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文学从古至今经历了吠陀时期、史诗时代、古典文学时期以及近现代文学兴盛期,每一个阶段都为人类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伴随着新时代全球化进程的脚步,世界文坛上涌现出7-批优秀的印度英语文学作品,纳拉扬、奈保尔、拉什迪、阿兰达蒂·洛伊等印度裔作家大放异彩,他们出生在印度,又有着旅居英美的经历,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反映在作品中散发出了独特的光芒,与印度本土作家一起丰富着世界文学之林。
2006年10月10日晚,一场特殊的酒会在伦敦举行,6位英国布克奖提名候选人无心品尝佳肴美酒,忐忑地等待着评选结果。最终,35岁的印度裔女作家基兰·德塞凭借《失落》一书以黑马之姿摘得桂冠,成为英国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作家。
基兰·德塞1971年出生于印度新德里附近的小镇,祖父母与外祖父皆为印度人,祖父曾留学英国,外祖母是二战爆发前来到印度的德国人,母亲阿妮塔,德塞是印度当代著名女作家,基兰·德塞14岁时随家人迁入英国并在一年后定居美国,先后进入本宁顿学院、霍林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作家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基兰·德塞从小就萌发出了创作的天赋与热情,早在1998年,她的第一部作品《番石榴园的喧嚣》就已经获得了成功。
《番石榴园的喧嚣》是一部诙谐幽默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主人公塞帕斯由于出生时恰逢久旱降雨,被认为是个吉兆从而寄托了父母对儿子未来的憧憬,长大后的塞帕斯却变得愚蠢又懦弱,当了村里的邮递员,在上司女儿的婚礼上醉酒发疯丢掉了工作,塞帕斯羞愧难当逃离了村子,来到了一棵番石榴树下,他爬上了树并把那儿当成了家,每日在树上讲一些村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这些秘密都是他当邮递员时偷拆信件而得知的,村民们却错把他当成了洞知一切的先知来膜拜,甚至引来7--大批外地人来“朝圣”,塞帕斯的父亲这次沾了儿子的光,成立了公司,专门负责组织旅行团,出售游人即将送给塞帕斯的礼物,并在番石榴园的周围布满了商业广告牌,生意越做越大,父子原本存在隔阂的感情演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荒唐的闹剧一直持续到一群猴子的介入才宣告结束,这些猴子不断抢夺村里的食物,肆意在居民家中破坏玩耍,扰乱了村庄的正常秩序,面对这种混乱状况,居住在树上的“圣人’也无可奈何,露出原形,塞帕斯的“先知”面纱最终被无知的猴子“揭穿”了。
基兰·德塞运用幽默嘲讽的笔调完成了喜剧的故事,幽默之中透着辛酸,嘲讽之中渗着同情。这部小说于1998年获得了处女座奖。
真正令基兰·德塞享誉世界文坛的《失落之遗产》写作历时8年之久,我国于2008年1月由韩丽枫翻译、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译名为《失落》o整部作品视野开阔、平衡有致,三代人的生活在三大洲之间贯穿,纵向与横向交替叙述,回忆与现实相映成章,无论是归国的游子、旅居的非法移民还是已经西化了的年轻一代印度人,皆处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合点,当时的印度早已摆脱了英殖民的统治,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又无可避免地遇到主动学习西方的尴尬处境。
老法官杰姆拜伊年轻时曾留学英国,棕色的皮肤、咖哩的体味与古怪的口音使他处处感受着屈辱,地铁上长得再丑陋的白种女人都不愿与他靠近,因为她们自认比他强,作为一名贫穷的印度人,不敢与白人交谈,不敢见到阳光,不敢露齿微笑,唯恐英国人看到他有别于白人的牙龈,作为印度人的羞耻之心使他与其他人保持距离,甚至对自己都感到陌生。几年后,杰姆拜伊带着满身的羞辱与印度内务部法官的职位回国,面对只见过一面的新婚妻子,他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温柔。在杰姆拜伊看来,印度妻子永远比不上英国女人。几十年后,退休的老法官来到了噶伦堡这座荒败庄园,与世隔离,即使面对为他服务了几十年的厨子,除了打骂也毫无感情,却整日对着一条名叫玛特的狗倾诉温情。年轻时的杰姆拜伊如同当时成千上万印度人-样渴望感受英国先进文化,如愿到达西方后却处处被人羞辱与排斥,面对白人他变得自卑与羞耻,逐渐地,连“自卑”的感觉也消失了,因为“自卑”是对自我的感觉,但杰姆拜伊早已失去了自我,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令人嫌恶的与他毫无关系的印度人,他的灵魂主动脱离了印度人,却又无法被英国人所接受,最终成为了一个被压扁的影子,一个嫉妒英国人、仇恨印度人又什么也不是的幽灵。
厨子的儿子比居通过骗取签证来到美国,却因为非法移民的身份只能在餐馆里打黑工,他生活的圈子里都是一些非法移民到美国的底层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拿到绿卡,多数人却只能在黑暗中过日子,无法回国,没有家人与朋友,10年、20年……直到死亡。每当想起这些,比居一阵辛酸,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者如他所憎恶的印度人一样抛弃信仰忘记国籍向美国点头哈腰换取绿卡,或者收拾行囊悻悻回到印度,选择任何一条路对比居来说都是痛苦,他只能独自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默默度日。
