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论文还是基金申请都青睐“小题大做”,就是论文和基金尽力把一个“小”科学问题讲述得细致明白透彻,由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这几天读了很多老师评基金的感受,笔者2012年评审过加拿大发现基金,以前认真阅读过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城市生态学研究项目,2011年申请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时研读过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借此机会,笔者也谈谈科研工作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小题大做
无论是论文还是基金申请都青睐“小题大做”,或称“小题深做”、“小题精做”,就是论文和基金要尽力把一个“小”科学问题讲述得细致明白透彻,再由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推而广之——提升到学术思想等,而不是把题目搞得大大的,具体不到实际的点子上,最后弄得头发胡子一把抓,发现很多问题别人都已经做过,其实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认识。
对一个“小”的科学问题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也许是很多研究人员一生的学术工作内容。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先生说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毛莨科铁线莲植物研究。的确,无论是写论文还是评基金,小题目并不表示小创新,创新有大有小,但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创新,不是为赋新辞强说“创新”,就是不是靠玩弄概念和术语将工作肆意放大或无限美化。
有人说,创新是实在的东西,只要把某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对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就申请基金而言,看你以前都做了些什么,你说的这些能不能完成?因为现在搞研究的人很多,很少有研究方向没有人涉足,但是如何使得自己的这些研究保持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识一位“牛人”,乍一看这个人这几年申请基金的题目好像都是围绕几个关键涮丁圈圈,基本都是一个小话题。但是仔细一琢磨,牛人就是牛人,虽然题目都是“小题目”,但是他的工作进展很有章法,科研步伐很稳健,一个科研工作都是承接上一个科研工作的话题而衍生来的。现在搞植物分类学研究的人,可能一辈子就只搞自己研究的某个植物类群,而很少或者从不涉及其他植物类群,写完一篇论文或者一个项目结题了,他(她)们对这个植物类群更深入的研究或者见解随之又出来了,于是又开始申请下一个基金和写下一篇论文,这样使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
因此,可以说“小题大做”是科研工作的窗口,正如我们拿果蝇或者拟南芥来研究复杂的遗传学问题一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再把简单的问题延伸或者拓展。
你参与了吗?
现在很多基金都要求写项目参与人及其详细工作内容,但是,现在即使是副研究员或者助理研究员有项目上马,从做实验、写论文到财务报账也得一律亲自出马,有人不禁要问,项目参与人当中不是写着那么多人吗?人都干什么去了?
没错,是有很多人参与项目,但是很多参与人只是挂名而已,这些参与人是“参”而不“与”,就是说只是挂名参加,而不真正地参加做工作。很多项目参与者实际在项目中不做事,或者参与的项目与自己无关,有的参与人从项目开始到结题都没有看过申请书一眼,更别说参加过项目申请书的写作和项目的实施等,从写申请到结题很多参与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参与者没有真正地参与项目,这样一来,现在很多面上项目的主持人既是实验员和论文写作者,又要到财务去报账,还要和卖仪器的人讨价还价,事无巨细,一律亲力亲为。
原来,现在助理研究员是不能招学生的,在科研机构里,招收学生的名额本来就给得少,只有一定资历的研究员或者博士生导师有招生名额。但是,另一方面,大牛的学生又太多,带不过来,任其“放羊”。
在这种情形下,第一线科研人员招收不到学生或者人员帮自己分担项目工作,用于科研的精力和时间无疑分散了,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可能会受到影响。更为重要的,申请到的项目也没有起到很好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比而言,瑞士的科学基金就直接写着为博士生设计了两个子课题A和B,明确论证这两个子课题适合博士生几年的工作量,这样一来,一方面分担了项目负责人的部分工作量,也对学生起到了培养作用。因此,笔者建议:能否给那些有项目的助理研究员或者副研究员一定的招生名额,让处于第一线的他们也能招到学生,否则很多杂事势必会影响项目成果。
世界科学共同
PM2.5是北京的,也是世界的。
科学无国界,学问是全世界共同的,人们对城市PM2.5浓度的升高,同呼吸,共责任。科学难题摆在所有人面前,也许谁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全世界应该是相通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研究课题组是互相分开的,即使是同一研究单元,例如同一实验室的同一研究单位,成员做科研一般也互不通气,关起门来做自己的科研,思想不沟通,问题不交流,进展不汇报,数据不共享,有的甚至为了自己优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互相为敌,这是缘何?原来,现在科研人员的绩效是以课题组为独立单元进行的,而人员的工资也是按照课题组为当量进行划分,这样一来,大家自己关起门来把自己的论文抢先发表出去无疑对自己有益,而到处演讲一通可能导致“泄密”,idea有可能在没有发表的胤兄下被人窃取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进行同一话题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壁垒和矛盾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目前,有的科研单位一味要求每个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毕业和申请学位,而忽略很多学生在一起合作发表一篇好论文也可以毕业的情形。也就是说,为了争第一和通讯作者,很多科研工作的合作性并不好,因为很多时候一项很好的论文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小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关起门来自己做,思想和方法都是相同或者类似的,不管科学问题的重复等,这样既浪费资源也浪费时间,最后的论文也可能较难发表。现在,在有的科研单位里面,如果几个研究生合作在一起发表了一篇不错的论文,即使是第二、第三作者的学生也可以毕业和申请学位。
在国与国之间,这种壁垒也是同样存在的,例如,笔者曾经向美国农业部要一个模型,但是负责人说不对美国以外的人公布。笔者当时想:如果全世界的科学共同,不论国别,科研人员能获取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促进世界的学术共同进步和繁荣将有多么大的帮助啊!
