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大学生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状况关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问题 对策
一.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症候
1.理想信念存在偏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部分大学生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而对国家、社会命运的关注程度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有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的倾向,没有将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
2.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现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畏艰难的坚毅作风。在学习中,缺乏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缺乏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畏艰难的实干品质。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缺乏对生活逆境的体验,在前进的道路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缺乏顽强的毅力。
3.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培养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支撑。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不足,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力。
二.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分析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网络所具备的便捷、快速、高效、信息丰富、覆盖广泛等其他好处,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日常交流、工作交往、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上弥漫的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生活规范和道德准则等良莠不齐,部分反动、暴力、迷信、黄色的精神垃圾随处可见,当今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道德评价体系尚未稳定,很容易受一些错误信息的诱导而发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感面临危机。
2.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僵化、缺乏创新。在教育理念上,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被当作专业知识向学生传授,忽视了学生具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方法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手段单一。
3.家长的溺爱和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忽视。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家为本位的,重视亲情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舐犊情深较之以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父母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之中。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满足孩子不合理的需求,与孩子缺乏沟通,致使很多大学生发展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在价值判断上不能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良品质,反而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
1.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环境越好,其成员的生存发展就越好。因此,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大众媒介环境,发挥主流文化、主流媒体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视、广播、网络已成为其获取国家和社会事务信息的主要工具,相关部门应坚持党管媒体的具体实践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当今大学生创造一个洁净的媒介空间,使媒介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应当重视教师的道德建设,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应当把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放在培养其教育能力的第一位。在高校以往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因此,适时地组织高校教师学习我党和国家先进的思想、理论与决策,深入了解我国的现实状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师德教育的全过程,使他们坚定为教师事业奉献终身的强烈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关怀、体谅他人等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与邻里和睦相处,做到尊老爱幼,同情弱者,知恩图报。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现代青年所必须的文明素养、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介绍:赵雅璇,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问题 对策
一.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症候
1.理想信念存在偏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部分大学生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而对国家、社会命运的关注程度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有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的倾向,没有将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
2.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现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畏艰难的坚毅作风。在学习中,缺乏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缺乏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畏艰难的实干品质。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缺乏对生活逆境的体验,在前进的道路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缺乏顽强的毅力。
3.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培养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支撑。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不足,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力。
二.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分析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网络所具备的便捷、快速、高效、信息丰富、覆盖广泛等其他好处,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日常交流、工作交往、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上弥漫的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生活规范和道德准则等良莠不齐,部分反动、暴力、迷信、黄色的精神垃圾随处可见,当今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道德评价体系尚未稳定,很容易受一些错误信息的诱导而发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感面临危机。
2.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僵化、缺乏创新。在教育理念上,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被当作专业知识向学生传授,忽视了学生具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方法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手段单一。
3.家长的溺爱和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忽视。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家为本位的,重视亲情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舐犊情深较之以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父母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之中。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满足孩子不合理的需求,与孩子缺乏沟通,致使很多大学生发展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在价值判断上不能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良品质,反而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
1.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环境越好,其成员的生存发展就越好。因此,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大众媒介环境,发挥主流文化、主流媒体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视、广播、网络已成为其获取国家和社会事务信息的主要工具,相关部门应坚持党管媒体的具体实践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当今大学生创造一个洁净的媒介空间,使媒介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应当重视教师的道德建设,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应当把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放在培养其教育能力的第一位。在高校以往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因此,适时地组织高校教师学习我党和国家先进的思想、理论与决策,深入了解我国的现实状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师德教育的全过程,使他们坚定为教师事业奉献终身的强烈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关怀、体谅他人等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与邻里和睦相处,做到尊老爱幼,同情弱者,知恩图报。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现代青年所必须的文明素养、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介绍:赵雅璇,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