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微”时代悄然诞生,微课来到了我们身边。微课这一新潮信息化方式的出现,给当前的传统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力,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巧用微课,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学习的空间。本人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开发这一东风,实施课内翻转课堂,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微课 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视频到微课等应运而生。“微课”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变化,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层延伸,校园里渐渐涌现出一股“微课”的热潮。作为一线教师,能够把这一新生事物有效地在课堂中应用起来,让课堂更高效,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微课”是通过播放视频等方法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客观的学习情景,是一种动画的音视频,很受学生欢迎。大力引进“微课”,巧借微课,可翻转课堂,但教学一篇课文,不是全文都可用微视频来教学的;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用微视频来辅助教学的,因此找好锲入点至关重要。微课的巧妙运用,为课堂教学添趣加效开辟了新路径。
一、巧用微课导入,激发自主学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堂教学,始于导入。课堂好不好,导入非常重要。好的课堂导入,是一把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开始一节精彩的课堂之旅。微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利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浓厚学习兴趣。我在制作“课堂导入型”微课时,大力运用多媒体特长,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视觉和听觉的直接冲击,给学生一种“先声夺人”、“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使其迅速把兴奋点转移到教学内容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风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本文选自名著《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语言深奥难懂,多为古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把“抓住作者刻画王熙凤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语句感受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开课时,我选用了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红楼梦》中课文片段的连续剧微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通过音频、影像的效果来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问题中,让学习内容变得生活化,学生更加通俗易懂,轻松进入学习。课堂上学生使用短小精悍的微课,作为学习抓手解决疑难问题,学生通过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质疑、研讨、展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课堂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非常积极投入,效率也很高,有效地实现了课内翻转课堂。
二、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掌握。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以形象直观,减轻难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真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突破呢?本人自从接触微课到对微课感兴趣以来,就试着巧用微课分解教材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例如,我在教四年级《观潮》这篇课文时,“潮来时”这部分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起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于是,我制作了微课《壮观的钱塘江潮》。首先,播放钱塘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山崩地裂的巨响,让学生想象,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视频,第一次整体观潮,让学生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观潮结合文本的语句相机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从而更有效地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这样的微课巧用,视听结合,声像并茂,一并翻转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课堂,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轻松气氛中解决了重难点知识,是高效的课堂体现。
三、巧用微课小结,进行拓展延伸
微课小结(收束)是课堂结束前对主体部分各知识要点的简短回顾、概括、总结或提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是否找好了锲入点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葉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这样既促使了学生学习课内外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微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外拓展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还会觉得兴趣盎然,使学习变得简单。如我在教《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我制作了微课《宝贵的历史遗产——赵州桥》,首先设置了播放一系列关于赵州桥的图片,提出疑问“赵州桥为什么被称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同学们自然会结合自己所学到的或所看到的主动交流,紧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参观过哪些有名的历史遗产,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去旅游时见到的历史文物遗产,有的说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秦始皇兵马俑、沈阳故宫等。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历史——德庆孔庙、德庆三元塔等,并试着把它画下来。这样课内外结合,把学生引向生活实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跃进为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实现了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魅力效果。
巧用微课,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抽象为形象; 巧用微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巧用微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更加便捷灵动;巧用微课,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充分地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使语文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实现了课内翻转课堂,变课堂为乐园!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陈锦波.“1+1”双师导学课内翻转 教学模式 ISBN978-7-5570-1326-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微课 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视频到微课等应运而生。“微课”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变化,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层延伸,校园里渐渐涌现出一股“微课”的热潮。作为一线教师,能够把这一新生事物有效地在课堂中应用起来,让课堂更高效,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微课”是通过播放视频等方法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客观的学习情景,是一种动画的音视频,很受学生欢迎。大力引进“微课”,巧借微课,可翻转课堂,但教学一篇课文,不是全文都可用微视频来教学的;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用微视频来辅助教学的,因此找好锲入点至关重要。微课的巧妙运用,为课堂教学添趣加效开辟了新路径。
一、巧用微课导入,激发自主学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堂教学,始于导入。课堂好不好,导入非常重要。好的课堂导入,是一把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开始一节精彩的课堂之旅。微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利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浓厚学习兴趣。我在制作“课堂导入型”微课时,大力运用多媒体特长,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视觉和听觉的直接冲击,给学生一种“先声夺人”、“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使其迅速把兴奋点转移到教学内容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风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本文选自名著《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语言深奥难懂,多为古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把“抓住作者刻画王熙凤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语句感受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开课时,我选用了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红楼梦》中课文片段的连续剧微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通过音频、影像的效果来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问题中,让学习内容变得生活化,学生更加通俗易懂,轻松进入学习。课堂上学生使用短小精悍的微课,作为学习抓手解决疑难问题,学生通过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质疑、研讨、展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课堂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非常积极投入,效率也很高,有效地实现了课内翻转课堂。
二、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掌握。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以形象直观,减轻难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真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突破呢?本人自从接触微课到对微课感兴趣以来,就试着巧用微课分解教材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例如,我在教四年级《观潮》这篇课文时,“潮来时”这部分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起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于是,我制作了微课《壮观的钱塘江潮》。首先,播放钱塘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山崩地裂的巨响,让学生想象,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视频,第一次整体观潮,让学生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观潮结合文本的语句相机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从而更有效地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这样的微课巧用,视听结合,声像并茂,一并翻转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课堂,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轻松气氛中解决了重难点知识,是高效的课堂体现。
三、巧用微课小结,进行拓展延伸
微课小结(收束)是课堂结束前对主体部分各知识要点的简短回顾、概括、总结或提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是否找好了锲入点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葉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这样既促使了学生学习课内外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微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外拓展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还会觉得兴趣盎然,使学习变得简单。如我在教《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我制作了微课《宝贵的历史遗产——赵州桥》,首先设置了播放一系列关于赵州桥的图片,提出疑问“赵州桥为什么被称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同学们自然会结合自己所学到的或所看到的主动交流,紧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参观过哪些有名的历史遗产,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去旅游时见到的历史文物遗产,有的说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秦始皇兵马俑、沈阳故宫等。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历史——德庆孔庙、德庆三元塔等,并试着把它画下来。这样课内外结合,把学生引向生活实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跃进为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实现了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魅力效果。
巧用微课,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抽象为形象; 巧用微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巧用微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更加便捷灵动;巧用微课,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充分地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使语文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实现了课内翻转课堂,变课堂为乐园!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陈锦波.“1+1”双师导学课内翻转 教学模式 ISBN978-7-5570-1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