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增长,其中互联网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让农产品流通有了新途径,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互联网+”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拐点。本文介绍了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互联网影响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 农村电商
一、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分别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包括:分享经济、海外仓、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物流、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消费金融八大行业关键词。农村电商作为关键词之一被提名,表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成为电商战略发展的新重地。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状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农产品。这一阶段农村通过互联网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农村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市场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变得更加,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更多的农业经济组织,一些农产品变得更具特色,细分明显。第三阶段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与农业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一阶段,农产品会更加注重创新,一些智能化的农业相继出现。第四阶段是互联网+农民。市场的扩大、组织的出现、产品的创新都不断了提升了农民的素质,传统的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他们逐渐成为了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的新时代农民。
二、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大力发展农村移动互联网可以使广大农村实现“弯道超车”,跑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实现农村“数字脱贫”,缩小甚至跨越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以往農村与城市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市。现在利用互联网,农民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国家最新的“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市场等有效信息,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信息放到网上,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以前的农产品市场由于缺乏对买家信息的了解,不能够主动联系到买家,也由于自己的信息没有通过网络传播到更广的地方导致买家对当地情况不了解,进而使得农产品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甚至在其它地区农产品货源短缺本可以赚钱的时候却赚不到钱。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这样的状况不会再出现,像“一亩田”的统一平台模式、“聚超网”的P2R(生产商到零售商)商业模式,砍掉了容易混进假冒伪劣商品的中间环节,实时呈现供求信息,是消弭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典型例证。
2.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对农业生产中所需资源,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重新组织和配置作用,提高了土地、劳动、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以“劳动”资源的配资为例,农村互联网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大方向,而且也符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互联网会产生一大批的独角兽的企业,中国的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城乡差距又这么大,其实城乡的差距就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投资的机会,包括就业的机会,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配置,近年出现的淘宝村、淘宝县吸收大量本村劳动力就是有力的证明。
3.创新农业商业模式。当“互联网+”向广大农村加速渗透,当现代的电子商务邂逅古老的农耕文明,传统农业被重新定义,再偏僻的乡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产品,催生原有农村经营模式乃至生活模式的重构,农村电商市场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原野”。“移动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尤其是与农村的商业、社会、生活、资源等的对接,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新的商业机遇,并兴起很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还可以解放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打造现代智慧农村。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几种明显的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如:农资电商、土地流转电商化、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
4.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传统农户7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卖东西上而非种植上有了电商之后,这个时间可以压缩到百分之几,意义特别重大,农民有更多时间可以放到地头上去,去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事实证明,电商可以解决一些以往传统农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制造供需信息的对称,而且还能制造用户信息的对称。用户信息的对称作为市场信号,让生产者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同时又把农产品卖出比以前更高的价格。这也就意味着,农民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产出和产能,以及产品创新等,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如此,互联网跟农业的结合度也会越来越深,也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5.带动农村金融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成为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竞争的“蓝海”。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为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创新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农村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加强微型金融,增强农村金融的普惠性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和作用。
三、互联网影响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推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要做好以下工作。
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在政府方面,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加大推动提速降费的重大举措,创新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要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发展物流快递等,真正解决“互联网+”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铺好路、搭好桥。同时要加快农村移动终端普及力度,推行“手机下乡”活动。移动终端厂商应积极发展质优价廉、简单易用的移动终端,应扩大面向广大农村的供应力度,使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能用得起移动互联网。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农资贷款、机械贷款等多种形式小额信贷,为农村互联网减轻资本障碍和创业阻力。各级政府要接入农村大数据,打造“农村云”,推进云计算解决农村资源分配、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优化社会效率。
在企业方面,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目前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对农村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以“互联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村电子经济才能蓬勃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要鼓励人才回流创业,投入“智慧农村”建设,政府制定全国性的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创业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课堂,学习各种专业农业知识,通过社群构建,相互交流创业心得。如通过移动端的“乡村专家和医生”服务,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北京某个农业专家对创业者的点对点指导,对于各种农产品、家畜家禽种植养殖过程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
参考文献:
