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内蒙古12个主要城市的12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内蒙古城市部分居民已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消费行为较差等等问题。通过加强城市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环境建设,可培养城市居民的隐性体育行为,使其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1335-03
本课题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从城市居民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二维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全面掌握影响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外在与内在因素。为内蒙古城市居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的12个城市(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东胜、乌兰浩特、海拉尔、临河、集宁、锡林浩特、巴彦浩特)的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内容,重点调查了17岁至60岁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群体。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查阅国内制定的全民健身文献及其它相关研究成果。
1.2.2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对12所城市中不同年龄群体1200人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23份,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922份,有效率90.12%。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分别为O.91,O.82,符合统计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在计算机软件VIS-VAL FOXPR06.0下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蒙古城市居民隐性体育行为
2.1.1 内蒙古城市居民的体育需要 本研究对反映城市居民体育需要的35个因素,采用R型因子分析,共获取9个主因子(表1),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对体育活动的需要。
需要强度分析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需要在强度水平上有较大差异,其中,强度水平较高的有增进健康、休闲娱乐、精神刺激等6种需要。这些是城市居民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积极性行为的主要动力。
2.1.2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现代体育的价值有一般的认识,他们能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体育的价值做出评价、判断。并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政治、经济价值等4种价值反应强烈,而对教育、社会文化价值缺乏较深刻的认识(表2)。
2.1.3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在其现在与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评价有着较大差异,其中,持积极态度的占63.16%,持消极态度的占26.24%。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群众体质,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而在所有的被调查对象中,有12.67%的城市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提高工作效益是没有作用的。
2.2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绩效判断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增进健康、休闲娱乐、增进交往、精神刺激等4种需要的绩效判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程度,均在54.63%以上。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居民未能获得良好体验,对体育运动求知、适应社会生活、改善心理品质等3种需要的绩效判断表现出较低的满意程度,均在35.57%以下。
2.3 内蒙古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
2.3.1 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表明(表3),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有363人,占39.37%;每次锻炼的时间达30min以上者520人,占56.39%;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负荷的有470人,占50.97%;同时满足3项要求的人共有317人,占34.38%,以此推算,内蒙古城市体育人口为34.38%。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我国的体育人口为35.6%,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人口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每次锻炼的时间较充足,达到了43.59%(每次锻炼的时间达30~60min及60min以上之和)。而其它两项分别达到了54.33%和50.97%,可见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2.3.2 体育活动内容 内蒙古城市居民最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顺序是:1)篮球。2)羽毛球。3)乒乓球。4)跑步(散步)。5)足球。6)健身操。7)排球。8)交谊舞。9)气功。10)广播操。11)武术。12)门球。13)民间舞。14)网球。15)游泳。16)滑冰。在本调查的17个大项中,男、女有明显差异,男性主要集中在对抗性强、活动量大、技艺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三大球、武术等);女性主要集中在艺术性强、对抗程度较低、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羽毛球、排球、跑步、民间舞等)。
2.3.3 体育消费 从调查中看出(表4),内蒙古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体育消费包括购买体育器材、购买体育服装等实物性消费,参加俱乐部锻炼等参与性消费,观看体育比赛观赏性消费及其它与体育相关的体育范畴的消费等。消费100元以下占了近55.42%,消费100~200元占34.05%,仅有10.52%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为200元以上。
2.3.4 体育信息获取 调查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主动关注占34.28%,被动、随意和不关注的分别占12.75%、43.09%、9.88%。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信息持有较高兴趣,经常获取者占64.76%。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男性对体育信息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这说明男性居民的个人行为有较高的主动性,也反映在家庭为基本的社会单位中,其行为占有较高的主导地位。在获取体育信息的方式上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体育报刊、观看比赛等。
