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改革一个热点问题,那么生物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去探讨,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并进行了总结,为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点。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法 创新
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生命科学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渗透到农业、医药、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事实,不可置疑地验证了“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预言,其中基础生物学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已走过3年之时,我国开设中学生物课也历经了102周年的苍伤历程,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坎坷发展历程表明,中学生物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为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教会学生感知周边的事物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生物课程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所以学生首先要接触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相关的事物,而且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置中,教学生活化运用最为广泛。当然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要注意素材的典型化,并要与所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生物学教学生活化实质就是密切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运用 、拓展和提升,但并非所有生物学知识都能“生活化”,也并非所有生活素材都能为生物学教学服务 ,教师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拉硬扯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深人挖掘生物知识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通过生活学习生物学 ,学好生物学更好地造福于生活,这是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二、教会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
当学生感知到周边事物的时候,教会学生是什么样,这也是教会学生实践的过程。观察了周边的事物,也许有一种现象或者物质会引起兴趣,从而也会为以后有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孩子一个方向,让他不断地去进取。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习兴趣浓厚,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教师所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
三、让学生自己去发问,去思考
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四、学生自己探求,教师引导,释疑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学生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尝试,教师要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告诉答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随便便做一个教学组织者就可以,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承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同时也要释疑,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发现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周边生物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观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求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仲儒.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01年01期
[2]何成英.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青海教育.2003年23期
[3]马建忠.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宁夏教育.2000年22期
[4]应晓辉.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作者单位:陇西县直沟九年制学校 甘肃省陇西县)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法 创新
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生命科学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渗透到农业、医药、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事实,不可置疑地验证了“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预言,其中基础生物学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已走过3年之时,我国开设中学生物课也历经了102周年的苍伤历程,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坎坷发展历程表明,中学生物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为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教会学生感知周边的事物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生物课程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所以学生首先要接触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相关的事物,而且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置中,教学生活化运用最为广泛。当然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要注意素材的典型化,并要与所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生物学教学生活化实质就是密切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运用 、拓展和提升,但并非所有生物学知识都能“生活化”,也并非所有生活素材都能为生物学教学服务 ,教师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拉硬扯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深人挖掘生物知识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通过生活学习生物学 ,学好生物学更好地造福于生活,这是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二、教会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
当学生感知到周边事物的时候,教会学生是什么样,这也是教会学生实践的过程。观察了周边的事物,也许有一种现象或者物质会引起兴趣,从而也会为以后有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孩子一个方向,让他不断地去进取。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习兴趣浓厚,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教师所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
三、让学生自己去发问,去思考
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四、学生自己探求,教师引导,释疑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学生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尝试,教师要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告诉答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随便便做一个教学组织者就可以,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承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同时也要释疑,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发现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周边生物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观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求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仲儒.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01年01期
[2]何成英.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青海教育.2003年23期
[3]马建忠.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宁夏教育.2000年22期
[4]应晓辉.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作者单位:陇西县直沟九年制学校 甘肃省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