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1例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围术期限制钠及利尿治疗,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静脉输注Alb。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Gilbert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疝环直径、疝缺损面积、术后血浆引流情况、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随访情况:腹股沟疝复发和远期并发症情况。采用电话、门诊或住院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疝复发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

结果

(1)手术及术后情况:81例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患者均顺利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为(46±19)min,疝环直径为(3.1±0.7)cm,疝缺损面积为(25±13)cm2。81例患者中,65例术后放置血浆引流管,其中术后24 h 39例引流出淡血性液体≥100 mL,26例引流出淡血性液体<100 mL,65例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2±1.0)d;16例早期手术未放置血浆引流管。81例患者中,术后切口轻度血清肿9例,阴囊肿胀4例,均经充分引流后好转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6.7±1.7)d。(2)随访情况:81例患者中,76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均为2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腹股沟疝复发以及相关远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肌瘤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HAML)的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2例MH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CT、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行手术切除或穿刺肝脏肿瘤后,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指标:(1)CT、MRI检查表现。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2)两名放射科医师诊断的一致
目的探讨学习曲线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中腹膜破裂的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和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在主刀医师学习曲线内行腹腔镜TEP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TEP,术中补片放置好以后,采用医用胶水固定。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补片使用情况、术中腹膜破裂情况
我国的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手术数量和手术质量。最近一期的《柳叶刀》杂志对中国在腹股沟疝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给予99分的高分。该分值甚至远超许多发达国家,名列全世界第4位。杂志的评论如下:"考虑到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而中国的患者众多,手术量巨大,医师的手术能力普遍较强,这是中国在这一项上表现不俗的原因。"但是综合实力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质量控制标准就是其中
目的探讨术前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定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根据术前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选择手术方式和计算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切除小肠长度。观察指标:(1)术前及术中情况:疝囊
疝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常见的疾病。进入21世纪后,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不断应用,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疝外科领域已经快速发展了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概念分类混乱、诊断与治疗不规范、随访手段落后、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欠缺等问题。因此,认清现阶段发展的不足,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探讨,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理清
腹腔镜疝修补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但经过对手术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的改进,可缩短腹腔镜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笔者通过观摩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视频并经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及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操作便利性,从而缩短手术学习曲线。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50例采用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6例患者采用传统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设为传统Overlap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设为改良Ove
目的探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0例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方法进行补片修补。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切口疝缺损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随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