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不追求回报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利他行为的发展上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一是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二是家庭利他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幼儿;利他行为;利他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也是合作的世纪。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如今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却对利他行为的培养谈之甚少。
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不追求回报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阶段,可以表现为助人、谦让、分享、抚慰、仗义等方面。这些行为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替他人着想”,使别人获得了利益和方便,同时,不追求回报。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利他行为使同伴的关系变得协调。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所以,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自1979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至今已经30多年了。现在在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不少家长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家长身上的不良言行影响着孩子,促使一部分幼儿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这无论是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利他行为的发展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家庭的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的观念、态度、行动上也各有不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有效实施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有效实施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前提。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是:(1)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2)家庭利他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二、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以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二幼、高境三幼、高境六幼和三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的带班教师为教师问卷的调查对象;以四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全部幼儿的家庭主要教养人为家长问卷调查的对象。四所幼儿园参加调查的幼儿共994名,其中小班309人、中班347人和大班338人。
(二)调查的内容
教师调查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8项,反映幼儿的助人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谦让行为、幼儿的抚慰行为、幼儿的仗义行为等5类在园利他行为30项。
家长调查的内容包括:反映幼儿特点、幼儿家长特点和幼儿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5项,反映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中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主动教育行为、环境创设行为和应对教育行为等6个方面共34项。
(三)调查的手段
教师调查和家长调查分别进行,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教师调查在各幼儿园向教师明确调查要求后,分发问卷由教师各自填写。家长调查由各幼儿园组织分班级进行,具体过程为:通知家长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在指定的教室,带班老师说明调查意义和填写要求,分发问卷,教师逐题读题目、家长随教师读的题目逐题填写,全部填写完毕后家长进行检查无误后交教师集中。
(四)数据的处理
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电脑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在进行幅度校验和逻辑校验后删除非正常数据: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对变量进行分解和合并。对整理后数据运用统计软件,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推断性统计进行现状分析和类别特点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
(一)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特点
1.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顺序:教师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中,幼儿助人行为分值为16.1703,幼儿分享行为14.1304,幼儿谦让行为14.5975,幼儿抚慰行为17.2500,幼儿仗义行为16.7364。总体结果说明,幼儿利他行为从好到差发展的序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2.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的特点
(1)小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9.7862,分享行为16.0759,谦让行为17.2928,抚慰行为19.2259,仗义行为18.3586。结果说明,小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助人行为。
(2)中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中班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5.8597,分享行为14.2597,谦让行为14.0358,抚慰行为17.2478,仗义行为16.4030。结果说明,中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谦让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3)大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3.2083,分享行为12.2470,谦让行为12.7134,抚慰行为15.4821,仗义行为15.6012。结果说明,大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抚慰行为、仗义行为。
3.不同年龄幼儿各项利他行为发展的比较
(1)小班幼儿在分享行为方面发展较好,谦让行为次之,而助人行为发展较差。
(2)中班幼儿在谦让、分享方面的发展较好,助人行为次之,仗义行为发展较差。
(3)大班幼儿在分享、谦让、助人方面的发展较好,仗义行为次之,安慰行为较差。
(二)家长家庭利他教育现状与特点
1.家长总体家庭利他教育六个方面的比较 家长自评家庭利他教育各方面的标准差分别为:行为应对1.55697,环境创设1.81425,主动教育2.24540,教育能力1.96640,教育观念1.91697,教养态度2.24325。根据平均水平的高低六个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孩子行为的应对、利他教育环境的创设、利他教育的主动行为、家长利他教育的能力、家长利他教育的观念和家长对待利他教育的态度。
