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ory time在小学英语教学板块内占有重要地位,就当下故事教学的存在问题而言,主要体现在目标不明、方法单一、忽视运用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须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故事准备阶段要多方考量,精确定位;故事教学阶段要注重全心体验,深入思考;在学习活动组织阶段则要注重综合运用和总结提升。由此,合理运用故事教学板块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催生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Story time板块 故事教学 有效教学
英语故事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尽管不少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而言,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故事教学所设目标不明、所用方法单一以及忽视运用等,导致故事教学流于形式。唯有直面这些问题,追根溯源探寻对策,才能让故事教学走向深刻,让学生获得收益。本文拟结合教学实例,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从故事教学的现存问题入手,探索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现象扫描——无效“故事”令人忧
近年来,通过英语小故事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已被广泛接纳。但是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一些教师实施故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目标不明,缺乏针对性
因为Story time出现在教材的C部分,一般教师往往是在完成了A、B两部分教学后,再考虑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在每周3课时的课时限制下,教师没有更多时间教授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即便有少量时间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也是草草了事。还有些教师认为Story time板块只是给学生讲故事,让他们玩玩乐乐,不需要设计任何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就会出现课堂片面追求热闹,游戏喧宾夺主的现象。实际上,Story time板块以故事为载体,内容安排对话、短文和图片结合,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每个故事都是精心设计的阅读材料,可以说,这个板块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素材。但由于教师的目标不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教学安排缺乏针对性就不可避免了。
(二)方法单一,缺乏层次性
教学目标定位的失误导致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就显得不合理,教学过程也普遍缺乏层次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采用让学生听录音、简单解释词句、组织机械问答,致使精华的内容被一扫而过。这种“一锅煮”的教学方法,使故事教学流于形式,发挥不了故事教学的优势。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层次性,Story time这一板块失去了它原本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忽视运用,缺乏实效性
故事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并最后向真实的交际过渡,让学生学会运用。但现实的误区恰在于由于忽视运用而造成的实效低下现象普遍存在。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有序安排教学内容,还应给学生设计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故事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策略应对——“三段教学”促发展
教师在设计故事课时,要从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即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故事中的教学阶段(即整体感知—分层理解—整体产出)和故事后的学习活动(即综合、运用、发展)三个环节入手。这就好比一场歌剧的序曲、主体、尾声一样,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互为一体。本文结合PEP Book 6 Unit 4中的Story time,阐述故事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及效果。
(一)序曲:多方考量,精确定位
1. 目标设计,导航课堂
教学目标是任何课堂教学最先应考虑的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目标,并为教学目标服务。
【案例1】在PEP Book 6 Unit 4 Story time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在这一教学的语言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Story time的内容,能够看懂故事,并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This is ...,What are you doing? I’m ...,He’s/She’s ...,Can I speak to ...,please? 除了知识目标以外,笔者更注重能力目标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 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能够运用句型I’m ...,He’s/She’s ...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能够正确使用“This is ...,What are you doing? I’m ...,He’s ...,Can I speak to ...,please?”这些电话用语;通过Story time板块的操练,锻炼学生处理文本和进行表演的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笔者使所确立的目标与以前所学的内容相衔接,并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故事教学的目标不在于教授单词、语法、句子,而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体验和实践语言,逐步达到内化和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2. 学情分析,知己知彼
五年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半的英语,很多学生对教师教与学生跟读的教学方式已经疲惫了。事实上,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維相结合的方式,他们对游戏、竞赛、故事等充满兴趣。调查发现,此时学生已经储备了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 I’m ...,She’s/He’s ...以及基本的电话用语。而他们的弱项正是在于对已学内容还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充分分析学情与教材,积极思考认知、兴趣、语言知识三方面的原则,力争使故事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体:全心体验,深入思考
1. 话题导入,聚集主题
故事前的导入是故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兴趣,解决故事中的语言障碍,为学生理解故事做铺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由此可见,一堂课的导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十分重要。
【案例2】 教学设计:(1)教师提问:I can go hiking on the weekend. What about you? Please tell me.而后随机采访几位学生,边做动作边组成对话,当学生说出I’m fine. Thank you.后,教师立刻抓住机会,提示学生也可以说成thanks for asking,这样就自然把Story time中出现的句子Hey!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for asking.先梳理了一遍。对话内容如下:
(2)接下来教师可以说:You’re my friends. But I have other friends. Let’s see what they are doing. Please ask me! 组成一个对话。上一个对话已经复习了What are you doing? I’m… 这个对话继续来复习有关电话用语,以及What is he/she doing? He’s/She’s ...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以及回答。对话内容如下:
A: Hello!
