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证词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sc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春
  春,一个发生体,春雨如油,大地回暖,万物蠢蠢欲动。从《诗经》出发,在唐诗里蔓延,“泥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葳蕤悠然,一声春的呼喊,叫醒泥土,从山麓到村庄,传遍篱落。小河中,绒绒小鸭感知到了春的抵临,雀跃,欢叫。
  春,娇柔,敏感。一声惊雷,沉睡的虫子不老实了,探头探脑地钻出泥土。一场雨,草儿们已冒出了新芽,新绿嫩软。一阵风动,千丝万柳随风舞动,缭乱缤纷,缥缈如烟。我喜欢这种不动声色的前奏,因为我知道,大气蓬勃的盎然世界就在身后。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春,像是被爱情宠溺的女子,任性,霸道,但这正是其可爱之处。忽然之间,小草挺进了人间,一抹新绿灌满了眼界,空地里,花草间,树林里,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小草的身影,甚至在墙角屋顶上。桃花攻陷老宅山村,满目妖娆地献媚着,此去经年,崔护还是没能寻到人面桃花的美人,桃花依旧,人已非。不知桃花庵中的唐寅可好?“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肆意的桃花引得唐公子不能自持。杏花控制住了山廓杏花村,想必杜牧也已寻到杏花美酒,一醉方休。不用说,柳树也已霸占了江河湖沟,气势斐然。春天如笔力苍劲的画师,泼墨挥洒得干净利索、虔诚灵动、美沁人心。
  春天,爷爷留了一季的种子,终于要派上用场了。锄地翻土,爷爷是个细心的人,他知道如何和土地交流,种了一辈子的地,他们已是心有灵犀的好伙伴了。爷爷说,春天的土地是温热的,近乎人的体温,土质松软,仿佛刚睡醒,在伸懒腰呢,舒展着筋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大地是不会亏待人们的。和土地对话,无需语言,他们是静穆的老友。
  春天,飞扬跋扈,莺飞草长;春天,窈窕张扬,花枝乱颤。春天是忘我的季节,深谷草翠,怀春遐想。儿时,一群玩伴在田野里撒欢地奔跑玩耍,追蝶,看鸟。一浪一浪的麦苗卯足劲地生长;河滩边的蘆苇一层薄绿,刚冒出嫩芽;趁着新柳,盘一顶柳帽,春意十足,拧下柳条,放在嘴中,吹响春天的序曲。春,在孩子的眼中,永远绿意盎然,可以脱下厚厚的棉衣,可以放开手脚大玩一场,可以干很多期待的事情……“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少时闲时,回想艳羡。
  鸟儿用羽翼丈量着天空的蓝度,蝶儿去盘点花儿的蕊数,鸭儿正游遍河流测量河水的温度,燕儿在忙碌地计算人们的笑脸……它们要把春天编册,写入记忆。看着忙碌的它们,心情无比的通畅,阳光照进心底,伸出双手,我们用手感知阳光,天蓝云白,阳光湛澈。
  在老宅,拂柳穿檐,杏花满院,天澈云洁,日光正暖,一石凳,一盏茶,坐对春天,翻书看花,静心美好。把自己画在春的画卷中,珍藏春色。
  惊蛰
  惊蛰,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有种惊心动魄的喜悦。
  满墙的爬山虎醒了,伸着触角,顺着墙,毫无声息地游荡在老窗上,爬山虎那青嫩的卷须昂扬着,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势,嫩得像一小泡水。看见,你会觉得,其实就是一滴晶莹剔透的翡翠露,春天的第一个毛孔,从爬山虎的身上张开了。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那雷,仿佛春运列车的号角,轰隆隆呼啸而来,惊醒了土地,惊醒了山川,惊醒了草木。淅沥沥的春雨就似那归乡的游子,翻下云的列车,迫不及待,劈面迎来,闪烁着喜不自禁的眸子,寻找各自的庭院。有的在窗下欢心地笑,有的在旷野轻轻地歌。沉睡了一冬的山川、草木、土地,在今夜,被笑声和歌声搅得彻底失眠了。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麦青了,草绿了,花开了,燕来了,该来的都来了,惊蛰启动了春天。