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没有的。 “抬头率”是评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反应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在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抬头率”的现状后。从教师、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分别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实际工程;职业规划;吸引力。四个方面 给出了大学课堂“抬头率”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抬头率;自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88
0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
“互联网+”教育的开放,国内部分高校相继在爱课程网、超星、学堂在线等平台上推出了MOOC课程,这一重要举措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公平性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挑战。传统教学课程个性化的缺失;创新教学缺乏活力。课堂上学生“埋头苦干”这是当下课堂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作为衡量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指标。可从“出勤率”和“抬头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在保证学生“出勤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课堂“抬头率”,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笔者以带过的两所学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课堂“抬头率”为例进行探讨。
1 大学课堂“抬头率”的现状
“抬头率”能反应课程的教学效果。它能反映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互动。一般来说,教师的自主权大的课堂抬头率高,笔者曾在两所学校上过自动控制原理,通过比较两所学校课堂“抬头率”,发现教师有更大自主权评定课程成绩的抬头率明显要高。 学生在课程上为了好的评定等级而更认真学习,当然含有本門课程评定等级的需要。
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翻看课本不难发现通遍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不易跟上课程的要求.在课程的学习中,问及为什么不抬头听讲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基础差、前面的课程没学好,讲的内容无法理解,这说明学生是否愿意听课取决于课程内容是否能听得懂。当然这只是部分学生的回答。另一部分学生则玩手机游戏、微信、QQ聊天、追剧。玩手机或看其它的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多于听课给他们的“收获”,这部分学生主要是自我控制力较差。调查发现学生听不懂和自控力差,影响课堂“抬头率”。
2 课堂“抬头率”提升的策略
面对课堂“抬头率”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从教师、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学生不易理解课程内容,这是教师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常说,大学教会我们的是学习方法和一种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课时少的课程,课堂上没有时间对一个问题反复讲,激发和提高学生增加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理解上的困难,暂时无法理解的内容先放一放,跟着老师的节奏,再在课后通过复习学过的课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堂上未能理解的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模式老师很累学生也没听懂。时间一长,拉下的课程一多,部分学生就开始厌学和放弃啦!开始转移方向,上课不再关注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沉迷于手机。针对这样一些学生,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督促。可以采用随堂小练习,提问等多种技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解决好这个问题,课堂“抬头率”自然就高了。实际工程有助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抬头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如在时域分析法内容学习时,引入时域分析应用实例——单级倒立摆。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可引导学生自己建模,加深对传递函数的理解,也可把枯燥的传递函数与工程联系起来。以实际案例讲授可以化枯燥的理论于应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样自然就会提高课堂“抬头率”。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课堂“抬头率”。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现在在校生成长环境与之前的大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差。在课堂上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特差,加上网上游戏、视频和动漫的诱惑。他们很快成为大学课堂的低头一族。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大学要什么,学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该课程上,笔者曾带过一个学生,在上这门课时他就已经准备报考研究生,并选好学校和方向,学习起来非常用功,做到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也能非常好的跟随老师的进度。课后有针对性的寻求老师的指导。毕业时也顺利的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这说明明确的目标影响学生课堂上的“抬头率”。
(4)“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要对授课对象有深刻的认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甚至要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提供有特色的教学服务,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讲的内容。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结合学生的特点,把授课内容提炼成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课前查找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他们走上讲台讲授,展示自己的才华。课堂“抬头率”自然就高了。
3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解决好学生的“抬头率”是一个既紧迫又棘手的问题。“抬头率”是评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反应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
参考文献
[1]陶洪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3).
[2]彭志军.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堂“ 抬头率” 研究——以“ 博物馆学概论” 课程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8,(2).
关键词:“互联网+”;抬头率;自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88
0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
“互联网+”教育的开放,国内部分高校相继在爱课程网、超星、学堂在线等平台上推出了MOOC课程,这一重要举措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公平性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挑战。传统教学课程个性化的缺失;创新教学缺乏活力。课堂上学生“埋头苦干”这是当下课堂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作为衡量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指标。可从“出勤率”和“抬头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在保证学生“出勤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课堂“抬头率”,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笔者以带过的两所学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课堂“抬头率”为例进行探讨。
1 大学课堂“抬头率”的现状
“抬头率”能反应课程的教学效果。它能反映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互动。一般来说,教师的自主权大的课堂抬头率高,笔者曾在两所学校上过自动控制原理,通过比较两所学校课堂“抬头率”,发现教师有更大自主权评定课程成绩的抬头率明显要高。 学生在课程上为了好的评定等级而更认真学习,当然含有本門课程评定等级的需要。
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翻看课本不难发现通遍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不易跟上课程的要求.在课程的学习中,问及为什么不抬头听讲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基础差、前面的课程没学好,讲的内容无法理解,这说明学生是否愿意听课取决于课程内容是否能听得懂。当然这只是部分学生的回答。另一部分学生则玩手机游戏、微信、QQ聊天、追剧。玩手机或看其它的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多于听课给他们的“收获”,这部分学生主要是自我控制力较差。调查发现学生听不懂和自控力差,影响课堂“抬头率”。
2 课堂“抬头率”提升的策略
面对课堂“抬头率”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从教师、教学方法角度出发,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学生不易理解课程内容,这是教师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常说,大学教会我们的是学习方法和一种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课时少的课程,课堂上没有时间对一个问题反复讲,激发和提高学生增加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理解上的困难,暂时无法理解的内容先放一放,跟着老师的节奏,再在课后通过复习学过的课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堂上未能理解的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模式老师很累学生也没听懂。时间一长,拉下的课程一多,部分学生就开始厌学和放弃啦!开始转移方向,上课不再关注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沉迷于手机。针对这样一些学生,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督促。可以采用随堂小练习,提问等多种技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解决好这个问题,课堂“抬头率”自然就高了。实际工程有助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抬头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如在时域分析法内容学习时,引入时域分析应用实例——单级倒立摆。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可引导学生自己建模,加深对传递函数的理解,也可把枯燥的传递函数与工程联系起来。以实际案例讲授可以化枯燥的理论于应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样自然就会提高课堂“抬头率”。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课堂“抬头率”。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现在在校生成长环境与之前的大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差。在课堂上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特差,加上网上游戏、视频和动漫的诱惑。他们很快成为大学课堂的低头一族。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大学要什么,学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该课程上,笔者曾带过一个学生,在上这门课时他就已经准备报考研究生,并选好学校和方向,学习起来非常用功,做到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也能非常好的跟随老师的进度。课后有针对性的寻求老师的指导。毕业时也顺利的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这说明明确的目标影响学生课堂上的“抬头率”。
(4)“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要对授课对象有深刻的认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甚至要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提供有特色的教学服务,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讲的内容。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结合学生的特点,把授课内容提炼成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课前查找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他们走上讲台讲授,展示自己的才华。课堂“抬头率”自然就高了。
3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解决好学生的“抬头率”是一个既紧迫又棘手的问题。“抬头率”是评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反应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
参考文献
[1]陶洪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3).
[2]彭志军.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堂“ 抬头率” 研究——以“ 博物馆学概论” 课程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