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的时期,新的时代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职责和内涵,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那么在新时期如何探索新的职业中学会计学的发展之路,摆在了我们会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近年来,大学招生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强,普通中学依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狂热追求,为上普通高中甚至动用几万元作为敲门砖。这样导致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而其中学会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更可怕的是所招收的学生素质急剧下降,学习风气越发淡然,会计教育之路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去探析。
一、目前中等职业财务会计专业的症结
(一)文化课、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课偏少
目前,中等职业财务会计专业在课堂教学排课中,5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如中职数学、语文、英语、政治与经济、礼仪、普通话、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他4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各专业学生学习无特色,造成文化课成绩提不上去,专业课成绩拿不出手,与《师说》中的“术业有专攻”相去甚远,当招工企业到校招工时,招工负责人提出专业问题,学生被问得面红耳赤,真是“苦不堪言”。
(二)理论重于实践
由于现代企业都重视工作效率,很不情愿让学生去实习,学生的实习占用人家很多时间和精力,于是造成了重理论课,轻视实践课的现象,使会计课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特色。学生大部分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课程,社会实践、上岗操作动手能力机会减少,只是在高三学年的后半期做一做模拟实习,没有一个良好的研学氛围,许多动手过程草草收场,有的学生甚至一遍完整的做帐过程都没有好好地练上一次。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上了制药、钢铁、电子、机电等公司,去做一线操作工。
(三)师资水平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从事教育的专业教师虽然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但教师从学校一毕业就从事到了教育事业当中,可谓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往往无法从理论到实际都为学生做好教学示范,也有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教会计专业,再加上多数职校前身是普通教育,教师担任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其教育理念一直处于普通教育观念之下,无法及时融入到职业教育当中来,难免出现南辕北辙之事。
学生是学校的命根,没有学生,职业教育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壮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辛辛苦苦把学生招进来,没有教育好既浪费教育资源,也不符合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只会让职业学校在社会上声名狼藉。为了振兴职教,重展会计专业的魅力,我们需要对会计专业进行改革,去除症结,让其健康成长,以下是对财务会计专业的一些思考。
二、变革中等职业财务会计教育之路的思考
(一)文化课、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尺度,去繁从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要科学地设置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确立主干课程,在校学习期间,让学生努力掌握。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经济法》等。整合资源,树立为专业课而服务的思想,将文化课与专业相挂钩,如语文课中的应用文写作内容,可让学生学写“合同”“契约”等经济类文书;将礼仪课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商业活动需要出发,模拟外事活动等。
(二)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有机结合
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这就需要学校的会计专业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通过比赛,会计资格证书的考取做为动力,强化学习能力;加大与各企事公司的联系,以勤工俭学的名义为学生创造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流程,让学生翻阅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学生如实战一般早日进入状态之中。
(三)提高会计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通过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等,提高自身的实操技能;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多功能教学硬件设备,采用案例教学法、分层次教学等提升会计教育软实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其引领到会计课程学习上来;利用假期对会计教师进行轮训,采取不同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等,采取灵活方式将学有成就的名师教授请进来为会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会计教育者,更需要一种勇气,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伤疤”,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自己,脚踏实地,勤于思考,探索会计教育的道路,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新时期祖国经济的腾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责编 田彩霞)
近年来,大学招生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强,普通中学依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狂热追求,为上普通高中甚至动用几万元作为敲门砖。这样导致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而其中学会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更可怕的是所招收的学生素质急剧下降,学习风气越发淡然,会计教育之路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去探析。
一、目前中等职业财务会计专业的症结
(一)文化课、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课偏少
目前,中等职业财务会计专业在课堂教学排课中,5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如中职数学、语文、英语、政治与经济、礼仪、普通话、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他4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各专业学生学习无特色,造成文化课成绩提不上去,专业课成绩拿不出手,与《师说》中的“术业有专攻”相去甚远,当招工企业到校招工时,招工负责人提出专业问题,学生被问得面红耳赤,真是“苦不堪言”。
(二)理论重于实践
由于现代企业都重视工作效率,很不情愿让学生去实习,学生的实习占用人家很多时间和精力,于是造成了重理论课,轻视实践课的现象,使会计课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特色。学生大部分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课程,社会实践、上岗操作动手能力机会减少,只是在高三学年的后半期做一做模拟实习,没有一个良好的研学氛围,许多动手过程草草收场,有的学生甚至一遍完整的做帐过程都没有好好地练上一次。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上了制药、钢铁、电子、机电等公司,去做一线操作工。
(三)师资水平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从事教育的专业教师虽然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但教师从学校一毕业就从事到了教育事业当中,可谓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往往无法从理论到实际都为学生做好教学示范,也有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教会计专业,再加上多数职校前身是普通教育,教师担任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其教育理念一直处于普通教育观念之下,无法及时融入到职业教育当中来,难免出现南辕北辙之事。
学生是学校的命根,没有学生,职业教育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壮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辛辛苦苦把学生招进来,没有教育好既浪费教育资源,也不符合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只会让职业学校在社会上声名狼藉。为了振兴职教,重展会计专业的魅力,我们需要对会计专业进行改革,去除症结,让其健康成长,以下是对财务会计专业的一些思考。
二、变革中等职业财务会计教育之路的思考
(一)文化课、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尺度,去繁从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要科学地设置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确立主干课程,在校学习期间,让学生努力掌握。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经济法》等。整合资源,树立为专业课而服务的思想,将文化课与专业相挂钩,如语文课中的应用文写作内容,可让学生学写“合同”“契约”等经济类文书;将礼仪课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商业活动需要出发,模拟外事活动等。
(二)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有机结合
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这就需要学校的会计专业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通过比赛,会计资格证书的考取做为动力,强化学习能力;加大与各企事公司的联系,以勤工俭学的名义为学生创造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流程,让学生翻阅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学生如实战一般早日进入状态之中。
(三)提高会计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通过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等,提高自身的实操技能;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多功能教学硬件设备,采用案例教学法、分层次教学等提升会计教育软实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其引领到会计课程学习上来;利用假期对会计教师进行轮训,采取不同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等,采取灵活方式将学有成就的名师教授请进来为会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会计教育者,更需要一种勇气,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伤疤”,用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自己,脚踏实地,勤于思考,探索会计教育的道路,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新时期祖国经济的腾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