喜欢惊蛰,犹如初恋般冲动,但又有矜持的扭捏,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渴望突然爆发的勇气,又想缓缓而流的甜蜜。就是那种冲动与美好的徘徊,美在心间,甜在唇齿。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陆游应该是真正把握了惊蛰的脉率,入木三分,动静皆宜,仿佛站在山川河堤边,鸟鸣鱼跃,翠柳拂面。惊蛰用花鸟鱼虫的喜悦,敲开了春天的大门。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喜爱古诗,是因古人写的实在是妙,仇远的诗很少读,但这首《惊蛰日雷》实在令人过目难忘。推门望去,冬日萧瑟的树枝,一夜间换上了绒绒绿衣,喜上人心。门前的小草你追我赶般破土而出,满目的青绿油画般炫目。油菜花,早已抛却矜持,呼啦啦绽开了花蕾。门侧的石龟静静地等候,春天,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
  这一切,笃定地抓住了春天的身影。所有,不过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等待,哪管他风雪寒雨,哪管他矫揉造作。韶光煦暖,春色四伏,鸟虫在咿呀欢笑,草木在追逐奔跳。人们争相“拈花惹草”“招蜂引蝶”,在这发了情的季节里,若窝在家里,真是萧杀了光阴。
  若春天是一场精美绝伦的舞台剧,惊蛰,只是一个铺垫的开场白,不过是主角登场前的紧锣密鼓,好戏还在后头。明媚春天,夹裹着满园春色,带着希望与期待,飒飒杀将过来。
  清明
  桐花的花信风吹来,清明节气也便到来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爷爷坟前的梧桐花飘落,爸爸就念叨着要去扫墓了。在墓地,抬头望见那棵挺拔的梧桐,仿佛看见爷爷远远地在和我们打招呼,挺直腰板在眺望我们。
  坟茔上野草蔓延,凌乱不堪,一些穴居小动物,在坟上打了好几个洞眼。看在眼里,想想爷爷生前的种种,满心的凄凉。在蓝澈的天空底下,梧桐树边,地上落满了丰硕的花朵,一切安宁定然,万物的生生灭灭、尘尘缘缘,自有其规律。梦绕魂牵的祭拜香气在弥漫,在飞舞,仿佛这个清明又明朗、澄澈起来。念清明,是让我们怀念,不忘记,多几分欢快,让逝者看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的确是一个画满希望与梦想的日子,春回大地,草木葱茏,百花竞放,让人看到的尽是满目的蓬勃与昂扬生机。
  清明这个词,就像生长在这个季节的野菜,含在嘴里,唇齿间便觉出清朗与明澈。烟火相传千年的清明节,那是寻常百姓不忘本的朴素,亦是爱的本性。清明的底色里,有四月细雨,有牧童骑牛吹笛的自在,有烟雾缭绕酒旗招展的杏花村。品酒,赏花,望雨,吞天地之气。清明,或许就是在这个春季,让我们轻松地整装待发。   “人间几度清明,一边梳拭英雄泪。”白驹过隙,几度春秋能让我们迷茫、伤感,匆匆在世,我们要让自己更加的有价值,活得更精彩,为了自己,更为了亲人和他人。此时,贾宝玉的这句话,仿佛增加了几多况味。独自漫步林间,感受自然的律动与清新,让细雨涤荡心灵,润泽心田。
  苏轼念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若亡妻在天有灵,定不愿看到苏轼如此的肝肠寸断,泪眼迷离。什么痛有阴阳相隔来的更决绝呢?苏轼一人独守空坟,凄寒绕身。即便今日读来,仍让人不能自持。那份苦、那颗泪,只能自己吞咽,梦魇醒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几多清明,才能抚平那孤寂的伤痛?也正是清明,让逝去有了寄托,思念让爱长存,让心得到慰藉。
  搭着清明的轻风,春天尾随而至,尽管披雨带雾,但整个世界是晴朗的,花草舒朗,温暖和煦,树木苍绿。清明,和贵如油的春雨,淡淡描绘着一幅色彩张扬的自然水彩画,映于眼帘。孟浩然在《清明即事》写道:“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清明,一个重生的节令,逝者在清明之境安息,生者在清明祭念后要更昂扬地生活。插一枝柳立于坟前,柳寓意留,留住爱的记挂,留住情的思念。我的亲人,你在那边一切安好吧!
