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何以铸就永恒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的编著者,经过对雷锋当年的战友、工友、乡亲、同事的深入采访,把《雷锋日记》中记下的人和事逐一详察,以原汁原味
  原生态的真实面貌,重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对于在全社会宣传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学习雷锋时指出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在谈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谈到焦裕禄精神时强调,“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55年来,全国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生根结果,就在于雷锋以22岁的短暂人生,铸就了永恒的雷锋精神。《雷锋日记》篇幅并不长,现在的《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也不过12万字,然而这些读物却能受到读者广泛的喜爱,发挥不朽经典的启迪、教化功用,就在于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完美统一,展示了雷锋文化的先进内涵。
  一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公而忘私,忧国而忘家,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舍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这种爱国情怀早就融进中国人的血脉精髓,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基因。我们在雷锋身上,清楚地看到对这种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今天我们讲爱国,是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雷锋的一生,处处用行动体现了这种要求。时间 过 去 了 50 多 年, 我 们现在来读《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重温他的事迹,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党的满腔忠诚,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对社会主义的无比热爱,让我们心潮激荡、灵魂净化。
  二是崇仁尚义与服务人民、大公无私相统一。凡是读了《雷锋日记》,听了雷锋的故事,看到雷锋处处做好事的人,无不由衷地佩服雷锋是个名副其实、彻头彻尾的好人,是个古道热肠、有情有义的仁义之人。而“仁义”二字,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概念。
  “仁者爱人”,就是思想上时刻关心爱护别人 ;“义者宜也”,就是做的事都是合适的、应该的。前者强调的是思想,后者强调的是行为。推崇仁义、提倡仁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思想到行动都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整体、公与私的关系,遇事先考虑别人、先考虑整体、先考虑公益,也就是《礼记·礼运篇》中说的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向往的“大同世界”。在历史上,为了达到成仁成义的目标,无数志士仁人无不把急公好义、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仁至义尽作为高尚的道德选择,即使面临生死关头,毅然喊出的也是“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仁”的铿锵誓言。
  三是向上向善与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相统一。善即善良,善良就是富有同情心,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看见了就要帮助,就要尽自己所能使别人摆脱苦难。雷锋有颗善良的心,是个善良的人。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部队一个战士的津贴只有6 元钱,但在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雷锋取出自己在工厂和部队工作时攒下的多年积蓄,捐出 100 元钱 ;当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时,他又将省吃俭用积存的100元寄给了灾区。他说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困难,是最幸福的。”正是这种彻底的、毫无保留的善心善行,使雷锋的生命熠熠闪光,给别人带來了欢乐,也使他自己享受了极大的幸福。这正好印证了习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写的话:“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
  四是自强不息与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相统一。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在任何困难面前,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不低头、不服输,坚韧不拔,埋头苦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优秀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雷锋就是以这样的拼劲和韧劲,坦然面对困难,欣然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决不被任何困难压倒,处处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在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他文献
在每一座城市的上空都有一颗闪亮的“星”,而抚顺的这颗“星”,就是雷锋。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望城,1962年8月15日在抚顺因公殉职。雷锋在抚顺工作、生活了两年零四个月。抚顺记录了雷锋一生中最光辉的篇章。抚顺是全国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  雷锋牺牲之前,抚顺军民就开展了近两年时间的学雷锋活动。雷锋牺牲后,抚顺各界立即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市委领导集体为雷锋题词,抚顺学雷锋活动情况层层上报到
期刊
“那是1960年的1月19日,当时还是副连长的我,在新兵连第一次听到了雷锋的名字,那时雷锋正作为新兵代表发言。个子矮,但精神饱满, 有 一 张 春 天 般 的 笑 脸,这是雷锋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退休后在上海儿子家养老的雷锋生前所在连连长虞仁昌,虽已年近九旬,但每次讲起雷锋来,总是眼含热泪。  1963年初,虞仁昌转业时,当地人武部门从档案里得知他就是雷锋的连长,就请他为人武干部和全县民兵骨干
期刊
当我们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之际,当学雷锋热潮伴着春风再次澎湃涌来之时,更有一种冲动:对原沈阳军区的《前进报》宣树雷锋典型进行一次历史探寻。这,既是对学雷锋活动有意义的追根溯源,又是对已停刊的这份报纸的深情怀想。独具慧眼率先报道  众人皆知,雷锋是位优秀战士,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代表。当时能很快被媒体发现并被原沈阳军区《前进报》最先宣传,既是历史机缘巧合,更是雷锋已有令人瞩目的先进思
期刊
55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人民军队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進典型。雷锋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雷锋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延伸。这一列队走来的“雷锋方阵”,使得“人民军队雷锋多”成为我军特有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生动反映着我军的性质和宗旨,紧紧连着我军的历史传统,深刻体现着我军的鲜明形象。  雷锋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形象,使人民群众在对解放军的观察认识中加大了道德的元素,极
期刊
传承着雷锋精神的雷锋文化,是一种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雷锋文化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承接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追求。以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等社会主義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涵的雷锋文化,与中华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传统相一致,与中华民族倡导的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民胞物
期刊
河南省鄭州市,沿着东风路走一段,抬头能看到一个红色的牌匾,不大,四平八稳地挂在钢筋水泥砌成的楼宇上,被一排横七竖八的门店牌匾夹杂于中间。牌匾上写着几个字 :免费爱心粥。中国老百姓爱喝粥,爱喝之余,甚至要做一番“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自我检讨,看看自己是否浪费了粮食,又是否能在艰苦中继续奋斗下去。  以 前 的 粥 店 牌 匾, 大 多 是“ 张 家粥”“李家粥”,从没叫过“爱心粥”,“爱心”不是
期刊
就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来说,很少有人能像雷锋这样,在一座城市里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当雷锋还没有成为“雷锋”时,抚顺就涌起学雷锋的春潮 ;当雷锋成为“雷锋”时,雷锋更成为抚顺人的深刻记忆。每年的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抚顺都要举行隆重庆典。人们汇聚在雷锋塑像下宣誓,坚定着传承雷锋精神的信念与使命。坚守与超越,一份历史的约定  抚顺人与雷锋有太多的感情。雷锋短
期刊
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5周年之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雷鋒》杂志组织编撰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于3月5日前在全国公开发行。  这两本书的侧重点虽然不同,却都深入浅出,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口味。两本书事理交融,珠联璧合,是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可多得的好读物、好教材。我作为第一读者,阅读之后,获益良多,以至禁不住想要广而告之,让更多读者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期刊
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自1965年开馆以来,接待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共计5万多人次,他们专程到抚顺雷锋纪念馆了解雷锋、学习雷锋。  一个由40多人组成的日本代表团到馆后,认真地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了每张照片和每件展品,并就雷锋事迹和学雷锋活动等有关问题同雷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座谈。他们说:“雷锋做的事,我们以前听说过,很难理解,
期刊
华东方是辽宁雷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理会副主任,对雷锋走向世界有过专门研究。他曾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雷锋和雷锋精神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傳向世界的,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雷锋的接受和认识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雷锋在世界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正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雷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