3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3.1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特征 调查表明,目前,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群众自发、自我管理为主要组织形式,占49.47%。而以政府行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组织程度较高的形式较少,占24.04%。居委会协助管理的占15.51%等。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与朋友同事居第1位,占61.34%;个人体育锻炼居第2位,占57.47%;参加社区体育居第3位。占32.57%。已形成了以群体为主,个体为辅,兼顾社交的亲缘性体育活动方式。
3.2 体育活动形式、时间、地点的选择特征 调查表明,57.26%的内蒙古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是余暇时间。体育的活动,主要以日常性活动为主,计划性比较少,活动的 形式多种多样,有体操类、武术类、舞蹈类、气功类、球类、田径、麻将、游泳、滑冰、棋类等。
调查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清晨、傍晚和下午。所占比例分别为41.15%、23.79%和24.06%。在上午和中午仅占很小一部分。选择在下午、清晨和傍晚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下午以青年人为主,清晨和傍晚以老年人为主。
在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上,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单位或学校及社区体育设施,占31.47%;路边和住宅空地,占30.76%;公共场所占16.60%;家里占11.15%;庭院里占10.02%;在收费体育场馆、社会健身房活动者很少。
3.3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态度特征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自发进行的占75.09%;应别人要求的占19.54%;不情愿参加体育锻炼,而被迫进行的仅占5.37%。调查表明,受同事和朋友的影响,参加单位体育活动,在学校期间对体育的爱好,看体育新闻及电视转播等是促成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文化事业中,体育新闻与报刊的宣传和引导能有效地触发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思维共振与行为互动,体育价值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已渗入到民族潜意识当中。在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中,自发参加体育健身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许多居民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现阶段内蒙古城市部分居民已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消费行为较差等问题。
4.2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计划”工程。逐步建立城市社区基层的组织网络,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或活动中心,依靠社会解决经费、场地等问题。
2)加快内蒙古城市规划中体育设施和社区场馆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有偿体育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大众来参加体育锻炼,使其体育消费由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化。
3)内蒙古高校体育院系应该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或健康健身专业,培养适应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管理人才。
4)社会、新闻、媒体以及政府体育部门要为城市居民获取体育文化信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获取体育文化信息,发挥体育文化信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5)自治区体育局群体部门应逐步使用计算机对城市各社区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以配合全区及全国的体质状况追踪。
投稿日期:2005-02-19
基金项目:内蒙古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1NS03)。
作者简介:郭龙(1962-),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1335-03
本课题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从城市居民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二维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全面掌握影响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外在与内在因素。为内蒙古城市居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的12个城市(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东胜、乌兰浩特、海拉尔、临河、集宁、锡林浩特、巴彦浩特)的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内容,重点调查了17岁至60岁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群体。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查阅国内制定的全民健身文献及其它相关研究成果。
1.2.2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对12所城市中不同年龄群体1200人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23份,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922份,有效率90.12%。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分别为O.91,O.82,符合统计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在计算机软件VIS-VAL FOXPR06.0下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蒙古城市居民隐性体育行为
2.1.1 内蒙古城市居民的体育需要 本研究对反映城市居民体育需要的35个因素,采用R型因子分析,共获取9个主因子(表1),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对体育活动的需要。
需要强度分析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需要在强度水平上有较大差异,其中,强度水平较高的有增进健康、休闲娱乐、精神刺激等6种需要。这些是城市居民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积极性行为的主要动力。
2.1.2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现代体育的价值有一般的认识,他们能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体育的价值做出评价、判断。并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政治、经济价值等4种价值反应强烈,而对教育、社会文化价值缺乏较深刻的认识(表2)。
2.1.3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在其现在与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评价有着较大差异,其中,持积极态度的占63.16%,持消极态度的占26.24%。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群众体质,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而在所有的被调查对象中,有12.67%的城市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提高工作效益是没有作用的。