B: Hi, Miss Shen. This is . What are you doing?
A: I’m .
B: Can I speak to , please? What’s he/she doing?
A: He’s/She’s . Hold on, please.
B: Thank you!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创编对话,通过重复的语句与学生互动,在不经意的对话中,既和学生搭建了沟通桥梁,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同时这样做,既复习了相关内容,又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还为后续的故事阅读做好了铺垫。
2. 整体呈现,感知故事
为有效实现语言学习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教师要创造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英语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加深学生在情景整体导入中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句型和单词的练习,增加可理解的语言的输入量。
【案例3】笔者先整体出示无文字提示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o is answering the phone?What is Zip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边听故事边找出相应的答案。
听音结束后,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逐一作答:He’s Zoom’s father. He is watching TV. They’re talking about a great show.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笔者将学生的回答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书写在黑板上。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始终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整体呈现故事的图片、声音和视频。学生在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中,感知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大意,培养了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听读故事的技巧。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把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且与单元其他板块的话题、语言知识点等互为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故事板块与单元其他板块之间的联系,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3. 猜测质疑,层层推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或回答不能一步到位,答得不够全面、正确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讲解,而是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循循善诱,并时刻注重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启发思维,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包办代替,提供现成的答案。
【案例4】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笔者认为是整个故事教学的一个难点,句子多而散。因此,这里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先去猜测故事的发展,然后逐个击破疑问,解决难点的办法。
教师说:We know Zip is watching TV. 后出示Zip and Zoom’s father打电话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Where is Zoom? Can you guess what Zoom is doing? 學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课堂上高举的小手跃跃欲试,“Let me try”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的猜“He is watching TV, too. ”有的猜“He is reading a book”, 还有的猜“He is sleeping”。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些学生已经说出了正确的答案。笔者趁热打铁,出示一只钟,问:What time is it? 学生回答:It’s nine o’clock. 笔者抓住时机又让学生猜,此时大多数学生已经都猜出是He is sleeping. 此时,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让学生听音抓住关键信息,找到答案,让故事教学既有趣又有效。
我们可以发现,Story time板块中的故事都是有情节的。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故事,指导学生分析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看、去读、去听;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收获学习故事、运用语言的乐趣。从这一环节不难看出,经过教师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不仅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经过深入思考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进而内化了语言,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尾声:综合运用,总结提升
故事后活动是对故事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也是对故事的扩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1. 惟妙惟肖,表演生成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话虽有夸张之意,但在每个学生的学习旅程中,确实也需要“支点”。教师要通过话题导入、整体感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等策略来展开教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带动旧知等相关语言的滚动运用,逐步形成丰满的树状形支架,给学生创造“支点”,努力让学生实现从“会说”到“能说”质的飞跃。
【案例5】在表演阶段,笔者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照本宣科,而是把故事中的关键信息镂空,根据文字提示来演一演。在这期间,笔者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板书提示来表演故事,选择其中一段演得一颗星,挑战演三段,得两颗星。
表演故事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口语表达形式。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入情入境的表演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能让学生积累大量有内容、有情境、有逻辑的话语,这对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最后的故事表演也是故事课教学水到渠成的体现。
2. 活动运用,能力提升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课堂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迁移拓展的能力。因此,在掌握已学课文和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为Story time做拓展。
【案例6】學生先欣赏台州的美丽风景图片,然后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假日邀请同学去台州游玩,两人创编新的打电话的对话,对话内容如下:
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故事教学的核心是“运用”,只有综合故事前、故事中、故事后的教学策略,亮出英语知识中的优质资源,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运用向深度与广度共同发展,同时实现故事教学独有的教育价值!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案,并根据“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动态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我们去面对、探索、实施,更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陈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2005 .
