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课程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学生要面对高中学段在课标要求、环境等方面的转变,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构想,所谓螺旋式课程教学是以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教学方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教师采用螺旋式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知识的衔接
  布鲁纳指出,一个好的螺旋式课程应与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统一,并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应充分考虑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设置一个梯度式的学习目标,搭建一个台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1.补充知识
  由于初高中考试要求和教学目标的不一致,高中阶段经常使用的公式、定理等在初中不作要求或不要求進行深入学习,如十字相乘、立方和(差)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等,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一刚开学的时候补充相关知识,在讲解相关公式后,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的练习,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建构新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灌”。
  以任意角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角的哪些知识?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很快回答: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接着,笔者展示一个时钟的图片,问道:如果这个时钟慢了5分钟,应该怎么校准?分针该如何旋转?通过思考,有的学生表示:将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有的学生表示:将分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30°,笔者引导:如果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负角,把射线没作任何旋转的叫零角,那么时钟慢了5分钟,该如何表示?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正负数,表示:330°或者-30°,这样,角的范围就不再局限于初中所学的0°-360°,而是推广到了实数范围了,角的概念也就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有了之前对初中角的知识的“温故”,学生很容易想到在哪些方面“知新”,进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任意角概念的自主建构。
  二、学习方法的调整
  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容易理解,侧重于基本运算和对公式的记忆,学生的学习时间较为充裕,他们可以通过机械式模仿的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高中数学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时间紧,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通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螺旋式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有秩序地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首先,在高中初始阶段,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善于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能力,这样,学生便能快速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高中起始阶段,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将布鲁纳“螺旋式课程”理论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将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衔接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所谓“四共问题”,就是点共面、线共面、点共线和线共点问题,“四共问题”一般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一直是很多同学学习中的难点,证明“四共问题”,一般要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几个公理及推论。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由公理2可得: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
期刊
高中数学对二次函数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仅从集合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还对二次函数图象与其对应方程的根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常见的有关二次函数问题都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命题,本文主要來谈一谈有关二次函数问题的题型及解法。
期刊
柯西不等式在解題中的应用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教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明确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引,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该学会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这才才能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期刊
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面对高中巨大的学习壓力,学生在高压高强度的氛围中难以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基于此,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微课、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加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采用传统的黑板和模型呈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和几何体的结构,较为繁琐且不能动态演示,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几何的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创造出虚拟的三维空间,制作出空
期刊
求解参數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经常与不等式、函数等章节知识联系,该类型问题涵盖知识面广,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参数分离法、数形结合法、更换主元法三种解题方法出发,对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期望对广大师生能够有所帮助。  一、分离参数法  分离参数法是求参数取值范围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分离参数,运用函数思想讨论变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运用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数学知识和教材的特点来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  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
期刊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全国9套高考试卷共10道作文题(北京卷两道),部分试题适合写记叙文。但是跟往年一样,一些学生写的记叙文无病呻吟、纯粹叙述、感情苍白,最后得分很低。一位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曾明确表示:“作文想拿高分,關键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从生活
期刊
2015年9月17日,2006年菲尔茨奖得主、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宣布破解了80年悬而未决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the Erdos Discrepancy Problem),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论文预印本发表在arXiv,org(全球最大的预印本系统)上。  埃尔德什差异问题由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Paul ErdSs)在1932年提出,指的是在任意只由1和-1组成的无限数列中,能找到项与项之间等距的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