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寒夜寂寥,“解衣欲睡”时,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短短八字,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写月夜美景,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在苏轼笔下,与他苦难人生形成鲜明对照的冰清玉洁永世常在的水月形象成了他灵魂的舞蹈和逃遁之地。水月的冰清玉洁流动变幻的形质和他高洁孤傲活泼灵动的个性品质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苏轼以水月为灵魂的皈依和逃遁之处实在是隐含了他太多的对于人生的无奈、悲哀和空漠的感受。有过诸多惨痛人生经历的苏轼在他后半生的贬谪流徙生涯中,实际上已经被弃绝在主流的正常社会生活之外,他的生命存在,有一种不见天日、不合法的感觉,所以他只有时时逃遁到深夜的流水和月色中,在玩弄水月的时候他才流露出童挚的欣喜和清通的达观之情,但也在同时,那种隐隐的锥心之痛和空漠之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所以,这里的水月是他的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和皈依之地,它不同于那种一般的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面对宇宙的虚无和空旷,他把阅尽人世沧桑饱受伤害的心灵寄托在活泼灵动的水月形象中,在其中寻找慰藉和归宿。他用一颗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心灵来面对人生的悲凉、无奈、痛苦和空漠的感觉和遭遇,以最终成就一个如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永恒的灵魂。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无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闲人”能有幸领略,这对于苏轼来说,又是人生不幸中的万幸!人生无常,有失有得!苏轼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和苦难之后,依旧能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慰藉,让我们从他这篇精美短文中看到他的宽厚和包容。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只有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只有真正做到了去留无意,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苏轼在逆境中写出的这篇精美短文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张巧莲,语文教师,现居江西泰和。本文编校:左晓光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寒夜寂寥,“解衣欲睡”时,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短短八字,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写月夜美景,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在苏轼笔下,与他苦难人生形成鲜明对照的冰清玉洁永世常在的水月形象成了他灵魂的舞蹈和逃遁之地。水月的冰清玉洁流动变幻的形质和他高洁孤傲活泼灵动的个性品质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苏轼以水月为灵魂的皈依和逃遁之处实在是隐含了他太多的对于人生的无奈、悲哀和空漠的感受。有过诸多惨痛人生经历的苏轼在他后半生的贬谪流徙生涯中,实际上已经被弃绝在主流的正常社会生活之外,他的生命存在,有一种不见天日、不合法的感觉,所以他只有时时逃遁到深夜的流水和月色中,在玩弄水月的时候他才流露出童挚的欣喜和清通的达观之情,但也在同时,那种隐隐的锥心之痛和空漠之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所以,这里的水月是他的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和皈依之地,它不同于那种一般的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面对宇宙的虚无和空旷,他把阅尽人世沧桑饱受伤害的心灵寄托在活泼灵动的水月形象中,在其中寻找慰藉和归宿。他用一颗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心灵来面对人生的悲凉、无奈、痛苦和空漠的感觉和遭遇,以最终成就一个如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永恒的灵魂。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无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闲人”能有幸领略,这对于苏轼来说,又是人生不幸中的万幸!人生无常,有失有得!苏轼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和苦难之后,依旧能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慰藉,让我们从他这篇精美短文中看到他的宽厚和包容。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只有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只有真正做到了去留无意,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苏轼在逆境中写出的这篇精美短文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张巧莲,语文教师,现居江西泰和。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