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是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十八大再次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也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更加不容忽视。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对策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好坏进行评价的标准。就是一个社会明确标榜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抵制什么。一般来讲人们的荣辱观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认知观念,是一种关于善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根本看法和观念体系。荣辱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新时期我们倡导的便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在汲取传统荣辱观精华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分析
大学生他们被称为“天之骄子,青年之精华”。作为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将要承担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和名族复兴的希望。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做热爱祖国,拥有作为一名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关注国际大事,关注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其次,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追求个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一些根本性的荣辱观大都持肯定的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精神认同度都比较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机遇时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冲击,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同程度荣辱观念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极少数大学生存在爱国热情退减,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如果国外有更高的薪水聘请,就留在国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下降。一少部分还表示对那些更改国籍的人很羡慕。不喜欢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对这类课不感兴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选择说不清。大学毕业后愿意去贫困地区的人很少,都希望留在一线城市。
(二)生活中道德意识滑坡,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团结协作观念淡化,心理问题突出。在学习上,迟到早退,还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作为至理名言。各种助考层出不穷,小到期中期末检测,大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借助现在高科技手段,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图书馆借书不还,高校图书馆图书流失损坏数量逐年上升。社会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化。在现代社会消费意识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们也纷纷追求生活的高档化。在生活中吃讲排场、穿讲高档,推崇及时享乐,攀比成风。人际交往从原来的人情友谊,到现在的经济利益为重。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缺少理解和包容心态,同伴关系的空白或缺失,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自杀率上升、同性恋比例增大等这些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学习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进取心淡化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自小便缺乏环境的磨练,奋斗精神脆弱。他们渴望学有所成,却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愿意刻苦用功。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成功成才与艰苦奋斗没有必然联系,考上大学之后,学习的驱动力消失,新的目标没有及时确立,出现一段“理想空白期”。因此,在学习过程在不求进取,敷衍了事,高呼“60分万岁”。
(四)知行脱节,社会责任感缺乏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大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学们都觉得很钦佩值得提倡,但累及自身可能做不到。比如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交车生给老人让座是该提倡的,哪天轮到自己,不一定能做到。“购物不排队”、“公共场合喧哗”、“文物古迹上涂抹”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但自己做过,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观念比较高,但实际行动却相差甚远。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祖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大学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一个国家人才的摇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的价值尺度。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刻不容缓。
(一)国家应该从大的方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一切向前看的拜金主义”泛滥成灾,人们的羞耻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构与腐蚀。社会上的阴暗面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节、导向、教育功能,以“八荣八耻”为具体依托,划清善恶、是非的界限,为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高校校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视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我国,荣辱观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惯式,导致我们对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应该更加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美国中情局的《十条戒令》里有这样几条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走上邪路。在和平时代,我们更应该更加重视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纽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善于挖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荣辱观念的形成。因此,高校老师一定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育理念。
(三)从家庭方面来看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父母想要子女成才,首先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好榜样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子女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四)从自身来看
古语有云:“打铁还靠自身硬。”大学生应该都是成年人,对自身的发展和未来都有一定的规划,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面对诱惑时,一定要勇于坚持原则,敢于说不,做到之出淤泥而不染。
胡锦涛总书记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思想价值[J].道德与法研究,2006,4.
[2]封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7.
[3]白建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
[4]彭秀辉.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高校德育论坛,2006,5.
[6]杨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李社云.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
[8]刘莉.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对策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好坏进行评价的标准。就是一个社会明确标榜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抵制什么。一般来讲人们的荣辱观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认知观念,是一种关于善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根本看法和观念体系。荣辱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新时期我们倡导的便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在汲取传统荣辱观精华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分析
大学生他们被称为“天之骄子,青年之精华”。作为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将要承担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和名族复兴的希望。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做热爱祖国,拥有作为一名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关注国际大事,关注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其次,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追求个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一些根本性的荣辱观大都持肯定的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精神认同度都比较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机遇时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冲击,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同程度荣辱观念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极少数大学生存在爱国热情退减,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如果国外有更高的薪水聘请,就留在国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下降。一少部分还表示对那些更改国籍的人很羡慕。不喜欢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对这类课不感兴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选择说不清。大学毕业后愿意去贫困地区的人很少,都希望留在一线城市。
(二)生活中道德意识滑坡,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团结协作观念淡化,心理问题突出。在学习上,迟到早退,还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作为至理名言。各种助考层出不穷,小到期中期末检测,大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借助现在高科技手段,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图书馆借书不还,高校图书馆图书流失损坏数量逐年上升。社会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化。在现代社会消费意识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们也纷纷追求生活的高档化。在生活中吃讲排场、穿讲高档,推崇及时享乐,攀比成风。人际交往从原来的人情友谊,到现在的经济利益为重。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缺少理解和包容心态,同伴关系的空白或缺失,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自杀率上升、同性恋比例增大等这些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学习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进取心淡化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自小便缺乏环境的磨练,奋斗精神脆弱。他们渴望学有所成,却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愿意刻苦用功。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成功成才与艰苦奋斗没有必然联系,考上大学之后,学习的驱动力消失,新的目标没有及时确立,出现一段“理想空白期”。因此,在学习过程在不求进取,敷衍了事,高呼“60分万岁”。
(四)知行脱节,社会责任感缺乏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大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学们都觉得很钦佩值得提倡,但累及自身可能做不到。比如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交车生给老人让座是该提倡的,哪天轮到自己,不一定能做到。“购物不排队”、“公共场合喧哗”、“文物古迹上涂抹”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但自己做过,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观念比较高,但实际行动却相差甚远。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祖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大学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一个国家人才的摇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的价值尺度。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刻不容缓。
(一)国家应该从大的方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一切向前看的拜金主义”泛滥成灾,人们的羞耻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构与腐蚀。社会上的阴暗面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节、导向、教育功能,以“八荣八耻”为具体依托,划清善恶、是非的界限,为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高校校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视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我国,荣辱观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惯式,导致我们对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应该更加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美国中情局的《十条戒令》里有这样几条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走上邪路。在和平时代,我们更应该更加重视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纽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善于挖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荣辱观念的形成。因此,高校老师一定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育理念。
(三)从家庭方面来看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父母想要子女成才,首先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好榜样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子女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四)从自身来看
古语有云:“打铁还靠自身硬。”大学生应该都是成年人,对自身的发展和未来都有一定的规划,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面对诱惑时,一定要勇于坚持原则,敢于说不,做到之出淤泥而不染。
胡锦涛总书记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思想价值[J].道德与法研究,2006,4.
[2]封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7.
[3]白建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
[4]彭秀辉.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高校德育论坛,2006,5.
[6]杨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李社云.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
[8]刘莉.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