人物、山川都城的盛况美景,作者秉持保存国史的自觉意识,造就其笔记著述极高的史实价值。其中关乎贾似道和宋末三学诸生活动的记载与评述,正是文人透过文字表达反思和控诉、追忆心声、深切眷恋家国的例证。  一、有关贾似道事的评述  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有关贾似道的事迹20余条,分别是《贾母饰终》《施行韩震》《三学之横》
期刊
歌剧《再别康桥》以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唯美故事,打造出一部经典作品。其中,“双清重聚”一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幕在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之力,人们可以由此以小见大,观察到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审美诉求。此幕创作兼具艺术性和记叙性,还原史实,并将咏叹调《一首桃花》融入其中,充满中国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歌剧艺术缘起于几百年前的意大利弗洛伦萨,在经历了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创作变革之后,形成了具有
期刊
《红楼梦》这部作品不只有宝玉、黛玉这“双玉”,还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妙玉作为金陵十三钗中的一員,她在文中没有很多的描述,但文中的只言片语也为世人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妙玉形象。本文便通过《红楼梦》来简单地分析那个“世难容”的妙玉。  一、妙玉其人  妙玉在金陵十二钗中排第六,作为一个与贾府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女子,却在贾府中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证明妙玉这个人物的特殊之处。《红楼梦》第十八回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