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促使教师很好的把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于学生形成积极引导,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展开关于教学策略的具体探究,为初中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041
引言
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的塑造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但实际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导致教学评价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评价现状
具体到实际中,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传统评价的偏差性,其二是评价行为的样板性,其三是评价方法的目的性。
(一)传统评价的偏差性
传统评价的偏差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个体思维局限性上。很多教师都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作为结尾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评价来确定教学活动开展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在不同阶段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来解决特定问题。
(二)评价行为的样板性
评价行为的样板性在音乐、美术、体育这样的教学课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这类学科相对于其他的文化类学科而言,失去了“中考”光环的加持,导致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自己都认为其不重要[1]。但是实际上,以初中音乐为例,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杜洋,形成审美能力,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教师样板性的评价行为则表现为将这一能力的考察转化为具体数值,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长期教学活动的展开。
(三)评价方法的目的性
评价方法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过于强调评价结果,导致评价体系的意义失衡,目的性过强。具体到实际中,则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所謂的“差生”的关注度过低,以结果评价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身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评价策略改进策略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也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从理念、方法与体系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完善。
(一)教学理念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并且建立在传统教学评价的机制体制上,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积极改善,将评价活动转化为教学常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化,则需要教师形成思想上的正确认知和转变,具体到实际中,就是教师要积极的接纳教学改革,学习新思想,形成新认知,完成新活动。
(二)评价方法
围绕初中音乐课堂,对于评价方法的改革要以良性的循环发展为基准,形成优质的教学评价方法。具体到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音乐课程具体内容,形成个性化的评价行为。如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展开积极性评价,或对于学生在一个学期为周期的进步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中教学过程的部分,而非结果的部分。
(三)评价体系
从评价体系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基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具体到实际中,结合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形成“准备——过程——结果”三方面构成的评价体系,改变“结果”评价一家独大的情况。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到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最后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教学效果,要形成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且规范每一个评价环节的具体指标设置,促使评价科学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则是指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单一评价的行为,除了“师生评价”外,还要形成“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与评价行为,从多方面对于课堂进行系统具体的评价,促使课堂评价更为多元化[2]。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静态化的评价行为动态化,即结合社会发展时代变化,丰富教学内容,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变化中形成对于学生的动态化评价。如此一来,既能够进一步充实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够达到优化评价本身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行为,是对于现代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进一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结合具体教学,如何解决不同教学学情视角下存在的具体矛盾,则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探讨,形成对于问题的主观性分析,才能够基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促使初中音乐教学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望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多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高洁洁.初中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6):217-218.
[2]郑玉梅.简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19):197.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041
引言
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的塑造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但实际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导致教学评价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评价现状
具体到实际中,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传统评价的偏差性,其二是评价行为的样板性,其三是评价方法的目的性。
(一)传统评价的偏差性
传统评价的偏差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个体思维局限性上。很多教师都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作为结尾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评价来确定教学活动开展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在不同阶段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来解决特定问题。
(二)评价行为的样板性
评价行为的样板性在音乐、美术、体育这样的教学课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这类学科相对于其他的文化类学科而言,失去了“中考”光环的加持,导致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自己都认为其不重要[1]。但是实际上,以初中音乐为例,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杜洋,形成审美能力,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教师样板性的评价行为则表现为将这一能力的考察转化为具体数值,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长期教学活动的展开。
(三)评价方法的目的性
评价方法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过于强调评价结果,导致评价体系的意义失衡,目的性过强。具体到实际中,则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所謂的“差生”的关注度过低,以结果评价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身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评价策略改进策略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也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从理念、方法与体系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完善。
(一)教学理念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并且建立在传统教学评价的机制体制上,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积极改善,将评价活动转化为教学常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化,则需要教师形成思想上的正确认知和转变,具体到实际中,就是教师要积极的接纳教学改革,学习新思想,形成新认知,完成新活动。
(二)评价方法
围绕初中音乐课堂,对于评价方法的改革要以良性的循环发展为基准,形成优质的教学评价方法。具体到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音乐课程具体内容,形成个性化的评价行为。如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展开积极性评价,或对于学生在一个学期为周期的进步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中教学过程的部分,而非结果的部分。
(三)评价体系
从评价体系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基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具体到实际中,结合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形成“准备——过程——结果”三方面构成的评价体系,改变“结果”评价一家独大的情况。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到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最后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教学效果,要形成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且规范每一个评价环节的具体指标设置,促使评价科学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则是指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单一评价的行为,除了“师生评价”外,还要形成“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与评价行为,从多方面对于课堂进行系统具体的评价,促使课堂评价更为多元化[2]。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静态化的评价行为动态化,即结合社会发展时代变化,丰富教学内容,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变化中形成对于学生的动态化评价。如此一来,既能够进一步充实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够达到优化评价本身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行为,是对于现代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进一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结合具体教学,如何解决不同教学学情视角下存在的具体矛盾,则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探讨,形成对于问题的主观性分析,才能够基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促使初中音乐教学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望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多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高洁洁.初中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6):217-218.
[2]郑玉梅.简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