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想弄明白:是什么让你有了这么大的转变?你看,每天作业的字迹多么工整,每堂课上举手多么积极,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令人惊讶!亲爱的小玮,对我来说,你是一个谜,一个让我能笑出声来的谜!”
敲下这段评语,我还是忍不住笑了,是抑制不住的大笑。是的,小玮的变化是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答案的谜。
作为教育集团交流教师,我从全市最好的学校来到这所新村小学,学生的差别是明显的。翻阅当时的日记,记录着这样的感受:“从新生入学登记表中能鲜明感知,教育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甚至于肤色都如天壤。……能预见到他们的整个人生会多么艰难……”
而小玮,是其中最醒目的一个。我从来收不到他的家庭作业,每天的拼音朗读过关轮到他时只有沉默,我想和他妈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希望家长能和我一起帮助这个孩子成长,然而每次当我刚跟她打完招呼,她就会飞快地“逃走”,把我还没出口的话噎在了半空中。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丝转机呢?我翻着自己的日记使劲地回想,大概就是那次新年联欢会:
联欢会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个节目,轮到小玮表演了,我都能察觉他的小小身体在发抖。他没有准备。我扶住他的肩膀,轻轻在他耳边说:“没关系,你可以朗诵一首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家》。”他很乖地点头,深吸一口气:“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他的脊背渐渐挺直,原本躁动的小朋友们也静静地听着,他们从来没有听到小玮在班级里发出这样自信、清晰的声音。朗诵完毕,有孩子高喊:“陈老师,小玮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是啊,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我想,很多年过去后,小玮所学到的知识可能早已遗忘,这一刻的幸福却一定会存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然而,如果这个小小的事件就改变了一切,那么,对教师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是过于神化了。小玮的转变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的不为人所知的因素存在,它们始终为小玮提供着隐秘的前行动力。究竟是什么?我颇为好奇,同样也有一点“野心”:如果能破译小玮的谜团,是不是也能举一反三地找到普适的原理?于是,我找来小玮询问,得到的也只是嗫嚅。他还太小,还没有能力反观自身。
又到了换取奖励的时候,教室里溢动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期待。这学期换取奖励的政策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比如抄写作业不再要求多少次三颗星才能换取,而是化整为零地变成了多少个写得好的字就能换取,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发现机会垂青于每个人,欣喜不已。小玮也是。这一天,他来到讲台前,在奖励项目中果断地指出了第三条:挑选喜欢的同桌。“我要和曹焕然坐。”哦,这是他的心愿吗?我隐约觉得这也许和我找的答案有点关系。“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比我聪明。”孩子说的是实话,不得不承认,上帝并没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而面对上帝的偏心,小玮选择的是坦然面对。我想,在无数次焕然用精彩应答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小朋友的掌声时,小玮一定非常想变成他,在小玮的世界里或许无数次地模拟过这样的场景,于是他一笔一划地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些努力消融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化成他内心的力量。他期待着本子被发下来的那一刻,然后像数财宝一样点数着一个个红圈圈,分析着、比较着被圈出的字和别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更加努力地一笔一划书写……这些具体而微的日常,是我忽略掉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啊!往往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发现孩子进步的结果,而并没有在意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漫长历程,它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雕刻着儿童的生命。有时这样的进程会因为某种外在的原因中断了,无以为继,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那天放学后我做了一件事:我坐到小玮的座位上,翻开他的作业本,从第一次看到最后一次,然后我看看焕然的座位,再看看讲台,小玮的世界就生动起来。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男孩杰里独自游过海底的隧道,他数着数字,头脑涨得快要炸裂,他挣扎着,无意识地游,在他觉得快要死去的时候,突然一片绿色的光猛然间炸碎了黑暗……而这一切,他的妈妈全然不知,她看到的只是一切如常的在饭桌前有点精神不振的孩子。儿童就是这样秘密地成长的。
