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学不好语文的关键在于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课堂上管不住自己,课后又不懂得及时复习巩固;有了成绩沾沾自喜,稍遇挫折便偃旗息鼓;课余时间不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初中生自身特点如爱玩、自控力差等,另一方面在于初中语文教育长期“唯书本、唯课堂、唯分数”,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被动多于主动、消极多于积极,以致语文素养低下,难以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如何强化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兴趣为先,诱导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任何认知活动的先导,也是认知活动得以持续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就启示我们,要寓乐于教,寓乐于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类激发兴趣的方法。
(一)做好导语
教育心理学认为,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有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期待,如果抓好这一契机,设计良好的导入方式,就会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就借鉴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的导语设计,采取了层层设疑的方式: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最喜欢《孔乙己》。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有人说,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悲剧,往往令人泪下,然而,读了孔乙己的悲剧,读者往往眼泪向心里流,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5.12”地震后,很多学生心理上震动很大,我就结合捐款活动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写几句心里想说的话,很多学生都边写边哭,写出了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其次联系个体实际。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淑湘语)。教学方法能否产生效果,关键在于灵活,在于因人而异。课堂上,我让文学修养较好的学生回答较难、开放性的问题,让较差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相对确定的问题,对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较好。
(三)丰富课堂
针对语文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我在教学中尝试把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内心情感,唤醒其参与言语实践的积极性。
1.参与方式。在教学《茶馆》等对话多,人物活动情节多的课文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既调动了了表演者深入体会、淋漓表演的积极性,也激发了观看者评头品足、跃跃欲试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效果很好。
2.趣味方式。生活是活的语文书,要学好语文必须注重对生活的积累。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说“广告语”的游戏,让学生用“你手中握着三代人的幸福”、“衣衣深情”、“永不停步”给服装、高速公路、旅游鞋各挑选一条广告语,再让学生说出配对的理由。这样的程序设计不仅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快乐学习并逐渐实现情感转移,进而喜欢语文。
3.比赛方式。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为比赛,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闪光的一面。在引导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我设计了如下词语游戏:
(1)自拟至少五个以上的成语接龙
(2)给出5-8个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段话,用上指定词语。
这样的游戏一方面使学生牢记这些内容,增加了学生文学方面“量”的积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乐此不疲”,把学习触角延伸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语文学习自主意识。
二、拓宽视野,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贯坚持“事事都关学语文”的原则,把“窗外事”看作拓展学生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载体。笔者常常结合教学要求,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极具说服力、感染力、典型性、新鲜性的“窗外事”。这样,学生即使是学习“过去完成时”的课文,也能真切感受到“现在进行时”的时代风云,减少了“钻在故纸堆中”的感觉,有助于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同时,由于长期耳闻目睹“窗外事”,思维、理念、言行举止甚至流注于笔端的语言文字都有了鲜明的现代气息,这又和关注生活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学生更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生活。
例如,我在读好书、看新闻活动,并鼓励学生谈读书感受、媒体上的新鲜信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轶事。这样,不仅养成了他们乐于搜寻知识的习惯,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也水到渠成。
三、成就动机,巩固自主学习意识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于激发兴趣,更重要是使其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巩固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积极求知,从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给学生创造享受成就感的机会,笔者设计了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帮助他们同时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如在作文课上,我根据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表演自已的拿手节目,让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后记叙、描写、议论“精彩的表演”。写后抽学生在课堂上读片段,让大家对章优点,表演的优点开展自评、互评,使表演者和观众都有成就感。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意识都是来自实践,并按照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逐步深化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应当把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渗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一旦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自主意识,必将受益终生。
关于如何强化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兴趣为先,诱导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任何认知活动的先导,也是认知活动得以持续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就启示我们,要寓乐于教,寓乐于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类激发兴趣的方法。
(一)做好导语
教育心理学认为,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有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期待,如果抓好这一契机,设计良好的导入方式,就会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就借鉴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的导语设计,采取了层层设疑的方式: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最喜欢《孔乙己》。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有人说,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悲剧,往往令人泪下,然而,读了孔乙己的悲剧,读者往往眼泪向心里流,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5.12”地震后,很多学生心理上震动很大,我就结合捐款活动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写几句心里想说的话,很多学生都边写边哭,写出了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其次联系个体实际。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淑湘语)。教学方法能否产生效果,关键在于灵活,在于因人而异。课堂上,我让文学修养较好的学生回答较难、开放性的问题,让较差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相对确定的问题,对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较好。
(三)丰富课堂
针对语文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我在教学中尝试把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内心情感,唤醒其参与言语实践的积极性。
1.参与方式。在教学《茶馆》等对话多,人物活动情节多的课文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既调动了了表演者深入体会、淋漓表演的积极性,也激发了观看者评头品足、跃跃欲试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效果很好。
2.趣味方式。生活是活的语文书,要学好语文必须注重对生活的积累。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说“广告语”的游戏,让学生用“你手中握着三代人的幸福”、“衣衣深情”、“永不停步”给服装、高速公路、旅游鞋各挑选一条广告语,再让学生说出配对的理由。这样的程序设计不仅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快乐学习并逐渐实现情感转移,进而喜欢语文。
3.比赛方式。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为比赛,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闪光的一面。在引导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我设计了如下词语游戏:
(1)自拟至少五个以上的成语接龙
(2)给出5-8个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段话,用上指定词语。
这样的游戏一方面使学生牢记这些内容,增加了学生文学方面“量”的积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乐此不疲”,把学习触角延伸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语文学习自主意识。
二、拓宽视野,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贯坚持“事事都关学语文”的原则,把“窗外事”看作拓展学生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载体。笔者常常结合教学要求,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极具说服力、感染力、典型性、新鲜性的“窗外事”。这样,学生即使是学习“过去完成时”的课文,也能真切感受到“现在进行时”的时代风云,减少了“钻在故纸堆中”的感觉,有助于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同时,由于长期耳闻目睹“窗外事”,思维、理念、言行举止甚至流注于笔端的语言文字都有了鲜明的现代气息,这又和关注生活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学生更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把学到的东西用于生活。
例如,我在读好书、看新闻活动,并鼓励学生谈读书感受、媒体上的新鲜信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轶事。这样,不仅养成了他们乐于搜寻知识的习惯,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也水到渠成。
三、成就动机,巩固自主学习意识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于激发兴趣,更重要是使其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巩固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积极求知,从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给学生创造享受成就感的机会,笔者设计了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帮助他们同时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如在作文课上,我根据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表演自已的拿手节目,让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后记叙、描写、议论“精彩的表演”。写后抽学生在课堂上读片段,让大家对章优点,表演的优点开展自评、互评,使表演者和观众都有成就感。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意识都是来自实践,并按照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逐步深化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应当把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渗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一旦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自主意识,必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