[2]刘峰.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检视[J].英语教师.2009.
[3]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王建凤.运用四步故事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6.
[5]郑伊朗,郑森青.小学英语儿童故事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浙江省温岭市城北小学 317519)
【关键词】Story time板块 故事教学 有效教学
英语故事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尽管不少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而言,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故事教学所设目标不明、所用方法单一以及忽视运用等,导致故事教学流于形式。唯有直面这些问题,追根溯源探寻对策,才能让故事教学走向深刻,让学生获得收益。本文拟结合教学实例,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从故事教学的现存问题入手,探索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现象扫描——无效“故事”令人忧
近年来,通过英语小故事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已被广泛接纳。但是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一些教师实施故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目标不明,缺乏针对性
因为Story time出现在教材的C部分,一般教师往往是在完成了A、B两部分教学后,再考虑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在每周3课时的课时限制下,教师没有更多时间教授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即便有少量时间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也是草草了事。还有些教师认为Story time板块只是给学生讲故事,让他们玩玩乐乐,不需要设计任何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就会出现课堂片面追求热闹,游戏喧宾夺主的现象。实际上,Story time板块以故事为载体,内容安排对话、短文和图片结合,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每个故事都是精心设计的阅读材料,可以说,这个板块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素材。但由于教师的目标不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教学安排缺乏针对性就不可避免了。
(二)方法单一,缺乏层次性
教学目标定位的失误导致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就显得不合理,教学过程也普遍缺乏层次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采用让学生听录音、简单解释词句、组织机械问答,致使精华的内容被一扫而过。这种“一锅煮”的教学方法,使故事教学流于形式,发挥不了故事教学的优势。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层次性,Story time这一板块失去了它原本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忽视运用,缺乏实效性
故事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并最后向真实的交际过渡,让学生学会运用。但现实的误区恰在于由于忽视运用而造成的实效低下现象普遍存在。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有序安排教学内容,还应给学生设计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故事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策略应对——“三段教学”促发展
教师在设计故事课时,要从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即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故事中的教学阶段(即整体感知—分层理解—整体产出)和故事后的学习活动(即综合、运用、发展)三个环节入手。这就好比一场歌剧的序曲、主体、尾声一样,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互为一体。本文结合PEP Book 6 Unit 4中的Story time,阐述故事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及效果。
(一)序曲:多方考量,精确定位
1. 目标设计,导航课堂
教学目标是任何课堂教学最先应考虑的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目标,并为教学目标服务。
【案例1】在PEP Book 6 Unit 4 Story time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在这一教学的语言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Story time的内容,能够看懂故事,并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This is ...,What are you doing? I’m ...,He’s/She’s ...,Can I speak to ...,please? 除了知识目标以外,笔者更注重能力目标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 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能够运用句型I’m ...,He’s/She’s ...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能够正确使用“This is ...,What are you doing? I’m ...,He’s ...,Can I speak to ...,please?”这些电话用语;通过Story time板块的操练,锻炼学生处理文本和进行表演的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笔者使所确立的目标与以前所学的内容相衔接,并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故事教学的目标不在于教授单词、语法、句子,而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体验和实践语言,逐步达到内化和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2. 学情分析,知己知彼
五年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半的英语,很多学生对教师教与学生跟读的教学方式已经疲惫了。事实上,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維相结合的方式,他们对游戏、竞赛、故事等充满兴趣。调查发现,此时学生已经储备了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 I’m ...,She’s/He’s ...以及基本的电话用语。而他们的弱项正是在于对已学内容还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充分分析学情与教材,积极思考认知、兴趣、语言知识三方面的原则,力争使故事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体:全心体验,深入思考
1. 话题导入,聚集主题
故事前的导入是故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兴趣,解决故事中的语言障碍,为学生理解故事做铺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由此可见,一堂课的导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十分重要。
【案例2】 教学设计:(1)教师提问:I can go hiking on the weekend. What about you? Please tell me.而后随机采访几位学生,边做动作边组成对话,当学生说出I’m fine. Thank you.后,教师立刻抓住机会,提示学生也可以说成thanks for asking,这样就自然把Story time中出现的句子Hey!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for asking.先梳理了一遍。对话内容如下:
(2)接下来教师可以说:You’re my friends. But I have other friends. Let’s see what they are doing. Please ask me! 组成一个对话。上一个对话已经复习了What are you doing? I’m… 这个对话继续来复习有关电话用语,以及What is he/she doing? He’s/She’s ...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以及回答。对话内容如下:
A: Hello!