噶伦堡发生的尼泊尔人动乱是影响人物命运的联结点,也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线,几个参加暴动的男青年强行闯入法官所住的庄园,任意破坏并抢走了法官唯一的枪,至此以后暴力事件愈演愈烈,改变了小镇居民的命运。法官的爱犬在动乱中被流浪人偷走,他最后的精神底线也随之崩溃。噶伦堡动乱同样影响到了远在美国的比居,听到消息后,对父亲的思念和身体的伤痛使他选择了这个错误的时机离开美国,颇具嘲讽的是,在回家的路上,比居遭到动乱分子的洗劫,血汗钱、买来的礼物以及身上的衣服全被抢走,只给了他一条女士睡衣遮体,当身无分文身穿女士睡衣的比居叩开家门与老父亲相见时,二人抱头痛哭,飘荡在噶伦堡上空的只有失落的灵魂,这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影响的一群人,是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中迷失了的一群人。
基兰·德塞曾经说过,虽然这本小说没有自传色彩,人物也是虚构的,但她还是受到了家庭环境以及接触东西方文化经历的影响,主动探寻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意识到全球化大环境中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整个群体所受到的困境。小说中涉及的全球化、经济不平等、文化多元性等主题使作品具有了时代深度,正如布克奖评委主席赫尔迈厄尼所说,这是一部集喜剧的柔和与政治的犀利于一身。反映人性宽广与智慧的绝妙小说。
2007年,基兰·德塞第一次到访中国,当时的她刚刚获得世界声誉,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坦承,获奖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接连不断的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使她无暇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直到2008年5月21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基兰·德塞与恋人——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一起来到中国,经历了初获奖时的激动与无措,这时的她显得更加低调,基兰·德塞说,虽然旅居美国多年,但越来越感到自己更像印度人,相对于美国来说,印度有一种浩荡的孤寂。正是这种“孤寂”使基兰·德塞更加关注印度,关注处在“失声”状态下的那群人,她会为此继续斗争下去,探寻下去。
2006年10月10日晚,一场特殊的酒会在伦敦举行,6位英国布克奖提名候选人无心品尝佳肴美酒,忐忑地等待着评选结果。最终,35岁的印度裔女作家基兰·德塞凭借《失落》一书以黑马之姿摘得桂冠,成为英国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作家。
基兰·德塞1971年出生于印度新德里附近的小镇,祖父母与外祖父皆为印度人,祖父曾留学英国,外祖母是二战爆发前来到印度的德国人,母亲阿妮塔,德塞是印度当代著名女作家,基兰·德塞14岁时随家人迁入英国并在一年后定居美国,先后进入本宁顿学院、霍林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作家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基兰·德塞从小就萌发出了创作的天赋与热情,早在1998年,她的第一部作品《番石榴园的喧嚣》就已经获得了成功。
《番石榴园的喧嚣》是一部诙谐幽默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主人公塞帕斯由于出生时恰逢久旱降雨,被认为是个吉兆从而寄托了父母对儿子未来的憧憬,长大后的塞帕斯却变得愚蠢又懦弱,当了村里的邮递员,在上司女儿的婚礼上醉酒发疯丢掉了工作,塞帕斯羞愧难当逃离了村子,来到了一棵番石榴树下,他爬上了树并把那儿当成了家,每日在树上讲一些村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这些秘密都是他当邮递员时偷拆信件而得知的,村民们却错把他当成了洞知一切的先知来膜拜,甚至引来7--大批外地人来“朝圣”,塞帕斯的父亲这次沾了儿子的光,成立了公司,专门负责组织旅行团,出售游人即将送给塞帕斯的礼物,并在番石榴园的周围布满了商业广告牌,生意越做越大,父子原本存在隔阂的感情演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荒唐的闹剧一直持续到一群猴子的介入才宣告结束,这些猴子不断抢夺村里的食物,肆意在居民家中破坏玩耍,扰乱了村庄的正常秩序,面对这种混乱状况,居住在树上的“圣人’也无可奈何,露出原形,塞帕斯的“先知”面纱最终被无知的猴子“揭穿”了。
基兰·德塞运用幽默嘲讽的笔调完成了喜剧的故事,幽默之中透着辛酸,嘲讽之中渗着同情。这部小说于1998年获得了处女座奖。