[1]孙梅红.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研究——以网上菜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王祖强.涉农电子商务: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新业态 [J].浙江经济,2015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 农村电商
一、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分别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包括:分享经济、海外仓、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物流、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消费金融八大行业关键词。农村电商作为关键词之一被提名,表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成为电商战略发展的新重地。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状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农产品。这一阶段农村通过互联网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农村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市场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变得更加,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更多的农业经济组织,一些农产品变得更具特色,细分明显。第三阶段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与农业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一阶段,农产品会更加注重创新,一些智能化的农业相继出现。第四阶段是互联网+农民。市场的扩大、组织的出现、产品的创新都不断了提升了农民的素质,传统的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他们逐渐成为了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的新时代农民。
二、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大力发展农村移动互联网可以使广大农村实现“弯道超车”,跑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实现农村“数字脱贫”,缩小甚至跨越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以往農村与城市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市。现在利用互联网,农民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国家最新的“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市场等有效信息,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信息放到网上,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以前的农产品市场由于缺乏对买家信息的了解,不能够主动联系到买家,也由于自己的信息没有通过网络传播到更广的地方导致买家对当地情况不了解,进而使得农产品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甚至在其它地区农产品货源短缺本可以赚钱的时候却赚不到钱。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这样的状况不会再出现,像“一亩田”的统一平台模式、“聚超网”的P2R(生产商到零售商)商业模式,砍掉了容易混进假冒伪劣商品的中间环节,实时呈现供求信息,是消弭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典型例证。
2.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对农业生产中所需资源,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重新组织和配置作用,提高了土地、劳动、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以“劳动”资源的配资为例,农村互联网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大方向,而且也符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互联网会产生一大批的独角兽的企业,中国的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城乡差距又这么大,其实城乡的差距就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投资的机会,包括就业的机会,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配置,近年出现的淘宝村、淘宝县吸收大量本村劳动力就是有力的证明。
3.创新农业商业模式。当“互联网+”向广大农村加速渗透,当现代的电子商务邂逅古老的农耕文明,传统农业被重新定义,再偏僻的乡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产品,催生原有农村经营模式乃至生活模式的重构,农村电商市场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原野”。“移动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尤其是与农村的商业、社会、生活、资源等的对接,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新的商业机遇,并兴起很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还可以解放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打造现代智慧农村。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几种明显的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如:农资电商、土地流转电商化、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
4.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传统农户7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卖东西上而非种植上有了电商之后,这个时间可以压缩到百分之几,意义特别重大,农民有更多时间可以放到地头上去,去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事实证明,电商可以解决一些以往传统农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制造供需信息的对称,而且还能制造用户信息的对称。用户信息的对称作为市场信号,让生产者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同时又把农产品卖出比以前更高的价格。这也就意味着,农民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产出和产能,以及产品创新等,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如此,互联网跟农业的结合度也会越来越深,也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5.带动农村金融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成为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竞争的“蓝海”。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为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创新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农村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加强微型金融,增强农村金融的普惠性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和作用。
三、互联网影响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推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要做好以下工作。
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在政府方面,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加大推动提速降费的重大举措,创新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要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发展物流快递等,真正解决“互联网+”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铺好路、搭好桥。同时要加快农村移动终端普及力度,推行“手机下乡”活动。移动终端厂商应积极发展质优价廉、简单易用的移动终端,应扩大面向广大农村的供应力度,使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能用得起移动互联网。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农资贷款、机械贷款等多种形式小额信贷,为农村互联网减轻资本障碍和创业阻力。各级政府要接入农村大数据,打造“农村云”,推进云计算解决农村资源分配、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优化社会效率。
在企业方面,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目前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对农村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以“互联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村电子经济才能蓬勃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要鼓励人才回流创业,投入“智慧农村”建设,政府制定全国性的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创业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课堂,学习各种专业农业知识,通过社群构建,相互交流创业心得。如通过移动端的“乡村专家和医生”服务,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北京某个农业专家对创业者的点对点指导,对于各种农产品、家畜家禽种植养殖过程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
参考文献:
[1]孙梅红.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研究——以网上菜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王祖强.涉农电子商务: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新业态 [J].浙江经济,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