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外资进入中国的理想“钱程”

来源 :经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enw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多少外资来中国,其规模如何,“钱程”怎样?一些专家学者也为之争论不已。500亿——550亿美元大市场,这组带份量的数字,编织了为外资进入中国大市场所营造的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揭示出外资运营的理想“钱程”。
  
  成长因素
  
  近些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速升级,正向着新的高度发展;全国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外资企业创造的投资软硬环境和开放、宽容、创新的氛围,对国际资本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发展平台;中国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将更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且也将对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多的合作商机。因此,许多人士都认为,中国是21世纪外商投资的热点,中国市场倍受青睐。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驱动力2001年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测算,2001年欧盟经济仅增长1.7%、日本经济下降0.9%、美国经济增长1.1%、全球经济增长2.4%,低于1998年水平。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国际上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却稳定快速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而全球经济的颓势,促使一些国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带来的产业转移又正好成为推动外资进入中国的动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开始青睐持续稳定发展的中国市场,纷纷在华寻求投资机会,从而导致2001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质量都大为提高。2001年全年中国新批准外资企业26139家,比上年增长16.01%;合同外资金额69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68.46亿美元,增长14.90%。


  2002年,专家们研究指出,美国经济将会开始复苏,有可能达到1%的增长;欧洲经济亦将保持低速增长;日本经济仍在衰退和复苏边缘挣扎,但发生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根据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判断,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将走出低谷、加速扩张,这又将再次为外资加快进入中国创造了条件。实际上,目前许多外商都已拟定新的“中国投资战略”,大步快速地进入中国。
  (二)中国经济的大好形势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达到95800多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1.1万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达到509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68.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0%;外汇储备达到2122亿美元,增长28.14%。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对外国投资者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外国投资。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来看,中国在未来10年经济仍然将在此基础上,保持6%—7%左右的增长速度,且并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它们将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分享到更多的好处,我国引进外资将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
  (三)“十五”规划营造巨大商机《“十五”利用外资和环境投资规划纲要》指出,中国将有步骤地把对外开放的范围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业领域,未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局面将会出现新的巨大变化:利用外资的重点将从引进外国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利用外资的领域将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行业领域大力推进;利用外资的方式在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种方式引资拓展;政府对利用外资的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从这些转变中可以看出,今后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将发生非常积极的变化,但其核心是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和投资领域的不断扩大,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将面临着又一次绝好的投资机会。


  尤其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等服务行业的扩大对外开放,其间都蕴藏着巨大的引资潜力,并将形成一块增量资金,推动外商投资的增长。按照“十五”规划的测算,未来五年中国需要进口的各种燃料、原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软件等约达14000亿美元,因此,外国的资金、产品和技术都将在中国找到新的市场。2002年来中国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在新的投资领域中也都可以找到更多的好处,实现其预期目标。
  (四)跨国公司看重中国市场由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除某些公司由于中国限制外资进入该行业而不能在国内投资外,目前绝大多数都在华进行了投资。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利润空间,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正在研究中国政府的引资战略、新政策,并结合在华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纷纷调整在华的生产布局。它们拟在中国建立“世界加工厂”,寻找新伙伴,看好原材料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等,把投资重点放在了中国市场中长期的发展上,以期获得好的投资回报。实际上跨国公司已开始在中国的第三阶段投资,同时也开始与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合作。
  (五)中国入世引发的效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做出了多方面的承诺:如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农业方面的承诺和服务业的开放。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承诺将会导致中国出现一个制度与政策的大变革,与WTO规则和中国承诺不一致的地方将被逐步取消,中国市场上的游戏规则也将逐步与国际规则一致,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并使之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又一推动力。现在中国已是世贸组织成员,政府的职能将会发生相应转变,行政管理效率将会提高,审批手续将进一步简化,这都将有利于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内的新的投资商在中国开办企业,提高经营效率,获得高额的回报利润。


  中国入世已初显效应,一些在华投资的企业目前正在追加投资,没有在华投资的外商,也急于进入中国各类投资市场,预计2002年中国将会掀起一个招商引资的新热潮。
  
  面临挑战
  
  国际环境恶化,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将继续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利率水平和汇率稳定产生影响,并将成为制约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
  (一)引资环境的不利因素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因素的存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危险依然笼罩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全球各国投资规模将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吸引外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国内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将影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资的进入带来新的制约。如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扩大需求、投资效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劳动就业、资本市场的发展等方面,都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都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到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吸引外资竞争激烈据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国家的趋势十分明显,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吸收外资的数量已经占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数的六至七成,美国已经由直接投资净输出国变成净输入国,发展中国家五年间吸收外资的比重已经减少到14%;在亚洲,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都已加大利用外资的广度和力度,成为中国招商引资的强劲对手。这些都将为中国2002年吸收外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课题。