B: Hi, Miss Shen. This is . What are you doing?
A: I’m .
B: Can I speak to , please? What’s he/she doing?
A: He’s/She’s . Hold on, please.
B: Thank you!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创编对话,通过重复的语句与学生互动,在不经意的对话中,既和学生搭建了沟通桥梁,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同时这样做,既复习了相关内容,又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还为后续的故事阅读做好了铺垫。
2. 整体呈现,感知故事
为有效实现语言学习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教师要创造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英语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加深学生在情景整体导入中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句型和单词的练习,增加可理解的语言的输入量。
【案例3】笔者先整体出示无文字提示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o is answering the phone?What is Zip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边听故事边找出相应的答案。
听音结束后,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逐一作答:He’s Zoom’s father. He is watching TV. They’re talking about a great show.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笔者将学生的回答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书写在黑板上。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始终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整体呈现故事的图片、声音和视频。学生在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中,感知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大意,培养了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听读故事的技巧。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把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且与单元其他板块的话题、语言知识点等互为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故事板块与单元其他板块之间的联系,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3. 猜测质疑,层层推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或回答不能一步到位,答得不够全面、正确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讲解,而是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循循善诱,并时刻注重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启发思维,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包办代替,提供现成的答案。
【案例4】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笔者认为是整个故事教学的一个难点,句子多而散。因此,这里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先去猜测故事的发展,然后逐个击破疑问,解决难点的办法。
教师说:We know Zip is watching TV. 后出示Zip and Zoom’s father打电话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Where is Zoom? Can you guess what Zoom is doing? 學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课堂上高举的小手跃跃欲试,“Let me try”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的猜“He is watching TV, too. ”有的猜“He is reading a book”, 还有的猜“He is sleeping”。
我们可以发现,Story time板块中的故事都是有情节的。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故事,指导学生分析故事内容;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看、去读、去听;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收获学习故事、运用语言的乐趣。从这一环节不难看出,经过教师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不仅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经过深入思考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进而内化了语言,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尾声:综合运用,总结提升
故事后活动是对故事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也是对故事的扩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1. 惟妙惟肖,表演生成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话虽有夸张之意,但在每个学生的学习旅程中,确实也需要“支点”。教师要通过话题导入、整体感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等策略来展开教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带动旧知等相关语言的滚动运用,逐步形成丰满的树状形支架,给学生创造“支点”,努力让学生实现从“会说”到“能说”质的飞跃。
【案例5】在表演阶段,笔者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照本宣科,而是把故事中的关键信息镂空,根据文字提示来演一演。在这期间,笔者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板书提示来表演故事,选择其中一段演得一颗星,挑战演三段,得两颗星。
2. 活动运用,能力提升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课堂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迁移拓展的能力。因此,在掌握已学课文和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为Story time做拓展。
【案例6】學生先欣赏台州的美丽风景图片,然后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假日邀请同学去台州游玩,两人创编新的打电话的对话,对话内容如下:
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故事教学的核心是“运用”,只有综合故事前、故事中、故事后的教学策略,亮出英语知识中的优质资源,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运用向深度与广度共同发展,同时实现故事教学独有的教育价值!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案,并根据“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动态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我们去面对、探索、实施,更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陈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2005 .
[2]刘峰.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检视[J].英语教师.2009.
[3]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王建凤.运用四步故事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6.
[5]郑伊朗,郑森青.小学英语儿童故事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浙江省温岭市城北小学 31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