  一腔傲然之气的黄庭坚叹道:“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生死坦然,不甘沉沦,此种人生情怀,何尝不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慰藉与洗礼呢。活亦清明,死亦清明,几度清明,几多思念。
  清明,多少情愫在心中辗转,悲喜交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少时读此诗句,只觉朗朗上口,一幅鲜活的画面似曾相识。后来,身处这一情景,心中了然顿悟,心仿佛被撞击般惊醒。沉静,带一颗清明之心,念一段旷古的清明之思,感悟花与草的对话,聆听蜂与蝶的喃语,仰视先辈的奋斗激情,恍觉醍醐灌顶,周遭清明。
  谷雨
  中国的节气就是美妙、应景,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应的农物,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水雾缭绕、湿意氤氲的谷雨,嫩得透明,仿佛要滴出绿汁,这时节里长出的茶,不香、不嫩都难。谷雨和茶粘在一起,就是绝配,世间尤物。
  谷雨当天所采的茶,才能称为真正的谷雨茶。我没有喝过纯正的谷雨茶,不过,谷雨这天,我定会用一个素净透彻的玻璃杯,一撮春茶,冲下一杯春水盈盈、清香翻腾的新茶,看其清澈澄明,品其苦尽甘来,清怡满屋。
  清水、绿茶,谷雨里的茶分外清明。窗前的香樟也被这脉脉清香诱惑了,顺着窗户,伸进枝叶讨茶吃。
  窗前案上,一本本泛着时光痕迹的书籍,记忆悠远,纸张里,透着淡淡的茶意。“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杜甫说的最得我心,品茶,喝的是淡雅,仿佛一切都恬淡、灵动了起来。茶烟轻袅,仿若一旗袍美女一颦一笑地走来,眉清目淡,她就在那里若隐若现地看着你,不急不躁,你说她媚,她媚而不俗,散发着让你捉摸不透的深意,让你欲罢不能。你只能沉下心來,缓缓地靠拢她,用心品尝那沉淀下来的清明,回味那绵长的轻灵。
  茶如美人,说来不虚。苏东坡都说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谷雨茶,就像那清雅脱俗的美人,带着几分羞涩与甜蜜,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苦如生命的磨砺,又香似爱情的甜蜜。经历了采摘与烹炒后,蜕变为惊讶的沉香,历久弥新。这样的美人怎能不爱?
  泡最好喝的茶,看最美好的文字。“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坐在书房静静发呆,思绪随茶雾荡漾开去,手上的书页被不识字的清风悠悠地翻动着,茶叶与水如胶似漆地舞动,窗外云卷云舒,庭院花自飘落。此情此景,是感动又是忘我地净化。
  想起那时老爸喝茶,乡下人是不讲究茶叶和水温的,茶和水倒在一起就是一下午的光阴。农忙时节,我会烧好一壶水,抓一把茶叶放进去,送给田地里劳作的父亲,此时的茶,是父亲解乏的工具。烈日洒,农活重,还有什么比这壶茶更能体味他的心呢。闲暇时,家里来客人,父亲定会让我倒茶,泡杯茶,就证明我们用心待客,一心一意。偶尔父亲会弄来好的茶叶,都会邀来三五好友共同品尝,这是最有面子的事了。
  一枚茶,那是天地的精灵,天然中带着简朴,静谧中带着洁净,绿莹莹翠玉一般的身躯,散发着淡淡的清宁。谷雨时节,沏壶清茶,在氤氲的茶香中,看走心的文字,忆绵悠的往事,品素雅的谷雨茶香。
   责任编辑 冬至
其他文献
总有一种声音  在天空回荡  总有一种战鼓  在大地敲响  春雪融  新生的蒙古马  被灼热的钢铁  打下一个属于自己家族的名字  你没有名字  你不属于哪个家族  你的名字叫蒙古马  你没有牧场  到处都是你的牧场  夏夜的星光  覆盖绿野  蒙古马  醒也站立  睡也站立  除了站立  你就是奔跑  你的速度  张扬了牧人广阔的梦想  即便是倒下  你也保持一种  奔跑的姿态  在天地间  化
期刊
临河,祖国北疆边境线上的一个村落。隔着那条大河可以看到对岸的土地,那里属于另一个国度——俄罗斯。那条河流就是著名的额尔古纳河。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临河。  每天天一亮,村庄东北角上的一座木刻楞房子就会升起袅袅炊烟。这座木刻楞房子是在母亲的指导下,由父亲亲自搭建的,具有俄式特色的住宅。森林里林木充裕,取材方便。另外,它还具有冬暖夏凉、抵抗冻害的能力。高寒地区,春夏短暂,所谓盛夏的温升也
期刊