  (三)国内各界对外资的复杂心态外资对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应该充分肯定,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如给予外资优惠的条件使其成本下降,同行业内资企业认为竞争不公平,不利于建立公正公平的国内市场秩序;外商滥用优惠政策事件频繁发生,到期应交税、增税时却急于拆资或转产;外资竞争实力相对强大,大量国企和乡企的亏损与倒闭,与外资的进入不无关系;外商不法行为增多,使本来不易建立的市场信任更加恶化;少数外商将污染行业、破坏生态平衡行业转入中国,将旧技术和落后设备高价折入投资等。因此,近20年来,有关政府、部份学术界和少数企业对中国引进外资一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心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从国家长远战略看待改革开放,我们还是应该正确、充分地认识利用外资的好处。
  (四)一些国内企业面临挤压中国加入WTO,不是简单的关税减让,外方要求的是“国民待遇、政策统一,限制减少”,也就是要中国全方位地开放市场,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原来内部改革中就有一些受损企业的弱势群体,今后来自外部的冲击将更加扩大,范围更加宽广。目前中外双方在产品市场的竞争非常严峻,但隐藏在产品背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入世后,尽管入世门槛降低了,但进来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资本,其背后的要素市场竞争包括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才是对中国企业需要应对的真正挑战。因此,入世后,国内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所受到的冲击较大,这对中国利用外资将受到极大影响。从全球来看,外资已将中国纳入全球化战略之中,但为了生存与发展,中国企业不能回避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既要与国际巨人同行,敞开大门让外资继续进入中国;国内企业也应加快步伐走出去,努力发展自己的跨国经营企业。
  (五)外商对中国承诺的担心投资环境亦称投资气候,因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给国际投资者在环境上形成不同程度的风险。20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的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对外商投资的管理环境上还仍然保留了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政府的管理超越了市场就业条件下的正常范围;打击非法行为影响到合法生产经营活动;某些政府部门审批事项,手续繁杂、环节过多、效率不高、刁难企业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继续存在引起外商对中国入世后承诺的担心。承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见得马上见到实际效果,某些地方政府或机构还有不认真履行入世承诺、或再造一个抵制开放市场的规定,致使地方政府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难有较大提高,造成外资进入中国运营的种种冲突。
  
