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滨水公园位于黄河百里风情线内,是兰州市人民日常休闲游览首选之所,【1】且周边交通便利,居住小区众多,所以城市黄河滨水公园的定位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滨水滨水生态公园,是市民平时休闲、游览、健身、交友的自然生态场所。
【关键词】:黄河 滨水 景观设计 生态
一、基地调研
1.1 城市气候
在黄河流经兰州城区的河道内,以滩涂地、河心岛、季节性河床以及沿岸河滩为主要类型的滨河分布很广,面积较大,资源丰富【2】。但在安宁区采石场占用了大片的滨河,并且滨河生态系统破坏非常严重,植物种类越来越少,大部分地区地皮裸露,很多地方已经失去滨河景观特征。
1.2 黄河水流量
兰州市黄河床宽约300米到2000米,水流量在2400到2800立方米每秒左右徘徊,曾最大水流量分别达到了3300立方米每秒、3210立方米每秒。
二、黄河滨水景观现状
2.1. 客流量分析
笔者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滨水公园的现状,对前往城市滨水公园的游人做了现状调研。调研采用实地调查与问卷分析法,对城市滨水公园周边的市民进行调研【3】。通过问卷调查,笔者更加了解城市滨水公园是否缺少休闲娱乐设施、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待改善的等问题。能更好地改造城市滨水公园,使城市滨水公园成为兰州市人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的好去处。通过调研对前往滨水公园的人群的性别、职业、年龄构成、游览目的等有大概了解(见表1)。
此次调研受访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3,女性参与者较多。调查年龄分析,青年人的比例最大占60%以上,其次老年人占27%。在笔者的调查人员范围内,学生和上班族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其他职业的只是一小部分。由此得出结论:滨水公园服务对象主体为青年人。
2.2 设施
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游人大多反应的问题集中于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大多数游人反应园内的休息设施较少,形式单调休息设施都是以亭子的形式存在。游人反应滨水公园内没有设置公共卫生间设施,园内木栈道因养护不当,存在破损现象,不便游人使用,尤其女性游客对该问题反映较多。同时木栈道两侧没有护栏,安全性较差,儿童需监护人陪伴,滨水公园内许多警示牌已经淹没在了芦苇丛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2.3植被
兰州市在植被分区中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市植物资源据调查有几百余种,而滨水公园植物由于各方面破坏资源已经匮乏。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滨水公园现有的植物种类单调,以垂柳(Salix babylonica)为主要树种,配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和一些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仅以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主,在设计的时候可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补植植物,同时增加一些净水植物,在保护乡土植物的基础上形成复层混交植被群落。滨水公园植物配置缺少季相变化,观景季节夏季为最,春季只可观柳,秋冬两季无景可观。
三、设计原则
3.1.生态为设计原则
方案强调恢复黄河滨河的自然形态,恢复黄河滨河系统最初的生态功能,以还原黄河滨河的城市“绿肺”功能【4】。所有的设计都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采用具有生态适应能力的本土植物,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稳定植物群落,保护黄河滨河的生物多样性。采用具有呼吸作用的生态驳岸,而放弃硬质驳岸,在保证驳岸防洪护堤的功能下,增加了水体的自净功能,恢复了黄河滨河水体的生物活性。
3.2.地域特色文化为原则
黄河滨河作为黄河的特色景观,黄河滨河公园应该突显出鲜明的黄河特色文化。在设计中,将兰州的民俗风情、黄河滨河的自然风光和黄河特有的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具有深厚黄河文化内涵且生态群落完整、游览功能完善的滨河公园景观。
四、设计构思
城市滨水公园的在道路规划、种植规划、水体规划、竖向规划以及公共设施规划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道路系统以自然曲线形式的木棧道和高空走廊构成,蜿蜒曲折的园内游览路线,形成了滨水公园特有的自然景观步道。为了恢复滨水的生态功能,滨水公园内的植物配置在原有的植物物种基础上适量的引进一些新的乡土物种,以丰富整个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滨水公园以水景为主,水体规划即是滨水公园规划的重中之重,此次方案的水体是自然式水体,采用自然式驳岸,沿岸植被丛生,形成生态型滨水景观。
结语
结合兰州黄河滨河原有的现状植物植被,为市民创造出多层次的自然滨水游览空间。在设计中,笔者放弃了简洁的直线型景观轴,以弧线型景观轴贯穿整个景区,景点与景点之间自然呼应,又以园内弧线形道路系统相连接,每一处景区都具有鲜明的景观特色,使游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会重复观赏同样的景观,移步景换,营造出简约自然段生态园林带。
【参考文献】:
【1】金钰铭.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沿革》. 《以河为带 铺锦堆绣》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6-28
【2】魏雯 《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 硕士.甘肃农业大学.2019
【3】商艳云.《试论景观设计中的调研评价教学》. 《美术教育研究》.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2013年20期
