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体育院校为国家体育事业和产业提供支持与服务,必须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校园文化;高职体育院校
我国的体育事业和产业起步较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体育市场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水平较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体育院校必须探讨培养具备职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在保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途径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技能。
一、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 忽视体育精神的传承,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多数高职体育院校是由传统的专业体育运动学校转变而来。这些专业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责任,坚定地传承着竞技体育精神。但是,部分高职体育院校忽视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发并应用这些精神财富,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文化与情感熏陶,而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运动技术上。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化特征,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2. 体制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许多高职体育院校开办时间较短,往往沿用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体制结构的规划设计上,偏重于硬性规定和结果性评价。这种体制结构缺乏灵活性及弹性,只注重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缺乏多元的评价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限于僵化的锻炼中,不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往往受挫。
二、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 传承体育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体育精神是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的智慧、坚强等健康向上的精神,而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自我超越。高职体育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拼搏向上、勇于超越等体育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大部分高职体育院校始终偏重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相关的体育技术课程占体育专业必修课程的一半以上,有关体育精神与文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课程则少之又少。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确保学生能够得到自主发展,高职体育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弘扬体育精神,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适当减少体育技术课程的比例,增加职业发展、基础性文化素养等课程;将创新创业课程贯穿于既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大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保证学生在自主择课和训练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2. 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职体育院校应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仿真项目,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在体育产业经营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校园内的运动场馆制订创新性经营管理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现阶段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国,张福生,翟铁华.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7):155-162.
[2]王子南.校企文化融通共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J].教育科学论坛,2017(18):16-19.
[3]尹琳,叶石菊.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2016(3):125.
[4]林顯鹏,虞重干,杨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2):3-9.
[5]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18(6):5-8.
[6]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1):1-11.
[7]孙旭波,马玉梅.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63.
作者简介:牛彬彬(1982 — ),男,甘肃临夏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校园文化;高职体育院校
我国的体育事业和产业起步较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体育市场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水平较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体育院校必须探讨培养具备职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在保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途径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技能。
一、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 忽视体育精神的传承,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多数高职体育院校是由传统的专业体育运动学校转变而来。这些专业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责任,坚定地传承着竞技体育精神。但是,部分高职体育院校忽视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发并应用这些精神财富,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文化与情感熏陶,而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运动技术上。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化特征,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2. 体制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许多高职体育院校开办时间较短,往往沿用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体制结构的规划设计上,偏重于硬性规定和结果性评价。这种体制结构缺乏灵活性及弹性,只注重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缺乏多元的评价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限于僵化的锻炼中,不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往往受挫。
二、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 传承体育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体育精神是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的智慧、坚强等健康向上的精神,而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自我超越。高职体育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拼搏向上、勇于超越等体育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大部分高职体育院校始终偏重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相关的体育技术课程占体育专业必修课程的一半以上,有关体育精神与文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课程则少之又少。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确保学生能够得到自主发展,高职体育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弘扬体育精神,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适当减少体育技术课程的比例,增加职业发展、基础性文化素养等课程;将创新创业课程贯穿于既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大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保证学生在自主择课和训练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2. 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职体育院校应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仿真项目,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在体育产业经营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校园内的运动场馆制订创新性经营管理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现阶段高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国,张福生,翟铁华.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7):155-162.
[2]王子南.校企文化融通共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J].教育科学论坛,2017(18):16-19.
[3]尹琳,叶石菊.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2016(3):125.
[4]林顯鹏,虞重干,杨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2):3-9.
[5]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18(6):5-8.
[6]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1):1-11.
[7]孙旭波,马玉梅.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63.
作者简介:牛彬彬(1982 — ),男,甘肃临夏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