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闲愁”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现行的词典里,“闲愁”的解释多半是这样:“无端无谓的忧愁”。
  “无端”意思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无谓”意思是“没有意义,毫无价值”,合起来,“无端无谓的忧愁”是说忧愁的生发没有来由,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然而,放眼尘世,观察周边,实际情形真的如此吗?在笔者看来,实在大谬不然。
  “闲”,古文作“閒”。《说文》:“閒,隙也,从门月。”段玉裁注日:“会意也,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可见,“闲”原指门的缝隙,后引申出空闲、闲暇、闲散等义。“愁”,或作“愀”。《说文》:“忧也。从心秋声。”本义即是忧愁。作为“闲”和“愁”的组合,“闲愁”的意义是指因物质充裕、生活闲散、无所事事而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寂寞引发的愁情。人是情感的存在。情感之于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札记·礼运》),闲愁亦在其中。这样看来,闲愁是一种普遍的大众情感体验,无论古今中外,不问男女老少,只要生活着,就会有闲愁。而闲愁既生,又多多少少、大大小小对人有所影响,怎么能说是“无端无谓”呢?
  过去,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闲愁实际是一种小资情调,是人们满足物质需求后,精神空虚、无聊寂寞的结果,是吃饱了撑的,是无病之呻吟。这种说法如果单指上面所说一般小老百姓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因生活琐事引发的闲愁,则大致不差,但在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国传统士大夫那里却并不准确。闲愁在传统士大夫那里有更大的范围和更多的包蕴。
  闲愁为人情所不免,在古代士大夫那里,自然少不了和一般人一样的闲愁,但其闲愁却另有蕴涵。生活闲散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在古代士大夫那里为何会生发愁情呢?赋闲无事、生活闲散的生活状态是人人都想要的,古代士大夫也乐得清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闲暇也意味着与正事无关,于正事无济。所谓正事不过是人们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得偿所愿,解决个人、家庭,或民族、国家的切实问题。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有忧患意识、有责任担当的士人知识分子,古代士大夫所关心的是个人、家庭、民族、国家正事的解决,而不在于过身可赋闲的生活。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得偿所愿,只能无可奈何地徒然身闲。事与愿违,徒然身闲,怎么能不使士大夫们感伤忧愁?可见,古代士大夫的“闲愁”在一般的闲情愁绪之外,还包括因徒然身闲却不能解决正事而生发的愁情。
  闲愁之于一般人不是无端无谓的,古代士大夫更是如此,考察中国古典诗词,可以看到闲愁之于他们,来源多种多样,形式千姿百态,影响各不相同。
  第一,闲愁生发的来源多。有因触物伤怀,感时而愁:“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宋·王观《高阳台》)有因相隔两地,相思而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一剪梅》)有因依依惜别,会少离多而愁:“大都人世,会少离多,总是闲愁。”(宋·曾觌《诉衷情》)有因怀古伤情,忧国忧民而愁:“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棠·辛弃疾《念奴娇》)
  第二,闲愁被描画得千姿百态。闲愁繁如杨花:“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宋·史达祖《自江月》)闲愁牵绊如丝:“一捻闲愁无处遣,牵不断,游丝百尺随风远。”(宋·欧阳修《渔家傲》)闲愁重叠如山:”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半多。”(唐·赵嘏《无题》)闲愁滔滔不尽,堪比江水:“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采·贺铸《木兰花》)
  “谁道闲愁如海,零碎。”(清·王国维、《荷叶杯》)宋代著名词家贺铸脍炙人口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更是尽写闲愁之多、之广,之长,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第三,士大夫对闲愁的反应各异。
  “眉头不为闲愁皱。”(采·向子谨《蝶恋花》)有的人面对闲愁很是豁达,少受影响,更多的人则为之所困,闲愁长时间困扰身心;“这—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宋·戴复古《木兰花慢》)闲愁牵绊,使人慵懒无力、肝肠寸断:“闲愁无力凭阑干”(宋·耿时举《浣溪沙》)“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宋·辛弃疾《摸鱼儿》)有些闲愁来去无定,自然消散,有些总挥之不去,消磨身心,需要加以疏导。士大夫惯于对酒当歌,及时行乐,派遣愁绪。因闲愁而赋诗,因闲愁而纵酒,诗酒行乐是士大夫排解闲愁的灵丹妙药。“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宋·程垓《生查子》)“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唐·张碧《惜花》之一)“闲愁掷向乾坤外,永日移来歌吹中。”(宋·陆游《落魄》)不能不说,士大夫们面对闲愁,有些表现得尚属积极,有些就显得意志消沉了。
  综上可见,“闲愁”绝不是无端无谓的忧愁。生活中,人们闲愁生发的来源多,影响不一,一般民众如此,知识分子、传统士大夫更是如此。古代士大夫的闲愁在一般闲情愁绪之外,还包括因徒然身闲却不能解决“正事”而生发的愁情,这种愁情是一份积极高尚的情感财富,诗人骚客将之诉诸诗词创作,在古典文学中形成了_一道独特的风景。
其他文献
