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情境创设的几个基本原则,并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其语音运用能力的角度,探讨了情境创设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创设;基本原则;有效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费尽口舌地讲解课文,按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围绕孤立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点,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事件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英语知识,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以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有效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1.可接受原则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难度适宜。情境中所呈现的语言现象要能为学生所理解,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被学生领悟。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是关于文化遗产的问题,教材提供四幅图片,分别是宋代花瓶、印度泰姬陵、微雕龙船以及莫高窟遗迹,要求学生回答四个问题:Are culture relics like vase or can they be buildings too? Look at the pictures below and discuss what they are and whether they are culture relics or not?
  将这四幅图片作为文化遗产话题的导入,很难与学生开展问答互动,因为他们不熟悉远离其学习和生活的实物。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用了家乡的丫山寺和章江边的古城墙,并在投影上呈现这两幅照片。
  T : Do you like travelling?
  Ss: Yeah!
  T: Have you visited the Great Wall or Yashan Temple in our country.
  Ss: (Give different answers.)
  T: Alright. Look the two pictures and discuss whether they are cultures or not.
  投影中的两幅照片取自本地区的景点,就位于学生生活的地区,所以很快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他们能快速理解话题,直接进行讨论,表达个人观点,为学习课文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
  2.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考虑如何创设有趣味的情境,在现有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人教版英语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是《百万英镑》的节选故事,如何引起学生对该故事的好奇?笔者在导入本课内容时设置了有趣的想象情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笔者用课件将一张放大了的百万英镑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出一个问题: If you were given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with it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展开,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此时,笔者提出另一个问题:Henry, a poor man, get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for no reason. What does he do with the money? Please read the story. 學生带着想象和猜测,饶有兴趣地开始阅读。
  3.真实性原则
  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资源,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设置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必修1第二单元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的阅读材料The Modern English 主要讲述的是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内容比较枯燥。但是,了解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对丰富学生英语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让学生复述本来比较枯燥的文章内容,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经过一番思考,在最后一个环节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学校举办以The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让每位选手结合自己了解的英语语言发展的历史谈谈自己学英语的心得。
  在课堂上,四人一小组,合作写出本组的演讲稿;最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到讲台前演讲。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非常积极,讨论也很热烈,各小组的演讲很精彩。这样真实的情境创设不仅达到了复述课文内容的目的,而且也交流了各自学习英语的经验。
  4.交际性原则
  教师在阅读、语法等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要体现交际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教完人教版必修 5 Unit 5 First Aid后,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If your sister got burnt at home, what would you do about it? 学生就可结合课文中提到的急救措施说一说如何处置烧伤,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上台模拟表演处置烧伤的过程。纵观必修模块各册教材1-5单元的阅读内容,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交际的内容很多。例如:针对Travel Journal 一课,教师可在阅读后创设以下情境:If you plan to travel, what preparation will you make?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自己的旅游很有一番规划。   5.渗透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思想教育融于各种教学活动中。例如:必修4 Unit 1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的阅读重点是Jane Goodall 来到非洲后所做的事,并感悟她的伟大的品质。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What did Jane do after she came to African?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再次创设问题情境:What can we learn from Jane Goodll?学生逐一归纳她所做的一切和取得的成就,认识到Jane 是一位平凡又伟大、有毅力且执着的女性,而且烘托出阅读的重点。
  6.层次性原则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环节,情境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在难易程度上要层次分明,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笔者在教学必修4 第一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 的阅读课时,创设了Jane Goodall获邀参加伟大女性颁奖晚会的情境,并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出席晚会的心情如何?要求学生用单词进行表达。如,happy, excited, glad, honored等。
  (2)在颁奖的过程中,Jane Goodall和主持人会说什么?要求学生设计一段对话,其中要包括第一个问题中所涉及的单词。
  (3)大会给Jane Goodall的颁奖词会是什么?她自己又会说什么?
  这样,三个问题从词到句到语篇,逐层递进,难易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
  根据情境本身的特点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用视(频)听(音乐)创设情境
  视听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把音乐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或在课堂导入时播放,或在某相关的语言点播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用幽默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故事中所涉及的彩图、动画、实物、表情、动作和姿势等,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
  3.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3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时,笔者创设了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情境。首先,向学生展示学校食堂中的食物图片,让学生挑选不健康的食物,并给校长写建议信,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真实写作,可以从学生的建议信中选出较好的1~2封转交给校长。
  4.用戏剧创设情境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把课文中的对话或情节改编为短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课堂短剧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兴致盎然地投入表演,积极内化语言信息。例如,在教学必修4第四单元Body Language 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将课文内容改编成不同的剧本,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在课堂上分场景表演。从课堂表现看,学生表演积极投入,课文知识点也得到了充分操练,教学效果良好。
  5.用挂图、实物创设情境
  挂图实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記忆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例如,在讲解必修3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时,笔者提着一个装有白菜、土豆、西红柿等食物的菜篮子走进教室,在逐一介绍食物的过程中引入本课的新知识。在让学生表述最爱吃哪种蔬菜做的菜肴时,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6.创设竞猜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适当的竞猜活动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小组竞猜等方式来呈现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
  7.创设任务情境
  教师要创设任务情境,使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英语知识,以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自主建构。
  四、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教学,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创设情境,却没有落实教学目标,就会事半功倍,甚至徒劳一场,所以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教学目标是创设情境的依据,有的情境趣味性很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这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情境偏离了教学目标,就容易失去其应有的效果
  2.创设的情境应简洁
  道具的种类和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分散新生事物注意力,抓不住情境的重点。
  3.要合理分配时间
  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降低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情境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灵活运用情境组织课堂教学,能给课堂带来良好氛围,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冬.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J].湖南教育,2002,(14):47-49.
  [3]韩立福. 新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宗兆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01):70-73.
其他文献
百色水利枢纽对外公路东笋路段刚投入运行就产生了大滑坡,针对该滑坡路段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了抗滑桩和挡土墙相结合并设置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实施后效果良
结合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工程实际创新施工工艺,通过堵水灌浆与混凝土衬砌前防渗固结灌浆的施工结合,在形成一定厚度围岩固结加载圈,抵抗高水头压力,防止外水内渗,保证施工质量
论述了泉州市金鸡拦河闸重建工程的意义,分析了重建工程对河道上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每当手捧一本未曾读过的书,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录,然后找到一篇最喜爱的文章,翻到那一页,如饥似渴地啃食里面的精彩内容。每个新的学期,学生们发到了新课本,也总是先一本本翻看目录,对一学期的新知识,满足一下好奇的心。在课堂上老师也经常告诉同学们说:“看到目录,翻到某某页。”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录的作用也只不过是寻找某章节时,用来看看页码是多少。其实,一页小小的目录里面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会用它的人透过目
就全国警察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无论在培训形式上还是在培训内容上,我省都是最好的。这一点得到了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和各省同行的一致认可。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度。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经典文化和人文精神缺失现状的反思,论述了传统经典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重拾传统经典文化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经典文化;人文素养;缺失;对策  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是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的璀璨明珠,对推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下,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各地建起,国外学子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习汉语,美国等许多国家从幼儿园起设立汉语课。所有这些都印证着中华经典文
摘 要:信息技术课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普遍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在边远的农村中学开展得却并不十分顺利。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农村现有的条件下要上好信息技术课,适当的教学法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学科,具有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性和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农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课堂提问对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当前语文阅读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应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深
文章从导学问题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导学问题与传统问题、导学问题与问题导学的关系,重点论证了导学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出导学问题的设计与使用是大多数教学法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