2.2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绩效判断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增进健康、休闲娱乐、增进交往、精神刺激等4种需要的绩效判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程度,均在54.63%以上。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居民未能获得良好体验,对体育运动求知、适应社会生活、改善心理品质等3种需要的绩效判断表现出较低的满意程度,均在35.57%以下。
2.3 内蒙古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
2.3.1 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表明(表3),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有363人,占39.37%;每次锻炼的时间达30min以上者520人,占56.39%;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负荷的有470人,占50.97%;同时满足3项要求的人共有317人,占34.38%,以此推算,内蒙古城市体育人口为34.38%。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我国的体育人口为35.6%,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人口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每次锻炼的时间较充足,达到了43.59%(每次锻炼的时间达30~60min及60min以上之和)。而其它两项分别达到了54.33%和50.97%,可见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2.3.2 体育活动内容 内蒙古城市居民最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顺序是:1)篮球。2)羽毛球。3)乒乓球。4)跑步(散步)。5)足球。6)健身操。7)排球。8)交谊舞。9)气功。10)广播操。11)武术。12)门球。13)民间舞。14)网球。15)游泳。16)滑冰。在本调查的17个大项中,男、女有明显差异,男性主要集中在对抗性强、活动量大、技艺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三大球、武术等);女性主要集中在艺术性强、对抗程度较低、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羽毛球、排球、跑步、民间舞等)。
2.3.3 体育消费 从调查中看出(表4),内蒙古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体育消费包括购买体育器材、购买体育服装等实物性消费,参加俱乐部锻炼等参与性消费,观看体育比赛观赏性消费及其它与体育相关的体育范畴的消费等。消费100元以下占了近55.42%,消费100~200元占34.05%,仅有10.52%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为200元以上。
2.3.4 体育信息获取 调查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主动关注占34.28%,被动、随意和不关注的分别占12.75%、43.09%、9.88%。
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信息持有较高兴趣,经常获取者占64.76%。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男性对体育信息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这说明男性居民的个人行为有较高的主动性,也反映在家庭为基本的社会单位中,其行为占有较高的主导地位。在获取体育信息的方式上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体育报刊、观看比赛等。
3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3.1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特征 调查表明,目前,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群众自发、自我管理为主要组织形式,占49.47%。而以政府行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组织程度较高的形式较少,占24.04%。居委会协助管理的占15.51%等。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与朋友同事居第1位,占61.34%;个人体育锻炼居第2位,占57.47%;参加社区体育居第3位。占32.57%。已形成了以群体为主,个体为辅,兼顾社交的亲缘性体育活动方式。
3.2 体育活动形式、时间、地点的选择特征 调查表明,57.26%的内蒙古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是余暇时间。体育的活动,主要以日常性活动为主,计划性比较少,活动的 形式多种多样,有体操类、武术类、舞蹈类、气功类、球类、田径、麻将、游泳、滑冰、棋类等。
调查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清晨、傍晚和下午。所占比例分别为41.15%、23.79%和24.06%。在上午和中午仅占很小一部分。选择在下午、清晨和傍晚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下午以青年人为主,清晨和傍晚以老年人为主。
在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上,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单位或学校及社区体育设施,占31.47%;路边和住宅空地,占30.76%;公共场所占16.60%;家里占11.15%;庭院里占10.02%;在收费体育场馆、社会健身房活动者很少。
3.3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态度特征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自发进行的占75.09%;应别人要求的占19.54%;不情愿参加体育锻炼,而被迫进行的仅占5.37%。调查表明,受同事和朋友的影响,参加单位体育活动,在学校期间对体育的爱好,看体育新闻及电视转播等是促成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文化事业中,体育新闻与报刊的宣传和引导能有效地触发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思维共振与行为互动,体育价值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已渗入到民族潜意识当中。在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中,自发参加体育健身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许多居民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现阶段内蒙古城市部分居民已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消费行为较差等问题。
4.2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计划”工程。逐步建立城市社区基层的组织网络,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或活动中心,依靠社会解决经费、场地等问题。
2)加快内蒙古城市规划中体育设施和社区场馆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有偿体育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大众来参加体育锻炼,使其体育消费由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化。
3)内蒙古高校体育院系应该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或健康健身专业,培养适应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管理人才。
4)社会、新闻、媒体以及政府体育部门要为城市居民获取体育文化信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获取体育文化信息,发挥体育文化信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5)自治区体育局群体部门应逐步使用计算机对城市各社区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以配合全区及全国的体质状况追踪。
投稿日期:2005-02-19
基金项目:内蒙古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1NS03)。
作者简介:郭龙(1962-),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