小玮交上来一份观察写话作业。仍然不会分小节。我照例帮他分好,又拿了课文和焕然的作业讲给他听。他仍然不是很明白。没关系,慢慢来。小玮翻过页来,给我看他给写话配的插图。画面上,夕阳落到山后,和我们说着再见,有趣的是画面是上下对应的,下面有一座倒着的山,夕阳和它说的话也是倒着的。这是他眼中的世界呢!夕阳落下,并没有消失,而是去到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颠倒的世界,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我们脚底下就是美国,有没有幻想过拿着一把铁锹不停地挖呀挖就能到美国去(这是我小时候经常梦想的一件事),或许他的想象比我更哲学?马修斯提醒我们:在真正的哲学讨论中,儿童可以成为出色的发言人,儿童可能没有成人那样丰富的信息和老到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的想象、他们的困惑和发现意识,他们对不和谐、不恰当的敏感,他们对认识事物的急切热望,都特别有利于哲学思考。我带着抑制不住的惊喜和小朋友们分享了小玮的图画,并请小玮谈谈他的想法,他说:“太阳落山了,和我们说再见,这是它的回声。”小玮并不知道自己用了隐喻,这不仅是声音的回旋,而且是影像的回旋,任何看似离开的事物在他眼里是不是都有另一个去处?就像《哲学与幼童》这本书里六岁的孩子问的:我睡着了就不痛了,那么“痛”到哪里去了?儿童常常会想,太阳月亮到哪里去了?风到哪里去了?花凋谢了,到哪里去了?所以看待生存和死亡,孩子往往比我们更有想象力,更相信彼岸的存在。
诗人托马斯曾在《孩子们的歌》中讽刺地描写成人与儿童世界的隔膜: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即便是手脚并用,
你们成年人惯用的小伎俩,
就算用善于分析的目光
搜寻和试探,
就算用顽皮的表情
偷听我们的谈话,
你们还是找不到那个中心。
在那里,我们跳跃,我们玩耍。
紧闭的花蕾下,
光滑的蛋壳下,
生命仍在酣睡。
杯子一样的鸟窝里,
鸟蛋泛着灰蓝色,
你们那遥远的天堂的颜色。
关于小玮,我不知道有没有读懂他,也许一切都是过度诠释,都是误读。然而这种想要进入他内心世界的努力,孩子应该是能明显地感觉到的。一个学期以来,我带着好奇捡拾起他生活的片段并且尝试着拼贴出他的成长轨迹,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那么,就让小玮沿着自己的秘密隧道向前走,就让答案在空中飘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敲下这段评语,我还是忍不住笑了,是抑制不住的大笑。是的,小玮的变化是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答案的谜。
作为教育集团交流教师,我从全市最好的学校来到这所新村小学,学生的差别是明显的。翻阅当时的日记,记录着这样的感受:“从新生入学登记表中能鲜明感知,教育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甚至于肤色都如天壤。……能预见到他们的整个人生会多么艰难……”
而小玮,是其中最醒目的一个。我从来收不到他的家庭作业,每天的拼音朗读过关轮到他时只有沉默,我想和他妈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希望家长能和我一起帮助这个孩子成长,然而每次当我刚跟她打完招呼,她就会飞快地“逃走”,把我还没出口的话噎在了半空中。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丝转机呢?我翻着自己的日记使劲地回想,大概就是那次新年联欢会:
联欢会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个节目,轮到小玮表演了,我都能察觉他的小小身体在发抖。他没有准备。我扶住他的肩膀,轻轻在他耳边说:“没关系,你可以朗诵一首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家》。”他很乖地点头,深吸一口气:“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他的脊背渐渐挺直,原本躁动的小朋友们也静静地听着,他们从来没有听到小玮在班级里发出这样自信、清晰的声音。朗诵完毕,有孩子高喊:“陈老师,小玮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是啊,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我想,很多年过去后,小玮所学到的知识可能早已遗忘,这一刻的幸福却一定会存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然而,如果这个小小的事件就改变了一切,那么,对教师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是过于神化了。小玮的转变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的不为人所知的因素存在,它们始终为小玮提供着隐秘的前行动力。究竟是什么?我颇为好奇,同样也有一点“野心”:如果能破译小玮的谜团,是不是也能举一反三地找到普适的原理?于是,我找来小玮询问,得到的也只是嗫嚅。他还太小,还没有能力反观自身。