诗意家乡  新西兰瑰丽的夜晚在特卡波,这里有最美的夜空,璀璨的风景;北美大陆生灵的乐园在黄石,这里有最峻的巉岩。这些壮美的风景在哪里?只是在梦中,在天涯一角,在我未来的行程上。  群星挂上树捎,皓月嵌在天幕,森林在空悠的梦中絮语,溪流在虔敬的心中涌流。我摸索着脚下的泥沙,这是大地的脊背、生命的脊梁,是我童年的摇篮,家乡特有的矿藏,稻香随风荡起,曲棍球在篝火中激越,木库莲悠扬的琴声徘徊于耳畔,与鲁日
期刊
在当代散文家中,李登建先生是一位难得的、能够不时带给读者震撼的作家。这种震撼,来自于其文字中深植的思想的体量和发现的张力。而这,正合乎我对优秀作家、作品的评判——文学写作实现的不仅是文字之间的移植和优化,更是磨搓与点燃——磨搓出火花,点燃思想和精神,砥砺德行。换言之,对于文学作品的考量,在“义理、考据、辞章”中,其价值最大的当是“义理”,“文学的功用不只在娱乐众人,它最后的目标是人类生活的平衡。文
期刊
初春,喜闻五莲青年作家葛小明喜获“人民文学·紫金之星”散文奖;入夏,他又成为张炜工作室高研班成员。作为一名90后作家,葛小明以其独特的诗意化表达从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尤其在最近几年,他创作了一系列高水平散文作品,如《柞蚕》《关于那棵树》《花生的历程》《麦事》《药》《床》《姜事》《勾担》等,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散文创作特点。  阅读葛小明的散文,最大的审美享受来自于他给予平凡生活的双重诗意的构建
期刊
就让冬风和着电话线齐鸣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花岗岩记得我的舞步  就让它拥抱、吞噬  我的舞伴  就让雪花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就让你静止的雪花  用白色的夜幕  来庇佑我的舞伴  就让寒冰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今夜周遭一切都将沉寂  只会有黑色的铁船  在冰河的中央嘶喊  就让流星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北风迷狂地与黑夜搏斗  还有
期刊
心向根河  从掠过原野的车窗望出去  除了星星点点的蛇见愁花  扑入视野的都是金色  想一下春花和不久以前的夏雨  秋霜不声不响就染白了角角落落  只能从车窗内眺望外面的精彩了  旷野上那些视线不及的阡陌呢  用心倾听那如歌的风声  表情却和山林一样丰硕  就做森林里的一棵树吧  在那条有根的河畔  注目一次  足以用一生述说  根河  曾经不止一次地设想  抵达那条被叫作根河的河流时  我是否应
期刊
老远就看见一老者在熙熙攘攘的阿里河街里缓缓地走着……  人群里,老者迈步的姿势很特别,膝盖弯得很深,抬脚落地时特别轻,像是走在松软的林地上……  这时到了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老者继续低着头走,老者闯红灯了。春节前,街里车很多,还好车辆行驶得很慢,等待着老者走过十字路口。  我快快地追赶过去,过了十字路口才追上老者,走到跟前一看:“嗯,布恩叔叔。”我请了安问:“啥时候来的?”“昨天。”布恩叔叔看着我
期刊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个看驯鹿的地方,全国人民都跑到敖鲁古雅来看驯鹿,驯鹿见过的人比我都多。  走进一个驯鹿园,一群人围成一圈儿,弯着腰,屏息凝气,这不像是在看驯鹿,驯鹿温顺得很,根本用不着人这样小心恭顺。我以为他们发现了什么史前遗迹,或者在聆听哪位鄂温克大德开示,结果都不是,他们在围观一只松鼠。  这种黑灰色的松鼠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黑魔王松鼠。松鼠站立在一截木桩上,围在它四周的人鞠躬、弯腰,神
期刊
城中之国梵蒂冈  在罗马的游览从城中之国梵蒂冈开始。这是个教皇国,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它位于罗马西北部的台地上,原是一片坟地,是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圣彼得堡墓地兴建梵蒂冈的。现在它是个幅员仅0.44平方千米,人口仅一千多人的小国,然而也是最富有的国家。它是弹丸之国,可是它的宗教影响却是世界范围的。到目前为止,梵蒂冈与我国既无外交关系,也无宗教往来。  到罗马的第二天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