  乐观估计
  
  专家们乐观的估计,2002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是:“十五”期间中国年均吸收外商投资不低于500亿美元,入世带来新一轮利用外资热潮的观点正在被事实所证实;外商在华实际投资规模将在500亿—550亿美元之间,比2001年增长10%左右,在全球跨国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到5.5%,仍将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世界第五位左右。
  据联合国在华有关机构透露,从2001年第3季度始,国际游资进入中国的速度加快、力度增大,包括国际游资在内的各种来自海外的投资者,目前正在紧盯着中国市场,寻求合作商机,因此,可以预计2002年特别是到下半年,将会掀起一个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新高潮;联合国统计提示,2001年全球跨国投资的数额约达1.1万亿美元。一些权威机构也认为,与前两年相比,2002年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总额虽然会有所减少,但仍将保持在1万亿美元左右,这也将对中国利用外资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前景光明,但切不可盲目乐观,应正视不利因素的存在,仍将会对外资进入中国制造出许多羁绊,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尽力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创造更加美好的“钱程”。(一)创新对外开放格局尽管当前世界经济放缓,出口压力增大,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更大,但是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确定好2002年招商外资目标:“积极、合理、有效”地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保证实现外商投资总体规模的同时,做到四个重点和两个增强。即:重点引进高新技术、管理和人才;重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增强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重点加速西部大开发,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优先支持,同时国家还应实施政策倾斜,促使外资大步向中国西部挺进。通过引进外资达到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外资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营造更大的合作空间。
  (二)启用新的招商引资模式20多年来,中国招商引资一直是个很时髦的话题。很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而且大大小小的招商引资活动似乎颇为频繁,表面上热闹非常,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招商引资活动存在的问题是:准备工作不充分、招商会议办得不成功;外商赴会者很少,引资效果实惠不多;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大;招商引资是假,出国看热闹是真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这种招商引资活动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应该改革这些落后的做法,启用新的招商引资模式。如加强以“重点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为主要形式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发挥投资促进中心及驻外招商机构作用等。为外商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使中国真正成为国际资本巨轮乐于驶入并可长期发展的安全良港。
  (三)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目前已占整个外国直接投资额的85%以上。但由于中国市场的成熟问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仍属传统的合资合作,通过跨国并购进入中国的外资微乎其微。因此,中国应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同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提高外商投资的科技含量,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目前,国家已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资产重组的暂行规定》,为中国引进外资带来新的机遇。
  (四)让外商投资中国无后顾之忧外商来中国投资,就意味着将资产长期置入中国境内。这些资产的安全是否能得到长期保证,是外商投资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在投资者看来,依靠政府权力进行财产保护,缺乏长期性和可靠性,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财产保护的法律并使之纳入中国的宪法之中,才能解除外国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无形资产保护是一个体系,不仅包括法律条款和制度上的措施,更包括观念上的赞同和行为上的主动性。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无形资产保护体系,才能增强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外商才能积极地将先进一流的技术引入中国。
  (五)消除对外资的歧视行为从实际意义讲,外资企业是一类资金来源于境外的中国企业,它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完全一样,履行着纳税义务,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同样的积极贡献。因此,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观念上,均不应对其另眼看待,更不应对其实行歧视性政策。然而事实上,目前歧视现象在一定地区、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这些问题如不通过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外商投资者将无法大步地、多渠道地进入中国。
  总的来说,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影响;充分释放出500亿—550亿美元大市场的吸引力,凸现出积极的引资优势,使招商引资工作在不确定中找确定,在动荡不定的世界经济中保持更多的回旋余地,为外资更多地进入中国创造更加稳定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关村电脑节”连续举办了四届,2002年9月6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关村电脑节,终于显露出它成熟的面孔。本届电脑节呈现出国际化、时尚感和科技色彩的显著特色,它已经真正成为中国IT行业各种会议活动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但是它长时间以来一直摆脱不了区域化色彩。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中关村已经意识到这将给它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国际间合作将成为中关村未来
期刊
QFII制度的全称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Foreignlnstitutional lnvestor)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通过认可合格的国外专业投资机构(QFll),允许其投资本国证券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绕过资本项目管制的限制,实现国外资金可控地进入国内市场。在印度、韩国、台湾等许多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部推行了QFII制度,实践表明QFII的推行对
期刊
编者按:加快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利用自身的优势,经过不断的调研和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城镇建设的成功之路。为此,本期“地方经济”栏目,推出一组永顺的文章,希望为我国城镇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其它城镇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永顺镇地处通州卫星城中心区域,占卫星城规划面积的五分之四,是典型的城市型乡镇,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紧邻
期刊
入世后,国家级开发区税务机关面临何种挑战?开发区税务机关是怎样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日前我们专访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国税分局,即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分局局长杜桂屏女士。  座落于北京开发区内的国税分局始建于1994年,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对外办公。目前全局共52名干部职工,在开发区内实施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职能。截止今年6月底,开发区累计入区
期刊
一个工程项目,如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标,因其特有的公平竞争机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技术进步、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等等。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行各业相继出现了以招标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介机构。近二十年的市场洗礼,招标中介也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在众多的招标中介机构中大浪淘沙,脱颖而出了一批信誉好、实力强,
期刊
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正在深入,农民增收出现转机,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农产品面临的冲击。我国大多数大宗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缺乏竞争能力。二是政府对农业管理体制,也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冲击,比如现行的流通体制、外贸体制等。这种情况下,难以综合发挥我国农业的潜力。三是农业的经营主体——农民缺乏竞争力,因为我国有23000万农户,而且非常分
期刊
编者按: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是一个多边发展金融机构,由61个成员组成,其中43个来自亚太地区,17个来自世界其它地区,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减少贫困。中国和亚行是发展中的合作伙伴,亚行在中国的业务战略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让中国各地、各开发区和各企业进一步了解亚行、拓展与亚行的投资与经济合作关系,本刊特约记者于8月26日
期刊
题记: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吴董奉,他为人慷慨,乐于助人,治病不收报酬,只求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竟得杏树十万余株,蔚然成林,后世便将医家称为杏林。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是一所以中西医和血栓病专科为特色的现代化医院,它扎根中医,坚持走医疗科研型的办院之路,坚持以德治院,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的同时,紧跟现代医学科学步伐,独辟蹊径,创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被广大患者誉为杏林奇葩。  步入辽宁
期刊
8月1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白和金在2002年中国经济环境总体评述报告会开幕式上预测说,下半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他还说,今年中国预算赤字预计增加到625亿元,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去年的2.6%上升到3%左右。从今年起,中国已开始适度控制财政赤字规模的增长,只要措施适当,完全可以避免今后5至10年内可能出现的债务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