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分别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两方面分析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如何充分发挥好家庭环境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环境;行为习惯;习惯养成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需要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大量练习而具备一定的稳定行为。习惯可以看作为条件反射,在重复且有规律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习惯支配下的行为,并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干预以及监督。如果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对于人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应该从各个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应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予以重视,并且从家长的角度予以必要的关注,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生生活习惯的内容
1.1卫生习惯
所谓的卫生习惯,主要涉及到小学生的生活每个细节之处,涉及到定期洗理发、早晚洗漱、按时剪指甲、以及及时更换并清洗衣物等方面,另外,还应重视公共卫生相关内容,积极参加学校的卫生值日,爱护花草树木,树立良好的卫生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的责任意识,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1.2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要求小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相关要求,不挑食偏食,重视食物营养的合理搭配,能够满足粗细结合的要求,并实现定时定量的吃饭,杜绝吃过多的零食。同时,家长则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积极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氛围。
1.3劳动习惯
孩子通过实践劳动,能有效实现手脑并用,实现大脑潜能的开发,还有利于孩子自身责任感的培养,更进一步体现出父母的辛苦劳动,学会感恩父母。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劳动习惯的养成,能完成相关的劳动任务,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劳动相关的奖励和肯定,及时鼓励出现倦怠情绪的孩子。
1.4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质,还能积极营造孩子健康的性格。家长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体育运动健身的习惯,这对于孩子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2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容
2.1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
兴趣则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引导者,如果孩子对于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则往往具有持久性比较长的学习,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其次,应该保障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家长能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在学生进行学习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并不应该进行随意打断,避免经常出现上厕所、喝水、吃零食、聊天等行为,这样不利于學生的专注力的培养。
2.2严格执行学习计划且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一般学习较为优异的学生都具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能从自身出发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在实践中,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制定计划,但如何根据计划来开展定时定量的学习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在执行中,应该要求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另外,到了学习时间则应该立刻投入学习。
2.3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谓的独立思考,则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体现出较为主动的学习态度。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独立思考远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对于家长来说,则应该积极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比如,在提问之后,应让孩子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思考,不断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通过家庭教育资源整合来全力培养
由于当前的小学生大部分则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过分溺爱中生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比较低,特别是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成员应该统一思想,不断加强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积极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实现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一般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精神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于构建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能平等和谐构建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不断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对于家长来说,应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客观评价孩子表现。
3.2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则是无穷的,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肯定会存在对于家长行为的不自觉模仿,所以,应充分重视家长的言行举止,这些都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更多则是应该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起到良好的楷模作用,不断激励孩子向前发展。
3.3持之以恒来不断加强监督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应该要求家长进行必要的督促方可实现良好的习惯养成。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孩子的自强品质的锻炼,也能积极明确家长的态度,通过孩子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监督和引导,不断帮助孩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4教养方式科学,惩戒手段正确
科学的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比如,积极将正面教育灌输到小学生意识中,对于正确行为进行主动式的强化;对于禁止孩子做的事情,应该坚决执行,并坚持到底;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避免出现人身攻击,而重视讲道理的方法。在进行惩戒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惩罚孩子,而是对于不良行为的惩罚;通过惩戒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为了完成惩罚任务;惩戒行为应遵从公平、合理以及准确的原则,避免出现随意性、武断的情况。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分别就小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进行探讨,应让广大家长充分重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工作,以期不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陶家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J].读书文摘,2017,22.
[2]闫石,祁型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指标设计[J].辽宁教育,2016,1.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环境;行为习惯;习惯养成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需要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大量练习而具备一定的稳定行为。习惯可以看作为条件反射,在重复且有规律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习惯支配下的行为,并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干预以及监督。如果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对于人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应该从各个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应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予以重视,并且从家长的角度予以必要的关注,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生生活习惯的内容
1.1卫生习惯
所谓的卫生习惯,主要涉及到小学生的生活每个细节之处,涉及到定期洗理发、早晚洗漱、按时剪指甲、以及及时更换并清洗衣物等方面,另外,还应重视公共卫生相关内容,积极参加学校的卫生值日,爱护花草树木,树立良好的卫生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的责任意识,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1.2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要求小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相关要求,不挑食偏食,重视食物营养的合理搭配,能够满足粗细结合的要求,并实现定时定量的吃饭,杜绝吃过多的零食。同时,家长则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积极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氛围。
1.3劳动习惯
孩子通过实践劳动,能有效实现手脑并用,实现大脑潜能的开发,还有利于孩子自身责任感的培养,更进一步体现出父母的辛苦劳动,学会感恩父母。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劳动习惯的养成,能完成相关的劳动任务,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劳动相关的奖励和肯定,及时鼓励出现倦怠情绪的孩子。
1.4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质,还能积极营造孩子健康的性格。家长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体育运动健身的习惯,这对于孩子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2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容
2.1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
兴趣则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引导者,如果孩子对于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则往往具有持久性比较长的学习,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其次,应该保障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家长能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在学生进行学习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并不应该进行随意打断,避免经常出现上厕所、喝水、吃零食、聊天等行为,这样不利于學生的专注力的培养。
2.2严格执行学习计划且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一般学习较为优异的学生都具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能从自身出发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在实践中,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制定计划,但如何根据计划来开展定时定量的学习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在执行中,应该要求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另外,到了学习时间则应该立刻投入学习。
2.3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谓的独立思考,则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体现出较为主动的学习态度。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独立思考远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对于家长来说,则应该积极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比如,在提问之后,应让孩子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思考,不断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通过家庭教育资源整合来全力培养
由于当前的小学生大部分则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过分溺爱中生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比较低,特别是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成员应该统一思想,不断加强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积极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实现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一般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在精神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于构建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能平等和谐构建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不断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对于家长来说,应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客观评价孩子表现。
3.2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则是无穷的,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肯定会存在对于家长行为的不自觉模仿,所以,应充分重视家长的言行举止,这些都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更多则是应该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起到良好的楷模作用,不断激励孩子向前发展。
3.3持之以恒来不断加强监督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应该要求家长进行必要的督促方可实现良好的习惯养成。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孩子的自强品质的锻炼,也能积极明确家长的态度,通过孩子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监督和引导,不断帮助孩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4教养方式科学,惩戒手段正确
科学的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比如,积极将正面教育灌输到小学生意识中,对于正确行为进行主动式的强化;对于禁止孩子做的事情,应该坚决执行,并坚持到底;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避免出现人身攻击,而重视讲道理的方法。在进行惩戒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惩罚孩子,而是对于不良行为的惩罚;通过惩戒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为了完成惩罚任务;惩戒行为应遵从公平、合理以及准确的原则,避免出现随意性、武断的情况。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分别就小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进行探讨,应让广大家长充分重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工作,以期不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陶家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J].读书文摘,2017,22.
[2]闫石,祁型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指标设计[J].辽宁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