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经 王美芳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知青缘分的赵国经和王美芳,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因为画而相识的。赵国经于1968年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东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五师;王美芳在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晚他一年到黑龙江,在西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他们天各一方,几乎没有见面的可能。1973年初,王美芳送画到佳木斯,他们有了第一次见面,正应验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不久,两人双双参加了在佳木斯举办的创作学习班,开始了他们创作上的最初的合作。王美芳画《新书下连》,赵国经画《咱们连队英雄多》,他们的画上都留下了对方的笔迹,虽然是单独署名,缘分却由此开始。1973年,赵国经入天津艺术学院绘画系习国画,毕业后分配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而王美芳直到1978年才从黑龙江调到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这还是因为天津文化局的一位鲁艺出身的局长看中王美芳的才华,他们才得以完婚于海河之畔。这期间他们的名字开始一起出现在他们出版的连环画上,而能够为人们瞩目的则是其合作的彩色连环画《王贵与李香香》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的铜奖,同时,合作的年画《做嫁衣》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的银奖。这是他们的丰收之年。
  此后,他们的名字粘连在一起。没有哪位伉俪画家像他们那样在艺术上互为依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艺术上磨合得如同一个人一样,天衣无缝,因此,在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联合举办的俗称“十人展”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上,天津出现了11人。走过了连环画时期,赵国经和王美芳将表现的对象定位在工笔仕女之上,而情趣、意境则以古代仕女的现代化和现代仕女的古代化,表现出了他们有别于当代其他画家的个性风格。中国的画家以女性为表现对象,远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的规范,而在题材方面也因为审美的特色而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品类。历代画家的不同表现,既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也反映了女性在不同社会中的生活。当然,在经历了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时代之后,当代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时代风采,特别是都市情态下的女性生活,在艺术的表现中又有着另外一番景象。
  


  赵国经和王美芳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变化,并将古代仕女画中的那种能够吸引人的审美要素结合到创作之中,同时,又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灌注到古代题材之内。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仕女,他们笔下的人物总是以一种闺秀的矜持而显现古典意义的美感,它不由得使人们想起古典文学作品中对这类仕女的各种描写,以及惆怅、怨恨、幽思、企盼等等。而古典诗词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诗情都在他们的画意中得到体现,这种可视的意象是他们精心营造的一种现代诗情,是一种现代“红楼”和“梦”中的感觉。 (江 洲)
  


  
  延伸阅读·参考书目
  《赵国经、王美芳新工笔仕女画精粹》,赵国经、王美芳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工笔画范·仕女——荣宝斋国画技法丛书》,赵国经、王美芳绘,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王美芳、赵国经精品选》,赵国经、王美芳,天津杨柳青画社,2001年7月第1版。
  

其他文献
一部《工笔人物画技法》教材,从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我碾转数省,每当我主持系部中国画教材征订时,我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任教人员注意选订这部著作。2000年夏天我调入湖南工作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向著作者—郑小娟老师请教,对她的人品与艺术有了更多直接的了解。  郑小娟从艺五十年来,用自己对艺术不懈追求的那份真情,感动了读者,也感动了艺术自身。在她身上已经真正将自己的工作、生活、艺术实践融汇得难解难分
期刊
姜坤先生是钟情水墨艺术而又深谙水墨艺术语言的。他以水墨为载体,纵情地表达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激情,在他的艺术探索轨迹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位深情的画家对母土、自然、人性诚挚的爱恋,又可以看到他以个性的语言对情感、精神、思想自然的表达。诚如他自己所言:在艺术的探索中,需要燃烧生命的激情和千锤百炼的功力,也要有真知灼见的睿智,沉着冷静的清醒。  他是践行了上述思考的。  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以文人画为正宗)最
期刊
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徐渭著名的草书杜甫七律诗《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字轴。[1]他曾经自白道:“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
期刊
丁亥年的我,三十又二。  孔夫子有云:三十而立,被国人用来检验人生各个阶段是否合格的标准。少年胡涂乱抹时,未曾想到要把画画当成什么“业”,然而,转眼至三十,不觉竟也从“业”十余年。这般年龄在庞大的中国画家行列中只能算个小字辈,此“业”是否得“立”,我仍疑惑。  本来,中国画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中国人习中国画,可始于足下,不似作油画的同行,总担心自己不正宗,追根溯源,须往西方朝拜。然而,我辈多数者学
期刊
篆刻艺术于张永红来说,无疑亦是其宣泄精神的渠道之一。认识张永红最初是因为书法。他的隶书的质朴,章草的灵动厚实,吸引我关注这位远离文化中心却沉淫于周原文化浑厚大气之中的青年书法篆刻家。应该说,我是较早在媒体推介张永红的,因了书法,因了篆刻,也因了他总是笑嘻嘻的快乐与阳光。数年以后,当我重新面对他的篆刻作品,我着实为这一位渐趋成熟的书法篆刻家而高兴。    永红在他的一枚印款中跋,“余习印斯道,以汉人
期刊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主流性的题材,如人物、山水、花鸟等。自古评画者都把这些主流性题材之外的画称为“杂画”,这个所谓的“杂”,就意味着它已经不是人们常见的画,也是很少有画家去画的画,但是,“杂”却有着在主流性题材之外的另类特色。从古至今的“杂画”中有没有专门画蚂蚁的,现在难以考证,但是,像当代陈训勇那样以画蚂蚁为主的画家可能为数不多。  蚂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晋·郭璞曾作《
期刊
蜚声中外的齐白石之花鸟画脍炙人口,有口皆碑。而他的山水作品亦不遑多让,极具观赏性和震撼力。其山水画令人陶醉驻足,使人过目不忘,惹人遐想联翩,励人热爱山河。在九十三岁暮年所作《洞庭湖山色图》,更是逸品之一。深邃的意境,简练的线条,浑厚的笔墨,大度的书法和数十年艺术创作的功力成就一幅绝妙佳作。余自思量,可否嘱近现代国画名家摹其笔意再造斯图。  人杰地灵的广东,孕育出别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其在广州的代表人
期刊
我因年来随手翻了些民国的旧画,遂得了个结论:中国的绘画,从来不曾是生物的;而民国的画,也该是或也只能是民国的。    一 “不曾是生物的”    所谓“不曾是生物的”,我的说法有三个:  其一,大抵中国绘画的命途,我所可知晓的,自古而来,多不在自然,而在人事,或在人心;那口头上的“自然”,是断不同于真实中的橄榄味的。至于所谓“师法自然”,实还是人心的,不是生物的。以世人捧为圭臬的“卧游”论之,宗炳
期刊
1975年,“文革”中的广州美术学院还是名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的时候,方楚雄和林淑然成为绘画系的同学,由此他们开始了相识、相知和相濡以沫的历程。他们于1979年结婚。方楚雄在进美院之前,受教于岭东画家王兰若、刘昌潮,学习“海派”花鸟、山水;在美院则师从黎雄才、杨之光、何磊,分别学习山水、人物、花鸟。从这样的师承关系中能够看出方楚雄以后的艺术发展路向,是兼顾到“海派”和“岭南画派”的不同特点。可以
期刊
一次和经营书画的朋友聊天,涉及书画市场,并谈到一些人。朋友情绪激动地骂了一些人,指名道姓地说某位画家几年前收他的订金却至今没有给他作品。见此,我赶紧将话题转向了别处,因为这通常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我无须插什么话。  书画交易收取订金本是寻常的事,寻常到大家都认为理应如此,可理应如此的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我朋友所遭遇的订金被“托管”就是一例。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大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