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酷似肺癌的肺结核X线表现及误诊进行原因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30例酷似肺癌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与X线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的肺结核影像学均经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结论:鉴于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存在较大的诊断难度,故而应与临床相结合予以综合评价。
关键词:肺结核;误诊;X线
肺结核的临床检出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出现了改变,不典型病例占比增高,如何提高肺结核检出率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接收的经病理学证实为肺结核的30例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30例酷似肺癌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本组患者年龄为39-69岁,平均年龄为(50.6±2.5)岁。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咳嗽(均为刺激性)与少痰,其中16例为胸部隐痛、闷胀,11例痰中见血丝或红色凝块,7例体形消瘦恶液性,5例不定期发热。实验室检查情况:①ESR检查:19例为50-86mm/h;②OT(1:10000):25例为强阳性(+++-++++),4例为一般阳性(+-++);1例为阴性(-);③CEA:9例为阳性;④痰培养:均为阴性。另有13例行纤支镜检查,4例未见异常,9例为慢性炎症。
1.2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病灶体层摄片;有16例患者接受CT扫描检查,均为直接增强扫描,间距与层厚同为10mm。所有患者于39-119d来院复查胸片。
1.3数据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
2结果
2.1本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X线表现:30例中有15例为下肺,9例为中肺,6例为上肺;单发,呈椭圆形、圆形、不规则块与结状影;经测定病灶的直径为(2.3×2.7)-(5.3×7.8)cm;密度中等且均匀,边界多不光滑,伴长条索状阴影;13例为胸膜凹陷征,9例为分叶征,5例为病灶周肺气肿征,3例为阻塞性肺炎,其中1例见少量同侧胸腔积液。②CT扫描结果:4例于肿块边缘见粗、宽且长短不一致的条状毛刺;30例均未见卫星灶、空洞与灶内钙化点,且联合支气管平面断层后,于其肺门、气管与支气管以及纵隔均未见异常;断层与胸片诊断为肺癌,CT检查16例中8例疑诊肺癌,6例诊断为肿瘤病变,2例疑诊肺癌。
2.2本组患者病灶动态观察 所有患者于39-119d行平片复查,病灶均见增大,初诊为肺内良性肿瘤者9例,病灶倍增时间约为69d,且临床症状见加重,ESR增高,诊断为肺癌。
2.3本组患者手术与病理情况 术中患者大体标本病灶显示以多个肺小叶、肺段为单位,表面干燥且肉眼可见,颜色为淡黄色,坏死干酪样,用力触之易碎,未见纤维组织包裹于周围,与正常组织的界限不清晰;于镜下可见大量的朗罕氏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嗜银纤维(细网状),有纤维条状结缔组织增生。所有患者经病理均证实为增殖性肺结核。
3讨论
不典型肺结核病例的大量出现,加大了该病的诊断难度,其中酷似肺癌型块状、大结活动性结核病作为不典型肺结核的一种,被称为“类似癌的纤维干酪块”,由于X线形态学上的表现与肺癌酷似,故而常常将其误诊为肺癌[1-2]。现将误诊原因与规避措施总结如下。
3.1误诊原因分析
①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0.6±2.5)岁,符合肺癌的高发年龄段特征,且在块状、结状病灶的诊断过程中,年龄特征的参考价值较高。②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医生对疾病的分析、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式也均不同,且会在特检过程中作为参考,本组30例患者均见肺癌临床表现,其中,53.3%(16例)为胸部隐痛、闷胀,36.7%(11例)痰中见血丝或红色凝块,23.3%(7例)恶液性,患者均无肺结核患病史或接触史,故而诊断方向难以向肺结核病引导。③CT与X线检查结果均为不常见方式,如43.3%(13例)为胸膜凹陷征,30.0%(9例)为分叶征,16.7%(5例)为病灶周肺气肿征,上述多见于恶性肿瘤。④动态观察中病灶成倍扩大且无浸润、破溃、空洞等现象均不属肺结核恶性进展方式[3]。⑤临床医生对不典型病例缺乏全面认识,且过分依赖痰菌试验,故而误诊。
3.2规避措施
①提高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能力,如患者正胸部摄片时条索状阴影分布于块影内外双侧且引流于胸膜、肺门区,可考虑为肺结核病变;CT、断层扫描可见块影内侧见结核性引流管、外侧胸膜粘连,而非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继续观察2个月,若块影直径>5cm其未见纵隔淋巴结与肺门肿大则考虑为不典型肺结核。②结核病发病年龄逐渐呈老年化推移,若见老年病例,可将其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或特检结果相结合。③ELISA与OT试验(1:10000低浓度)结果为阳性时,可将其作为成人结核病的参考依据。④若患者的肺部块影有增大趋势,且锁骨下、肺门纵隔未见淋巴结转移,有不典型结核病可能[4-5]。
综上所述,鉴于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存在较大的诊断难度,故而应与临床相结合予以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秦立新,周春华,夏黎明,等.酷似肺癌的肺结核X线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10(05):19-20.
[2]蔡玲伟.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23(18):49.
[3]何礼贤.肺结核的不寻常X线表现19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20(03):241-242.
[4]肖颖,杨婷,曾璨,等.结核病的误诊和漏诊原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3(23):1348-1349.