《孔雀东南飞》诗中有“阿母大拊掌”句。某高中语文教材对“拊掌”的注释为“击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焦仲卿妻》注为:“拍掌。这里是表示惊异。”《汉语大词典》释为“拍手,鼓掌。表示欢乐或愤激。”以上注释均不完善。高中语文课本的注释只说明了体态动作,没有说明体态动作的含义,过于简单。朱东润注和《汉语大词典》注既说明了体态动作,也解释了体态动作的含义,但是没有说明“拊掌”为什么有“欢
1946年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1967年毕业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师范学校;1967—1984年分别在五塔寺小学、乃莫齐召小学担任教师;1985—1989年在公义店小学担任教导主任;1990—2002年分别担任乃莫齐召小学副校长、头道巷小学校长。连续多次被评为校、区、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发表论文曾多次获省级、市级奖励。  我出生于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
编者按:语文课程改革走到了第十个年头,我们该怎样看待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十年中有哪些新经验值得重视,语文教学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本刊从第3期开始,陆续刊发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等与语文教学专业研究领域多位专家的对话,围绕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了十年,大家经历了改革初期的观望与期待、中期的急躁与冒进之后,逐渐进入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参加这样的比赛,本身就是冲着名利而去的,说不关注比赛结果似乎有些矫情。  说课一结束,就热切地想要知道结果。但分数并不是当场公布,实际的情况是,评委先大致议定名次,然后再打分,而且有明文规定:“以全体评委的平均分作为每节课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应作为评定名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应充分考虑评议中大多数评委的一致性意见,以保证名次的准确、客观、公正、有效。”  我不愿意低声下气地询问具体名次。比赛结束就如
一、教学理念    李海林先生在《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种倾向》一文中说,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七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无中心拓展、去知识化、多媒体化。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七种倾向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把文本这个“本”给弄丢了。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上,出现了和语文不相干的东西,有历史的、政治的,甚至还有生物的、航天的,就是没有语文的。教师为了求新,迁移出了和文
在唐诗中,以诗表现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表现绘画的有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杜甫追求的艺术效果是用语言形容图画,用连续性的语言表现静态的视觉形象,用文字来表现图画的逼真。  这表明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没有满分,高分作文也为数不多。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将之归罪于高考作文试题没有广阔的开掘空间,不利于好学生发挥;有人指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要求立意打中材料靶心,过于苛刻;有人批评阅卷者水平不高、缺乏欣赏的眼力,对学生作文误判、错判有失公正……  实际状况如何呢?平心而论,在数万份学生作文中,可圈可点的文章寥寥无几,一些相对较好的文章也是乏善可陈。回顾反思2012年北京考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强烈的感情、飞腾的想象、和谐的韵律、深邃的意境来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诗歌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形式,是朗诵者的首选,也是朗读教学的切入点。我们在朗诵时要紧紧抓住诗的这些特点,去再现诗歌的意境,表达诗歌的情感,读出和谐优美的节奏韵律,从而给人以美感。我在朗诵教学中主要从“深入其中,忘却自我;真情流淌,引人入胜;挖掘内涵,全面展现;节奏分明,随韵而歌”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实践,从而感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茅盾的文章《天窗》。请看(大屏幕显示):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文章者[额习了吧。我们共同回厕一下(出示大屏幕,生齐读):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是生字词。第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到,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师:课文都读
一    调查显示,当代中学生普遍喜欢阅读有关探险的作品。这促使我们思考,何不在教材中选编一组有关探险的文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阅读中既学习语言文字,又培养探险意识和探索精神?但在以文选型教材占绝对主流的汉语文教材编制中,找选文永远是最困难的事,关于探险的选文尤其难找。结果,找来找去,外国人写外国人的探险佳作并不少,缺的是关于中国人探险的好作品。在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历尽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