真正令基兰·德塞享誉世界文坛的《失落之遗产》写作历时8年之久,我国于2008年1月由韩丽枫翻译、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译名为《失落》o整部作品视野开阔、平衡有致,三代人的生活在三大洲之间贯穿,纵向与横向交替叙述,回忆与现实相映成章,无论是归国的游子、旅居的非法移民还是已经西化了的年轻一代印度人,皆处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合点,当时的印度早已摆脱了英殖民的统治,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又无可避免地遇到主动学习西方的尴尬处境。
老法官杰姆拜伊年轻时曾留学英国,棕色的皮肤、咖哩的体味与古怪的口音使他处处感受着屈辱,地铁上长得再丑陋的白种女人都不愿与他靠近,因为她们自认比他强,作为一名贫穷的印度人,不敢与白人交谈,不敢见到阳光,不敢露齿微笑,唯恐英国人看到他有别于白人的牙龈,作为印度人的羞耻之心使他与其他人保持距离,甚至对自己都感到陌生。几年后,杰姆拜伊带着满身的羞辱与印度内务部法官的职位回国,面对只见过一面的新婚妻子,他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温柔。在杰姆拜伊看来,印度妻子永远比不上英国女人。几十年后,退休的老法官来到了噶伦堡这座荒败庄园,与世隔离,即使面对为他服务了几十年的厨子,除了打骂也毫无感情,却整日对着一条名叫玛特的狗倾诉温情。年轻时的杰姆拜伊如同当时成千上万印度人-样渴望感受英国先进文化,如愿到达西方后却处处被人羞辱与排斥,面对白人他变得自卑与羞耻,逐渐地,连“自卑”的感觉也消失了,因为“自卑”是对自我的感觉,但杰姆拜伊早已失去了自我,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令人嫌恶的与他毫无关系的印度人,他的灵魂主动脱离了印度人,却又无法被英国人所接受,最终成为了一个被压扁的影子,一个嫉妒英国人、仇恨印度人又什么也不是的幽灵。
厨子的儿子比居通过骗取签证来到美国,却因为非法移民的身份只能在餐馆里打黑工,他生活的圈子里都是一些非法移民到美国的底层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拿到绿卡,多数人却只能在黑暗中过日子,无法回国,没有家人与朋友,10年、20年……直到死亡。每当想起这些,比居一阵辛酸,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者如他所憎恶的印度人一样抛弃信仰忘记国籍向美国点头哈腰换取绿卡,或者收拾行囊悻悻回到印度,选择任何一条路对比居来说都是痛苦,他只能独自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默默度日。
噶伦堡发生的尼泊尔人动乱是影响人物命运的联结点,也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线,几个参加暴动的男青年强行闯入法官所住的庄园,任意破坏并抢走了法官唯一的枪,至此以后暴力事件愈演愈烈,改变了小镇居民的命运。法官的爱犬在动乱中被流浪人偷走,他最后的精神底线也随之崩溃。噶伦堡动乱同样影响到了远在美国的比居,听到消息后,对父亲的思念和身体的伤痛使他选择了这个错误的时机离开美国,颇具嘲讽的是,在回家的路上,比居遭到动乱分子的洗劫,血汗钱、买来的礼物以及身上的衣服全被抢走,只给了他一条女士睡衣遮体,当身无分文身穿女士睡衣的比居叩开家门与老父亲相见时,二人抱头痛哭,飘荡在噶伦堡上空的只有失落的灵魂,这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影响的一群人,是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中迷失了的一群人。
基兰·德塞曾经说过,虽然这本小说没有自传色彩,人物也是虚构的,但她还是受到了家庭环境以及接触东西方文化经历的影响,主动探寻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意识到全球化大环境中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整个群体所受到的困境。小说中涉及的全球化、经济不平等、文化多元性等主题使作品具有了时代深度,正如布克奖评委主席赫尔迈厄尼所说,这是一部集喜剧的柔和与政治的犀利于一身。反映人性宽广与智慧的绝妙小说。
2007年,基兰·德塞第一次到访中国,当时的她刚刚获得世界声誉,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坦承,获奖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接连不断的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使她无暇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直到2008年5月21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基兰·德塞与恋人——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一起来到中国,经历了初获奖时的激动与无措,这时的她显得更加低调,基兰·德塞说,虽然旅居美国多年,但越来越感到自己更像印度人,相对于美国来说,印度有一种浩荡的孤寂。正是这种“孤寂”使基兰·德塞更加关注印度,关注处在“失声”状态下的那群人,她会为此继续斗争下去,探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