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脂多糖预处理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内毒素耐受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hUCMSCs(1×104个/孔)分别暴露于0、0.1、1.0、10.0、20.0、30.0、40.0及50.0 μg/ml的脂多糖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1 μg/ml脂多糖为预处理浓度,50 μg/ml脂多糖为诱导凋亡浓度,核因子(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浓度为20 μmol/L,处理时间为20 min。使用Stata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hUC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诱导组(B组);预处理+脂多糖诱导组(C组); PDTC组(D组);PDTC+预处理+脂多糖诱导组(E组);预处理组(F组);PDTC+预处理组(G组)。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 p65及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的表达。
结果0、0.1、1.0、10.0、20.0、30.0、40.0及50.0 μg/ml脂多糖刺激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117.0±8.8)%、(134.7±6.9)%、(105.3±8.3)%、(99.2±8.3)%、(84.2±9.3)%、(66.4±6.6)%和(59.2±8.0)%;与0 μg/ml组比较,1.0 μg/ml组hUCMSCs的存活率明显提高(P=0.004),而40.0、50.0 μg/ml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05、0.002)。A组hUCMSCs染色质分布均匀,为弥散均匀的低强度荧光;B组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C组凋亡细胞较B组显著减少。A、B、C、D、E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0.8)%、(29.7±3.4)%、(17.8±3.0)%、(2.9±0.4)%和(23.2±2.6)%;细胞凋亡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01),E组显著高于C组(P=0.015)。F组NF–κB p65、c–FLIP相对表达量(0.851±0.031、0.534±0.053)显著高于A组(0.220±0.021、0.049±0.009)(均P<0.001)和G组(0.418±0.007、0.299±0.061)(P<0.001,P=0.007)。
结论脂多糖预处理能够抵抗内毒素环境引起的hUCMSCs凋亡,增强细胞内毒素耐受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并上调c–FLIP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