【4】吕浩博.《浅谈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改造》.《海外文摘·学术》2017年第20期
【关键词】:黄河 滨水 景观设计 生态
一、基地调研
1.1 城市气候
在黄河流经兰州城区的河道内,以滩涂地、河心岛、季节性河床以及沿岸河滩为主要类型的滨河分布很广,面积较大,资源丰富【2】。但在安宁区采石场占用了大片的滨河,并且滨河生态系统破坏非常严重,植物种类越来越少,大部分地区地皮裸露,很多地方已经失去滨河景观特征。
1.2 黄河水流量
兰州市黄河床宽约300米到2000米,水流量在2400到2800立方米每秒左右徘徊,曾最大水流量分别达到了3300立方米每秒、3210立方米每秒。
二、黄河滨水景观现状
2.1. 客流量分析
笔者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滨水公园的现状,对前往城市滨水公园的游人做了现状调研。调研采用实地调查与问卷分析法,对城市滨水公园周边的市民进行调研【3】。通过问卷调查,笔者更加了解城市滨水公园是否缺少休闲娱乐设施、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待改善的等问题。能更好地改造城市滨水公园,使城市滨水公园成为兰州市人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的好去处。通过调研对前往滨水公园的人群的性别、职业、年龄构成、游览目的等有大概了解(见表1)。
此次调研受访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3,女性参与者较多。调查年龄分析,青年人的比例最大占60%以上,其次老年人占27%。在笔者的调查人员范围内,学生和上班族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其他职业的只是一小部分。由此得出结论:滨水公园服务对象主体为青年人。
2.2 设施
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游人大多反应的问题集中于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大多数游人反应园内的休息设施较少,形式单调休息设施都是以亭子的形式存在。游人反应滨水公园内没有设置公共卫生间设施,园内木栈道因养护不当,存在破损现象,不便游人使用,尤其女性游客对该问题反映较多。同时木栈道两侧没有护栏,安全性较差,儿童需监护人陪伴,滨水公园内许多警示牌已经淹没在了芦苇丛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2.3植被
兰州市在植被分区中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市植物资源据调查有几百余种,而滨水公园植物由于各方面破坏资源已经匮乏。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滨水公园现有的植物种类单调,以垂柳(Salix babylonica)为主要树种,配植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和一些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仅以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主,在设计的时候可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补植植物,同时增加一些净水植物,在保护乡土植物的基础上形成复层混交植被群落。滨水公园植物配置缺少季相变化,观景季节夏季为最,春季只可观柳,秋冬两季无景可观。
三、设计原则
3.1.生态为设计原则
方案强调恢复黄河滨河的自然形态,恢复黄河滨河系统最初的生态功能,以还原黄河滨河的城市“绿肺”功能【4】。所有的设计都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采用具有生态适应能力的本土植物,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稳定植物群落,保护黄河滨河的生物多样性。采用具有呼吸作用的生态驳岸,而放弃硬质驳岸,在保证驳岸防洪护堤的功能下,增加了水体的自净功能,恢复了黄河滨河水体的生物活性。
3.2.地域特色文化为原则
黄河滨河作为黄河的特色景观,黄河滨河公园应该突显出鲜明的黄河特色文化。在设计中,将兰州的民俗风情、黄河滨河的自然风光和黄河特有的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具有深厚黄河文化内涵且生态群落完整、游览功能完善的滨河公园景观。
四、设计构思
城市滨水公园的在道路规划、种植规划、水体规划、竖向规划以及公共设施规划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道路系统以自然曲线形式的木棧道和高空走廊构成,蜿蜒曲折的园内游览路线,形成了滨水公园特有的自然景观步道。为了恢复滨水的生态功能,滨水公园内的植物配置在原有的植物物种基础上适量的引进一些新的乡土物种,以丰富整个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滨水公园以水景为主,水体规划即是滨水公园规划的重中之重,此次方案的水体是自然式水体,采用自然式驳岸,沿岸植被丛生,形成生态型滨水景观。
结语
结合兰州黄河滨河原有的现状植物植被,为市民创造出多层次的自然滨水游览空间。在设计中,笔者放弃了简洁的直线型景观轴,以弧线型景观轴贯穿整个景区,景点与景点之间自然呼应,又以园内弧线形道路系统相连接,每一处景区都具有鲜明的景观特色,使游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会重复观赏同样的景观,移步景换,营造出简约自然段生态园林带。
【参考文献】:
【1】金钰铭.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沿革》. 《以河为带 铺锦堆绣》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6-28
【2】魏雯 《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 硕士.甘肃农业大学.2019
【3】商艳云.《试论景观设计中的调研评价教学》. 《美术教育研究》.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2013年20期
【4】吕浩博.《浅谈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改造》.《海外文摘·学术》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