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大变身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旧的汽车轮胎、电动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等在修理厂和废品收购站很容易搜集到。很多幼儿园也在进行着丰富多彩的轮胎游戏:滚轮胎、打地鼠、爬障碍、跳圈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轮胎进行适当变身、美化,孩子们玩起来更开心了。
  一、自行车轮胎变身记
  1.动物球篮
  制作方法:
  (1) 自行车轮胎的外胎作为底盘,在轮胎下方的边沿处打孔。
  (2) 编织上彩色布条,并制作成网兜。
  (3)如右图用无纺布和真空棉缝制小动物头像,空出大嘴巴,并在眼睛、鼻子处缝上刺毛扣。
  (4) 将动物头像和轮胎进行连接。
  玩法:
  (1)投掷。将动物球篮悬挂在树上,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处(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能确定距离),用缝上刺毛扣的小球进行投掷;将球篮平放在汽车轮胎上,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处用小球进行投掷。
  (2)抛接。幼儿两两合作,面对面相隔一定距离站立,一名幼儿抛球,另一名幼儿拿球篮接球。
  2.车轮滚滚
  制作方法:
  (1)将没有去掉钢圈的大小自行车轮胎、电动车轮胎刷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2)用PVC管(长度可调节)将一对轮胎连接,制作成杠铃。
  (3)轮胎大小使得杠铃本身的杠子高度不一,可以成为幼儿跳跃和走高跷的障碍。
  玩法:
  (1)举重。幼儿站在杠铃前,双手抓握杠铃慢慢举过头顶,手臂伸直,停顿数秒钟后将其轻轻放下,不同年龄的幼儿可选择重量不同的杠铃。
  (2)过障碍。将几个高低不同的杠铃相隔一定的距离摆放在塑胶场地上作为游戏的障碍物,幼儿可双脚蹦跳过障碍,也可以走高跷过障碍。
  3.有趣的毛毛虫。
  制作方法:
  (1) 将六个大小一样的轮胎用螺丝连接成正方体。
  (2) 在轮胎两两连接处用布条裹好,加强固定,保证安全。
  (3) 用彩色帆布做好五面开口的套子,其中两面用剌毛扣或松紧带或钮扣固定,另外三面做成可以开合的圆形门(大小要适合一名幼儿钻过)。
  (4) 在圆形门上缝上布条、纽扣、刺毛扣。
  (5) 可以在布套子两边缝上两个比较宽的“耳朵”装饰。
  玩法:
  (1)钻钻乐。将多个正方体连接在一起,变成毛毛虫,幼儿练习钻爬的动作(小班)。
  (2)趣味投篮。单个的正方体可以作为投掷的篮筐,幼儿站在一定的距离外进行投篮练习(适合小、中、大班)。
  (3)走迷宫。将多个正方体不规则连在一起,在可以开合的布袋上设计各种关卡(如布帘,用纽扣、布条扣、刺毛扣等连接),幼儿在完成任务后方能打开通道,继续走迷宫(适合中、大班)。
  (4)打地鼠。将正方体摆成各种造型,一名教师或者幼儿当打地鼠的人,其他孩子作为地鼠躲在洞里,根据儿歌站起、蹲下,练习幼儿站立、蹲下的动作及灵活躲闪的能力。(适合小、中、大班)
  二、汽车轮胎变身法
  制作方法:
  (1) 在轮胎四周边缘处打孔。
  (2) 用编成辫子的布条或宽松紧带或尼龙绳等固定在轮胎上,拉成网格状。
  (3)在轮胎一侧中心处打孔,并穿一根尼龙绳,作为拉小车的绳子。
  玩法:
  (1)蹦蹦床。网格状朝上时,可做蹦蹦床,多个连在一起可玩跳格子。
  (2)小拖车。将蹦蹦床反过来,幼儿可以坐在里面做小拉车,锻炼了幼儿的臂力。(绳子做成可收放的,不用时可收在轮胎里面,不影响美观)
  (3)过小河。将两个轮胎中间架上梯子,幼儿可在上面走或爬,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其他文献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趋势之一,如何做好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本文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实际,主要讨论高校档案数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是一本呈现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研讨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反思、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书。本书由刘占兰、廖贻两位老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本书共分六个单元,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单元,主要呈现一个个完整的案例或案例片段,在同伴研讨及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一个个教学观点。第一单元是关于适宜的教育教学主题和目标的确定。确定适宜的活动主题
玲玲小朋友就读于金月亮幼儿园中二班。一天,玲玲上楼时拿板凳的方式存在不安全因素,可能会碰到其他小朋友。教师林某要求玲玲按正确的方式拿板凳上楼,但玲玲依然我行我素,态度相当不好。林某一时冲动忍不住踢了玲玲屁股几下。玲玲回家后告诉了家长,家长认为林某对孩子实施了体罚,于是到幼儿园讨说法。教师林某被迫下跪道歉,但这还没能取得家长谅解,家长竟然当众在林某脸上连扇了好几记耳光。更严重的是,林某还被幼儿园炒了
让·皮亚杰(Jeal2·Piaget)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也是活动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他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解释人类知识的科学理论,即发生认识论:二是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间知识建构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三是提出了对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类知识fKamii,Ewine,1996)。这三个理论都是活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前两个理论相比,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