[5]孙传喜,邵洪珠.探讨X线结合CT扫描在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21(26):2254-2256.
关键词:肺结核;误诊;X线
肺结核的临床检出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出现了改变,不典型病例占比增高,如何提高肺结核检出率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接收的经病理学证实为肺结核的30例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30例酷似肺癌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本组患者年龄为39-69岁,平均年龄为(50.6±2.5)岁。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咳嗽(均为刺激性)与少痰,其中16例为胸部隐痛、闷胀,11例痰中见血丝或红色凝块,7例体形消瘦恶液性,5例不定期发热。实验室检查情况:①ESR检查:19例为50-86mm/h;②OT(1:10000):25例为强阳性(+++-++++),4例为一般阳性(+-++);1例为阴性(-);③CEA:9例为阳性;④痰培养:均为阴性。另有13例行纤支镜检查,4例未见异常,9例为慢性炎症。
1.2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病灶体层摄片;有16例患者接受CT扫描检查,均为直接增强扫描,间距与层厚同为10mm。所有患者于39-119d来院复查胸片。
1.3数据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
2结果
2.1本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X线表现:30例中有15例为下肺,9例为中肺,6例为上肺;单发,呈椭圆形、圆形、不规则块与结状影;经测定病灶的直径为(2.3×2.7)-(5.3×7.8)cm;密度中等且均匀,边界多不光滑,伴长条索状阴影;13例为胸膜凹陷征,9例为分叶征,5例为病灶周肺气肿征,3例为阻塞性肺炎,其中1例见少量同侧胸腔积液。②CT扫描结果:4例于肿块边缘见粗、宽且长短不一致的条状毛刺;30例均未见卫星灶、空洞与灶内钙化点,且联合支气管平面断层后,于其肺门、气管与支气管以及纵隔均未见异常;断层与胸片诊断为肺癌,CT检查16例中8例疑诊肺癌,6例诊断为肿瘤病变,2例疑诊肺癌。
2.2本组患者病灶动态观察 所有患者于39-119d行平片复查,病灶均见增大,初诊为肺内良性肿瘤者9例,病灶倍增时间约为69d,且临床症状见加重,ESR增高,诊断为肺癌。
2.3本组患者手术与病理情况 术中患者大体标本病灶显示以多个肺小叶、肺段为单位,表面干燥且肉眼可见,颜色为淡黄色,坏死干酪样,用力触之易碎,未见纤维组织包裹于周围,与正常组织的界限不清晰;于镜下可见大量的朗罕氏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嗜银纤维(细网状),有纤维条状结缔组织增生。所有患者经病理均证实为增殖性肺结核。
3讨论
不典型肺结核病例的大量出现,加大了该病的诊断难度,其中酷似肺癌型块状、大结活动性结核病作为不典型肺结核的一种,被称为“类似癌的纤维干酪块”,由于X线形态学上的表现与肺癌酷似,故而常常将其误诊为肺癌[1-2]。现将误诊原因与规避措施总结如下。
3.1误诊原因分析
①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0.6±2.5)岁,符合肺癌的高发年龄段特征,且在块状、结状病灶的诊断过程中,年龄特征的参考价值较高。②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医生对疾病的分析、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式也均不同,且会在特检过程中作为参考,本组30例患者均见肺癌临床表现,其中,53.3%(16例)为胸部隐痛、闷胀,36.7%(11例)痰中见血丝或红色凝块,23.3%(7例)恶液性,患者均无肺结核患病史或接触史,故而诊断方向难以向肺结核病引导。③CT与X线检查结果均为不常见方式,如43.3%(13例)为胸膜凹陷征,30.0%(9例)为分叶征,16.7%(5例)为病灶周肺气肿征,上述多见于恶性肿瘤。④动态观察中病灶成倍扩大且无浸润、破溃、空洞等现象均不属肺结核恶性进展方式[3]。⑤临床医生对不典型病例缺乏全面认识,且过分依赖痰菌试验,故而误诊。
3.2规避措施
①提高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能力,如患者正胸部摄片时条索状阴影分布于块影内外双侧且引流于胸膜、肺门区,可考虑为肺结核病变;CT、断层扫描可见块影内侧见结核性引流管、外侧胸膜粘连,而非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继续观察2个月,若块影直径>5cm其未见纵隔淋巴结与肺门肿大则考虑为不典型肺结核。②结核病发病年龄逐渐呈老年化推移,若见老年病例,可将其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或特检结果相结合。③ELISA与OT试验(1:10000低浓度)结果为阳性时,可将其作为成人结核病的参考依据。④若患者的肺部块影有增大趋势,且锁骨下、肺门纵隔未见淋巴结转移,有不典型结核病可能[4-5]。
综上所述,鉴于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存在较大的诊断难度,故而应与临床相结合予以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秦立新,周春华,夏黎明,等.酷似肺癌的肺结核X线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10(05):19-20.
[2]蔡玲伟.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23(18):49.
[3]何礼贤.肺结核的不寻常X线表现19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20(03):241-242.
[4]肖颖,杨婷,曾璨,等.结核病的误诊和漏诊原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3(23):1348-1349.
[5]孙传喜,邵洪珠.探讨X线结合CT扫描在鉴别诊断各型肺结核与转移性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21(26):2254-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