又到了换取奖励的时候,教室里溢动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期待。这学期换取奖励的政策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比如抄写作业不再要求多少次三颗星才能换取,而是化整为零地变成了多少个写得好的字就能换取,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发现机会垂青于每个人,欣喜不已。小玮也是。这一天,他来到讲台前,在奖励项目中果断地指出了第三条:挑选喜欢的同桌。“我要和曹焕然坐。”哦,这是他的心愿吗?我隐约觉得这也许和我找的答案有点关系。“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比我聪明。”孩子说的是实话,不得不承认,上帝并没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而面对上帝的偏心,小玮选择的是坦然面对。我想,在无数次焕然用精彩应答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小朋友的掌声时,小玮一定非常想变成他,在小玮的世界里或许无数次地模拟过这样的场景,于是他一笔一划地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些努力消融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化成他内心的力量。他期待着本子被发下来的那一刻,然后像数财宝一样点数着一个个红圈圈,分析着、比较着被圈出的字和别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更加努力地一笔一划书写……这些具体而微的日常,是我忽略掉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啊!往往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发现孩子进步的结果,而并没有在意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漫长历程,它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雕刻着儿童的生命。有时这样的进程会因为某种外在的原因中断了,无以为继,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那天放学后我做了一件事:我坐到小玮的座位上,翻开他的作业本,从第一次看到最后一次,然后我看看焕然的座位,再看看讲台,小玮的世界就生动起来。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男孩杰里独自游过海底的隧道,他数着数字,头脑涨得快要炸裂,他挣扎着,无意识地游,在他觉得快要死去的时候,突然一片绿色的光猛然间炸碎了黑暗……而这一切,他的妈妈全然不知,她看到的只是一切如常的在饭桌前有点精神不振的孩子。儿童就是这样秘密地成长的。
小玮交上来一份观察写话作业。仍然不会分小节。我照例帮他分好,又拿了课文和焕然的作业讲给他听。他仍然不是很明白。没关系,慢慢来。小玮翻过页来,给我看他给写话配的插图。画面上,夕阳落到山后,和我们说着再见,有趣的是画面是上下对应的,下面有一座倒着的山,夕阳和它说的话也是倒着的。这是他眼中的世界呢!夕阳落下,并没有消失,而是去到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颠倒的世界,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我们脚底下就是美国,有没有幻想过拿着一把铁锹不停地挖呀挖就能到美国去(这是我小时候经常梦想的一件事),或许他的想象比我更哲学?马修斯提醒我们:在真正的哲学讨论中,儿童可以成为出色的发言人,儿童可能没有成人那样丰富的信息和老到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的想象、他们的困惑和发现意识,他们对不和谐、不恰当的敏感,他们对认识事物的急切热望,都特别有利于哲学思考。我带着抑制不住的惊喜和小朋友们分享了小玮的图画,并请小玮谈谈他的想法,他说:“太阳落山了,和我们说再见,这是它的回声。”小玮并不知道自己用了隐喻,这不仅是声音的回旋,而且是影像的回旋,任何看似离开的事物在他眼里是不是都有另一个去处?就像《哲学与幼童》这本书里六岁的孩子问的:我睡着了就不痛了,那么“痛”到哪里去了?儿童常常会想,太阳月亮到哪里去了?风到哪里去了?花凋谢了,到哪里去了?所以看待生存和死亡,孩子往往比我们更有想象力,更相信彼岸的存在。
诗人托马斯曾在《孩子们的歌》中讽刺地描写成人与儿童世界的隔膜: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即便是手脚并用,
你们成年人惯用的小伎俩,
就算用善于分析的目光
搜寻和试探,
就算用顽皮的表情
偷听我们的谈话,
你们还是找不到那个中心。
在那里,我们跳跃,我们玩耍。
紧闭的花蕾下,
光滑的蛋壳下,
生命仍在酣睡。
杯子一样的鸟窝里,
鸟蛋泛着灰蓝色,
你们那遥远的天堂的颜色。
关于小玮,我不知道有没有读懂他,也许一切都是过度诠释,都是误读。然而这种想要进入他内心世界的努力,孩子应该是能明显地感觉到的。一个学期以来,我带着好奇捡拾起他生活的片段并且尝试着拼贴出他的成长轨迹,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那么,就让小玮沿着自己的秘密隧道向前走,就让答案在空中飘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