2.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全体幼儿家长看,小、中、大班家长的行为应对分别为5.1685、5.0817和5.3357;环境创设分别为6.1231,5.9575和5.8587;主动教育为6.6691、6.4346、6.3789;这3项教育行为的平均水平较高。小、中、大班家长教育能力分别为6.8922,6.7705,6.6702:教育观念分别为7.2862,7.5556和7.4064,水平居其次。教养态度的分值分别为10.0597,10.8595,10.8121,问题突出。其中,小班家长在行为应对、“环境创设”和“主动教育”三方面比较薄弱,中班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方面问题突出,大班家长则在“教养态度”方面需加强。
3.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行为各项比较
(1)小班家长教育行为12项目标的比较。小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行为的12个项目中,“要求孩子在园与同伴分享”、“要求孩子不与同伴争抢游戏角色”、“孩子有分享助人愿望时给予物质支持”、“重视形成“利他光荣”的家庭氛围和“要求孩子在家时要谦让”表现较差。
(2)中班家长教育能力与教育观念8项目的比较。中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能力和教育观念涉及的8个项目中,“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正确掌握教育内容和不同表现”、“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善于采用适宜的方式有效引导”、“幼儿阶段培养利他行为是否可行”和“善于观察发现肯定孩子”6个项目的表现不理想,特别是“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存在问题严重。
(3)大班家长教养态度4项目的比较。大班家长在教养态度涉及的4个项目中“当孩子被误解时是否放弃教育”和“是否担心孩子因利他而吃亏”问题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1.通过了解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特点,确立各年龄段利他教育的内容:
小班应在巩固分享和谦让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助人教育,中班在巩固分享、谦让和助人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仗义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大班幼儿则应在巩固分享、谦让、助人和仗义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抚慰行为的教育和培养。
2.通过了解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发展水平特点、分析原因,确立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将家长的“行为应对”、“环境创设”和“主动教育”等3项教育行为作为小班家庭利他教育的基本内容,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作为中班家庭利他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将“教养态度”作为大班家庭利他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并实施相应的指导策略,提高家庭利他教育的有效性。
3.对调查发现的家庭利他教育特点中体现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针对家庭利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对幼儿父母进行指导;在本园组织全部9个班级,根据自身的特点收集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筛选,并逐一修改、撰写;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家长讨论、辨析典型案例,联系典型案例,分析家长处理方式的利弊后果、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并对照典型案例反思本人的做法和体会,针对典型案例,提出可采取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幼儿;利他行为;利他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也是合作的世纪。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如今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却对利他行为的培养谈之甚少。
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不追求回报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阶段,可以表现为助人、谦让、分享、抚慰、仗义等方面。这些行为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替他人着想”,使别人获得了利益和方便,同时,不追求回报。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利他行为使同伴的关系变得协调。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所以,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自1979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至今已经30多年了。现在在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不少家长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家长身上的不良言行影响着孩子,促使一部分幼儿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这无论是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利他行为的发展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家庭的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的观念、态度、行动上也各有不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有效实施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有效实施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前提。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是:(1)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2)家庭利他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二、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以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二幼、高境三幼、高境六幼和三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的带班教师为教师问卷的调查对象;以四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全部幼儿的家庭主要教养人为家长问卷调查的对象。四所幼儿园参加调查的幼儿共994名,其中小班309人、中班347人和大班338人。
(二)调查的内容
教师调查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8项,反映幼儿的助人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谦让行为、幼儿的抚慰行为、幼儿的仗义行为等5类在园利他行为30项。
家长调查的内容包括:反映幼儿特点、幼儿家长特点和幼儿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5项,反映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中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主动教育行为、环境创设行为和应对教育行为等6个方面共34项。
