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出来的“精神”有啥用?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努力推出作为当地人文特色的地方精神,广为宣传。诸如务实、创新、诚信、奉献……一派正确的废话。
  我毫不怀疑倡导者以某种精神凝聚共识、激励群众的初衷。但像这样一些人们烂熟于心、随处可见、用之全国而皆可的通用语,怎么可能成为某个地方、某个企业的精神?谁不讲务实创新、诚信奉献?你有什么独到之处,让人一看到这些词句,就想到是你家所独有的?
  无论是企业精神、学校精神,还是省精神、市精神,都须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内涵。比如新中国初期的孟泰精神、困难时期的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还有后来的雷锋精神等等,它们都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们所独具的内涵,妇孺皆晓,人所共仰。
  精神是财富。它是做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不是自家自封自诩的,而是为社会各界所共见公认的。孟泰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之所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产生巨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顺应时代需要,应运而生,是真实的。而那些编出来的所谓“精神”,即使再漂亮,也只能是政绩坛上的小点缀,中看不中用。
  还是那句老话:当政者要在惠及民生方面多下功夫、干点实事,少在玩花架子上费脑筋。
  撰文/黑猫
其他文献
今天收个卫生费,明天征缴个灯费……我们小区终日有人上门服务加收费。  这不,没过一个星期,又来一小伙,也是收楼道声控灯费,玩“真假美猴王”呢?住我家楼下的大嫂跟小伙大吵一架后,竟然犯了病。啥病?精神病。  一犯病,大嫂就站楼洞里忆苦思甜,从红军打天下说起,到打土豪分田地,到人民公社、大锅饭,到改革开放……见谁跟谁说,一说就没完。不犯病时,见人就微笑。  听说家属想起诉物业,但因为20年前大嫂就犯过
期刊
近些年,班组管理企业天天谈、月月讲、年年抓。可是,班组管理的理念真就深入人心了吗?  未必。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与一些班组员工打交道。私下里有人调侃说:“咱们班这些人,十根手指头就能数个遍,还扯啥管理不管理的!”在他们看来,管理都是大企业里才应该有的。在只有几个人的小班组里搞管理,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折腾大家,毫无这个必要。  小班组真的不需要管理吗?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讲一个切身经历。每个月我都要去
期刊
亲爱的Kindy,你好!很高兴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内心的冲突。很显然,你被选择障碍深深困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一次次艰难的选择,使你拥有了与众不同的人生。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前抉择、放弃,然后去体味单向的、独特的、丰富的,并伴随些微遗憾的生命历程,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生活的独特魅力。  众所周知,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在作出某一个选择的瞬间,就等于放弃了其它多种可能性。生活是多元的,而人的
期刊
张弟:  工业小说资深读者  “现在的工人题材小说吧,抽冷子也有一两篇,可都不好看。”  说这话的叫张弟,今年六十有五,退休前是沈阳北方家具厂下岗职工。凭他阅读小说近50年的资历,由他代表中国小说读者,似也可以。  记得那是2009年,在“辽宁工业题材创作座谈会”上,《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蒋子龙放了一炮,“现在中国工业在社会很尴尬,企业解体,工人下岗;工业题材写作进入瓶颈期,作家根本无力自救。”小
期刊
提起员工管理,很多人第一反应想起的就是如何管理新员工。其实老员工一样需要管理,特别是对那些在职场打拼多年、早已变得老到油滑的“老油条”,更得花点心思去管理。  我们班里就有个“老油条”。他入职多年,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对于领导直接交办的事情做得不错。可是对于常规工作总是推托,推不掉就拖拖拉拉的,不到最后一天绝不会完工。班长对他很头疼,批评吧人家不在乎,不批评吧其他员工心里有意见。  厂里技术员知道后
期刊
几位专家学者都为《本刊策划》里的各个焦点,做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一年过去了,他们立足焦点开展的拓展性思考从未间断。现在,他们用最简练的语言,再次为本刊发声,留下精彩的思想碎片。  谢作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以升级比转型重要得多》为题,我就沈阳铁西区的改造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走的是政府整理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然后招商引资的模式,这是一条有效之路。当然,这条
期刊
第九十二回  G20峰会大国博弈故事不断  东京主办奥运历史玄机重现  诗曰:  大国云集秀峰会,  战云密布风乍起。  东瀛野心湮没地,  奥运消息似冲喜。  G20峰会表情  从9月5日到9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像坐了过山车。峰会期间的冷遇让8日早晨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给冲了喜。8日凌晨开始,日本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举国狂喜。  峰会期间的冷遇,出乎日本人的意料。  这是国际间
期刊
这里有大米白面  大连港,这个城市最东端紧临大海的码头,因为有了它所以有了这个城市;因为有了它世界知道了大连。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不知承载了多少舟船进出,百余年的海浪潮汐不知迎送了多少人员往来。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苦难劳工,从这里开始,用双手一件件搬起了港口吞吐,用肩膀一步步扛出了车船运输。  解放前,这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大连港红房子。  红房子所代表的大连港,不仅与这个城市相关,也与我们家族密
期刊
夜半咚咚声  在加拿大生活,偶尔在居民区见到浣熊出没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听说浣熊还会在居民区里翻倒垃圾桶寻找食物,或者跑上房顶,甚至在屋檐下、墙根处筑巢养育下一代。  去年四月的一天,下半夜三点钟,我被一阵咚咚声吵醒,定了定神,支起耳朵仔细听,好像是大女儿房间传来的声音。我起来到她房间查看,她在床上睡得好好的,没什么异常。又去小女儿房间瞧瞧,也睡得很香甜。又回到大女儿房间,坐在椅子上,听到响声再次
期刊
孬种做事好汉当  马英九是“不沾锅”,王金平是“万金油”。这绰号里浓缩了中国博大悠远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刻的社会行为智慧。国人的小心眼儿里除了欺生、嫉熟、仇富、功利等劣根存在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即敷衍塞责,以邻为壑,孬种做事好汉当。  我是小学教师,经常遇到的场面就是张三告李四打他,李四争辩说是张三辱骂在先,张三又反驳说因为李四拿了他的铅笔,自己才骂了他丫的……校园里是非混淆的无头悬案常常令我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