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评价环节着手,探讨了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教学评价 过程性 多元化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它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物教具、专业实训室等,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它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符合学生技能技巧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先进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生产岗位的要求。
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与教学各环节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教材、双师型教师及实训环境和设备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的质量密切相关,然而教学评价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影响却常常被一些职教工作者所忽视。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本文仅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教师普遍对教材开发、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研究较多,对教学评价的实施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影响却关注较少,甚至常常沿用传统的客观性测试等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致大大制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1.不能准确测定学生全部能力。
教学评价仍然以单一的客观性测试方式进行,即常见的书面答卷方式。它可以有效测定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个别差异量化,但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则无法测定。从这点来看,传统的以客观性测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形式阻碍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影响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2.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测定。
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即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可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衡量,但对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却无法进行评判,因而人才培养目标也就不能完全实现。
3.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静态的,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自信、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形成。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板凳的故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学生时代的爱因斯坦并没有表现出聪慧可人的特点,相反,他的手工能力与同班同学相比实在落后很多。一次,老师布置学生完成制作小板凳的手工作业,爱因斯坦交上自己的作业时,老师很不客气地评价说:“这是我看到的最丑陋的板凳。”爱因斯坦反驳道:“不,最丑陋的板凳在这。”说完,他从身后拿出了更加难看的两个小板凳。从完成作业的结果看,爱因斯坦的成绩可以说是班级中最差的,但从爱因斯坦个人的发展来看,他不断努力练习,所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漂亮,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追求卓越的精神促使他付出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这点来看,爱因斯坦又是优秀的,而他的这些闪光之处却是传统的实行静态评价的教学评价手段所无法测量的。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可见,教学评价在为教学工作导航,它不断向师生、家长、学校领导显示出教学运行的方位、速度、航道,并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指明教学应当前进的航向,激励各个方面同心协力,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换句话说,要使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评价目标的优化。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要不断转变教师、学生的固有评价理念,改变过去注重学科知识目标的评价,缺乏一般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倾向,加强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和全面性。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从结构上来看,这一目标应当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知识方面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力方面包括应当发展的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应当包括培养的兴趣、志向、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这三方面也是教学评价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受传统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会特别关注知识目标达成的评價,对能力及情感方面的评价常常忽视,这就需要我们从转变师生认识着手,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者都能正确认识到对情感、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性,从意识形态上确保实现教学评价目标的优化。
2.评价过程的优化。
如前所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对静态的学习结果的考察。美国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为那些在测验中未达标准的学生再次提供时间和帮助,等待他们矫正、掌握后再次测验,并将两次测验成绩综合加以评定,给学生挽回失误的机会,有助于他们赶上学习伙伴。可见,动态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此外,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还有利于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通常,学生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以及兴趣、志向、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现,静态的总结性测试则无法对上述目标进行评价,自然也就无法促成学生在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
3.评价方法的优化。
教学评价的方法除客观性测试以外,还有观察法、调查法、情境测试、成长记录、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特点,也适合不同评价目标的实现。例如,观察法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于性格等)和技能性的成绩;而自我评价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肯定成绩,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各种评价法的优势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达成评价目标,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也能进一步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主体是单一的,单独由教师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处于一种被评价的地位。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了学生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企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进了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使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成长的手段。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目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师资配备、硬件条件是决定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而教学评价的实施也同样影响着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关秀杰,胡克伟,郝生宏.档案袋评价方式及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启示[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VOL11,(6).
[2]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09,(11上),总第148期.
[3]刘海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NO.5.
[4]冯义夫.陈启优.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J].新教育,2009.12.
[5]李淑丽,柳青松.论理实一体化的“四维”保障条件高等职业教育—[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VOL,18,(6).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教学评价 过程性 多元化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它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物教具、专业实训室等,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它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符合学生技能技巧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先进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生产岗位的要求。
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与教学各环节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教材、双师型教师及实训环境和设备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的质量密切相关,然而教学评价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影响却常常被一些职教工作者所忽视。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本文仅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教师普遍对教材开发、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研究较多,对教学评价的实施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影响却关注较少,甚至常常沿用传统的客观性测试等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致大大制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1.不能准确测定学生全部能力。
教学评价仍然以单一的客观性测试方式进行,即常见的书面答卷方式。它可以有效测定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个别差异量化,但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则无法测定。从这点来看,传统的以客观性测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形式阻碍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影响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2.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测定。
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即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可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衡量,但对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却无法进行评判,因而人才培养目标也就不能完全实现。
3.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静态的,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自信、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形成。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板凳的故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学生时代的爱因斯坦并没有表现出聪慧可人的特点,相反,他的手工能力与同班同学相比实在落后很多。一次,老师布置学生完成制作小板凳的手工作业,爱因斯坦交上自己的作业时,老师很不客气地评价说:“这是我看到的最丑陋的板凳。”爱因斯坦反驳道:“不,最丑陋的板凳在这。”说完,他从身后拿出了更加难看的两个小板凳。从完成作业的结果看,爱因斯坦的成绩可以说是班级中最差的,但从爱因斯坦个人的发展来看,他不断努力练习,所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漂亮,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追求卓越的精神促使他付出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这点来看,爱因斯坦又是优秀的,而他的这些闪光之处却是传统的实行静态评价的教学评价手段所无法测量的。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可见,教学评价在为教学工作导航,它不断向师生、家长、学校领导显示出教学运行的方位、速度、航道,并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指明教学应当前进的航向,激励各个方面同心协力,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换句话说,要使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评价目标的优化。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要不断转变教师、学生的固有评价理念,改变过去注重学科知识目标的评价,缺乏一般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倾向,加强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和全面性。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从结构上来看,这一目标应当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知识方面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力方面包括应当发展的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应当包括培养的兴趣、志向、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这三方面也是教学评价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受传统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会特别关注知识目标达成的评價,对能力及情感方面的评价常常忽视,这就需要我们从转变师生认识着手,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者都能正确认识到对情感、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性,从意识形态上确保实现教学评价目标的优化。
2.评价过程的优化。
如前所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对静态的学习结果的考察。美国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为那些在测验中未达标准的学生再次提供时间和帮助,等待他们矫正、掌握后再次测验,并将两次测验成绩综合加以评定,给学生挽回失误的机会,有助于他们赶上学习伙伴。可见,动态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此外,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还有利于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通常,学生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以及兴趣、志向、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现,静态的总结性测试则无法对上述目标进行评价,自然也就无法促成学生在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
3.评价方法的优化。
教学评价的方法除客观性测试以外,还有观察法、调查法、情境测试、成长记录、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特点,也适合不同评价目标的实现。例如,观察法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于性格等)和技能性的成绩;而自我评价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肯定成绩,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实现各种评价法的优势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达成评价目标,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也能进一步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主体是单一的,单独由教师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处于一种被评价的地位。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了学生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企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进了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使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成长的手段。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目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师资配备、硬件条件是决定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而教学评价的实施也同样影响着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关秀杰,胡克伟,郝生宏.档案袋评价方式及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启示[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VOL11,(6).
[2]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09,(11上),总第148期.
[3]刘海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NO.5.
[4]冯义夫.陈启优.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J].新教育,2009.12.
[5]李淑丽,柳青松.论理实一体化的“四维”保障条件高等职业教育—[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VOL,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