(三)调查的手段
教师调查和家长调查分别进行,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教师调查在各幼儿园向教师明确调查要求后,分发问卷由教师各自填写。家长调查由各幼儿园组织分班级进行,具体过程为:通知家长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在指定的教室,带班老师说明调查意义和填写要求,分发问卷,教师逐题读题目、家长随教师读的题目逐题填写,全部填写完毕后家长进行检查无误后交教师集中。
(四)数据的处理
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电脑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在进行幅度校验和逻辑校验后删除非正常数据: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对变量进行分解和合并。对整理后数据运用统计软件,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推断性统计进行现状分析和类别特点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
(一)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特点
1.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顺序:教师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中,幼儿助人行为分值为16.1703,幼儿分享行为14.1304,幼儿谦让行为14.5975,幼儿抚慰行为17.2500,幼儿仗义行为16.7364。总体结果说明,幼儿利他行为从好到差发展的序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2.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的特点
(1)小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9.7862,分享行为16.0759,谦让行为17.2928,抚慰行为19.2259,仗义行为18.3586。结果说明,小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助人行为。
(2)中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中班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5.8597,分享行为14.2597,谦让行为14.0358,抚慰行为17.2478,仗义行为16.4030。结果说明,中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谦让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3)大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3.2083,分享行为12.2470,谦让行为12.7134,抚慰行为15.4821,仗义行为15.6012。结果说明,大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抚慰行为、仗义行为。
3.不同年龄幼儿各项利他行为发展的比较
(1)小班幼儿在分享行为方面发展较好,谦让行为次之,而助人行为发展较差。
(2)中班幼儿在谦让、分享方面的发展较好,助人行为次之,仗义行为发展较差。
(3)大班幼儿在分享、谦让、助人方面的发展较好,仗义行为次之,安慰行为较差。
(二)家长家庭利他教育现状与特点
1.家长总体家庭利他教育六个方面的比较 家长自评家庭利他教育各方面的标准差分别为:行为应对1.55697,环境创设1.81425,主动教育2.24540,教育能力1.96640,教育观念1.91697,教养态度2.24325。根据平均水平的高低六个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孩子行为的应对、利他教育环境的创设、利他教育的主动行为、家长利他教育的能力、家长利他教育的观念和家长对待利他教育的态度。
2.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全体幼儿家长看,小、中、大班家长的行为应对分别为5.1685、5.0817和5.3357;环境创设分别为6.1231,5.9575和5.8587;主动教育为6.6691、6.4346、6.3789;这3项教育行为的平均水平较高。小、中、大班家长教育能力分别为6.8922,6.7705,6.6702:教育观念分别为7.2862,7.5556和7.4064,水平居其次。教养态度的分值分别为10.0597,10.8595,10.8121,问题突出。其中,小班家长在行为应对、“环境创设”和“主动教育”三方面比较薄弱,中班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方面问题突出,大班家长则在“教养态度”方面需加强。
3.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行为各项比较
(1)小班家长教育行为12项目标的比较。小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行为的12个项目中,“要求孩子在园与同伴分享”、“要求孩子不与同伴争抢游戏角色”、“孩子有分享助人愿望时给予物质支持”、“重视形成“利他光荣”的家庭氛围和“要求孩子在家时要谦让”表现较差。
(2)中班家长教育能力与教育观念8项目的比较。中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能力和教育观念涉及的8个项目中,“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正确掌握教育内容和不同表现”、“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善于采用适宜的方式有效引导”、“幼儿阶段培养利他行为是否可行”和“善于观察发现肯定孩子”6个项目的表现不理想,特别是“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存在问题严重。
(3)大班家长教养态度4项目的比较。大班家长在教养态度涉及的4个项目中“当孩子被误解时是否放弃教育”和“是否担心孩子因利他而吃亏”问题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1.通过了解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特点,确立各年龄段利他教育的内容:
小班应在巩固分享和谦让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助人教育,中班在巩固分享、谦让和助人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仗义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大班幼儿则应在巩固分享、谦让、助人和仗义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抚慰行为的教育和培养。
2.通过了解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发展水平特点、分析原因,确立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将家长的“行为应对”、“环境创设”和“主动教育”等3项教育行为作为小班家庭利他教育的基本内容,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作为中班家庭利他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将“教养态度”作为大班家庭利他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并实施相应的指导策略,提高家庭利他教育的有效性。
3.对调查发现的家庭利他教育特点中体现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针对家庭利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对幼儿父母进行指导;在本园组织全部9个班级,根据自身的特点收集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筛选,并逐一修改、撰写;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家长讨论、辨析典型案例,联系典型案例,分析家长处理方式的利弊后果、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并对照典型案例反思本人的做法和体会,针对典型案例,提出可采取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