也许,在现阶段,打破以课题组为基本研究单元的“小作坊”科研生产模式,不分国别分享优秀的全世界科研成果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世界科学共同将是世界科研人员的愿景和期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这几天读了很多老师评基金的感受,笔者2012年评审过加拿大发现基金,以前认真阅读过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城市生态学研究项目,2011年申请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时研读过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借此机会,笔者也谈谈科研工作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小题大做
无论是论文还是基金申请都青睐“小题大做”,或称“小题深做”、“小题精做”,就是论文和基金要尽力把一个“小”科学问题讲述得细致明白透彻,再由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推而广之——提升到学术思想等,而不是把题目搞得大大的,具体不到实际的点子上,最后弄得头发胡子一把抓,发现很多问题别人都已经做过,其实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认识。
对一个“小”的科学问题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也许是很多研究人员一生的学术工作内容。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先生说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毛莨科铁线莲植物研究。的确,无论是写论文还是评基金,小题目并不表示小创新,创新有大有小,但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创新,不是为赋新辞强说“创新”,就是不是靠玩弄概念和术语将工作肆意放大或无限美化。
有人说,创新是实在的东西,只要把某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对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就申请基金而言,看你以前都做了些什么,你说的这些能不能完成?因为现在搞研究的人很多,很少有研究方向没有人涉足,但是如何使得自己的这些研究保持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识一位“牛人”,乍一看这个人这几年申请基金的题目好像都是围绕几个关键涮丁圈圈,基本都是一个小话题。但是仔细一琢磨,牛人就是牛人,虽然题目都是“小题目”,但是他的工作进展很有章法,科研步伐很稳健,一个科研工作都是承接上一个科研工作的话题而衍生来的。现在搞植物分类学研究的人,可能一辈子就只搞自己研究的某个植物类群,而很少或者从不涉及其他植物类群,写完一篇论文或者一个项目结题了,他(她)们对这个植物类群更深入的研究或者见解随之又出来了,于是又开始申请下一个基金和写下一篇论文,这样使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
因此,可以说“小题大做”是科研工作的窗口,正如我们拿果蝇或者拟南芥来研究复杂的遗传学问题一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再把简单的问题延伸或者拓展。
你参与了吗?
现在很多基金都要求写项目参与人及其详细工作内容,但是,现在即使是副研究员或者助理研究员有项目上马,从做实验、写论文到财务报账也得一律亲自出马,有人不禁要问,项目参与人当中不是写着那么多人吗?人都干什么去了?
没错,是有很多人参与项目,但是很多参与人只是挂名而已,这些参与人是“参”而不“与”,就是说只是挂名参加,而不真正地参加做工作。很多项目参与者实际在项目中不做事,或者参与的项目与自己无关,有的参与人从项目开始到结题都没有看过申请书一眼,更别说参加过项目申请书的写作和项目的实施等,从写申请到结题很多参与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参与者没有真正地参与项目,这样一来,现在很多面上项目的主持人既是实验员和论文写作者,又要到财务去报账,还要和卖仪器的人讨价还价,事无巨细,一律亲力亲为。
原来,现在助理研究员是不能招学生的,在科研机构里,招收学生的名额本来就给得少,只有一定资历的研究员或者博士生导师有招生名额。但是,另一方面,大牛的学生又太多,带不过来,任其“放羊”。
在这种情形下,第一线科研人员招收不到学生或者人员帮自己分担项目工作,用于科研的精力和时间无疑分散了,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可能会受到影响。更为重要的,申请到的项目也没有起到很好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比而言,瑞士的科学基金就直接写着为博士生设计了两个子课题A和B,明确论证这两个子课题适合博士生几年的工作量,这样一来,一方面分担了项目负责人的部分工作量,也对学生起到了培养作用。因此,笔者建议:能否给那些有项目的助理研究员或者副研究员一定的招生名额,让处于第一线的他们也能招到学生,否则很多杂事势必会影响项目成果。
世界科学共同
PM2.5是北京的,也是世界的。
科学无国界,学问是全世界共同的,人们对城市PM2.5浓度的升高,同呼吸,共责任。科学难题摆在所有人面前,也许谁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全世界应该是相通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研究课题组是互相分开的,即使是同一研究单元,例如同一实验室的同一研究单位,成员做科研一般也互不通气,关起门来做自己的科研,思想不沟通,问题不交流,进展不汇报,数据不共享,有的甚至为了自己优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互相为敌,这是缘何?原来,现在科研人员的绩效是以课题组为独立单元进行的,而人员的工资也是按照课题组为当量进行划分,这样一来,大家自己关起门来把自己的论文抢先发表出去无疑对自己有益,而到处演讲一通可能导致“泄密”,idea有可能在没有发表的胤兄下被人窃取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进行同一话题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壁垒和矛盾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目前,有的科研单位一味要求每个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毕业和申请学位,而忽略很多学生在一起合作发表一篇好论文也可以毕业的情形。也就是说,为了争第一和通讯作者,很多科研工作的合作性并不好,因为很多时候一项很好的论文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小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关起门来自己做,思想和方法都是相同或者类似的,不管科学问题的重复等,这样既浪费资源也浪费时间,最后的论文也可能较难发表。现在,在有的科研单位里面,如果几个研究生合作在一起发表了一篇不错的论文,即使是第二、第三作者的学生也可以毕业和申请学位。
在国与国之间,这种壁垒也是同样存在的,例如,笔者曾经向美国农业部要一个模型,但是负责人说不对美国以外的人公布。笔者当时想:如果全世界的科学共同,不论国别,科研人员能获取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促进世界的学术共同进步和繁荣将有多么大的帮助啊!
也许,在现阶段,打破以课题组为基本研究单元的“小作坊”科研生产模式,不分国别分享优秀的全世界科研成果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世界科学共同将是世界科研人员的愿景和期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