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一线英语教师摆脱了“重知识讲解,轻交际能力培养”的陈旧教学理念,现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掌握国际音标
打好语音基础学好国际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我集中教授音标,使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语音关。在他们掌握了音标后,口语操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课文
培养说话能力,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按课本内容传授语句重音、音节、连读等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巧,然后按课文里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在这一基础上继续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原声带朗读背诵,以初步培养他们用英语说话的能力。
三、开设口语课,加强说话训练
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己掌握的语言范围内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借助手势表情,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1.辨音练习,提供近似语音的单词,如:hear—hair,big—bag—beg,以提高学生辨别近似语音的能力。
2.日常生活对话或讲述短小故事,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3.播放外国教材的原声带如《新概念英语》的录音片段,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并让学生模仿朗读,以检查他们的语音语调。
4.设置一定的情景或提出某一个话题,让学生略作准备,编一个简单的对话或意思连贯的叙述,让他们开动脑筋,开口讲话,从而提高说的能力。
四、坚持用英语授课
英语教师流利地用英语讲授课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之中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老师说得好,我也要说好英语”的内驱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英语水平。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英语课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听英语、说英语、学英语。
五、坚持课前五分钟
每次课前五分钟我都让学生练口语。首先从音标入手,把学生易混淆的音素,反复练读,并借助于录音机加以区分。在学生过了音标关后,便开始单句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读说英语时注意运用语言现象,如:语调、连续,失去爆破,同化、意群、停顿等,以形成语流,使说的英语自然、流畅。如:“Did you have a good time?”一句,朗读时必须注意连续、失去爆破、同化,否则就会说得生硬。同样若不注意停顿,说出来的句子要么使人费解,要么就会改变原意。如:“She said the monitor was ill.”,若在said之后停顿,就意为“她说班长生病了”,若分别在“she”和“monitor”之后停顿,该句的意思就变为:“班长说她病了。”同时我还注意语调的训练,因为许多同学爱用一个调子,且一调到底,听起来平淡,不富感情。殊不知,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语调便可表达不同的意思,如:“He is a student.”如果用降调则肯定“他是个学生”,若用升调则表示“他是学生吗?”整个阶段的训练我都是让学生先划出语调、同化,失去爆破、连续等,然后听录音,纠正自己的错误,再跟读、模仿,最后自己读。
在此基础上便开始会话训练。对话一般选用《走遍美国》上的对话,每段对话从五六句至九十句不等,让学生先听,后模仿说出,最后分组仿造一段对话。学生听了这些有趣的原版对话,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对话进行一段时间后,便过渡到自由表达阶段,先是看图说话,画面从一慢慢过渡到二三四不等,后是让学生自由表达,可讲故事、说笑话、谈经历等,题材不限,但要求语音语调正确,语义连贯,无语法错误。
六、增强课堂内英语会话的密度和广度
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因此增加课内英语会话的密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充分地“练”英语是英语教师要时刻放在心上的。我认为多开展小组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它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密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pairby pair”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基础是好是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将大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这样,“Teacher-centered”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students-centered”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乎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初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之一。在小组活动中,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结构、理解语言功能的外部条件和参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七、课后及课间时间利用
要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放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中国人觉得学英语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这样的语言环境,学生也是如此。除了有限的英语课之外,他们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并不是毫无办法的。办法就是教师身体力行,带头用英语和学生进行课间及课后会话。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为他们创造一个较好的英语环境。教师在课间可以带头用英语对话,并且逐渐要求学生之间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例如,平时学生进办公室时,我要求他们用“May/Might I come in?”提问,捡到东西寻找失主时,用“Excuseme,is this your…等对话。一开始可以要求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带头,克服心中的顾虑,然后逐渐把这一做法推广到全班;对话内容主要以已学内容为主,对于不执行这一要求的同学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这样做就是为了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为他们创造说英语的环境。
(作者单位:553502贵州省盘县水塘镇中学)
一、掌握国际音标
打好语音基础学好国际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我集中教授音标,使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语音关。在他们掌握了音标后,口语操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课文
培养说话能力,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按课本内容传授语句重音、音节、连读等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巧,然后按课文里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在这一基础上继续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原声带朗读背诵,以初步培养他们用英语说话的能力。
三、开设口语课,加强说话训练
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己掌握的语言范围内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借助手势表情,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1.辨音练习,提供近似语音的单词,如:hear—hair,big—bag—beg,以提高学生辨别近似语音的能力。
2.日常生活对话或讲述短小故事,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3.播放外国教材的原声带如《新概念英语》的录音片段,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并让学生模仿朗读,以检查他们的语音语调。
4.设置一定的情景或提出某一个话题,让学生略作准备,编一个简单的对话或意思连贯的叙述,让他们开动脑筋,开口讲话,从而提高说的能力。
四、坚持用英语授课
英语教师流利地用英语讲授课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之中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老师说得好,我也要说好英语”的内驱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英语水平。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英语课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听英语、说英语、学英语。
五、坚持课前五分钟
每次课前五分钟我都让学生练口语。首先从音标入手,把学生易混淆的音素,反复练读,并借助于录音机加以区分。在学生过了音标关后,便开始单句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读说英语时注意运用语言现象,如:语调、连续,失去爆破,同化、意群、停顿等,以形成语流,使说的英语自然、流畅。如:“Did you have a good time?”一句,朗读时必须注意连续、失去爆破、同化,否则就会说得生硬。同样若不注意停顿,说出来的句子要么使人费解,要么就会改变原意。如:“She said the monitor was ill.”,若在said之后停顿,就意为“她说班长生病了”,若分别在“she”和“monitor”之后停顿,该句的意思就变为:“班长说她病了。”同时我还注意语调的训练,因为许多同学爱用一个调子,且一调到底,听起来平淡,不富感情。殊不知,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语调便可表达不同的意思,如:“He is a student.”如果用降调则肯定“他是个学生”,若用升调则表示“他是学生吗?”整个阶段的训练我都是让学生先划出语调、同化,失去爆破、连续等,然后听录音,纠正自己的错误,再跟读、模仿,最后自己读。
在此基础上便开始会话训练。对话一般选用《走遍美国》上的对话,每段对话从五六句至九十句不等,让学生先听,后模仿说出,最后分组仿造一段对话。学生听了这些有趣的原版对话,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对话进行一段时间后,便过渡到自由表达阶段,先是看图说话,画面从一慢慢过渡到二三四不等,后是让学生自由表达,可讲故事、说笑话、谈经历等,题材不限,但要求语音语调正确,语义连贯,无语法错误。
六、增强课堂内英语会话的密度和广度
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因此增加课内英语会话的密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充分地“练”英语是英语教师要时刻放在心上的。我认为多开展小组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它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密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pairby pair”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基础是好是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将大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这样,“Teacher-centered”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students-centered”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乎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初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之一。在小组活动中,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结构、理解语言功能的外部条件和参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七、课后及课间时间利用
要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放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中国人觉得学英语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这样的语言环境,学生也是如此。除了有限的英语课之外,他们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并不是毫无办法的。办法就是教师身体力行,带头用英语和学生进行课间及课后会话。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为他们创造一个较好的英语环境。教师在课间可以带头用英语对话,并且逐渐要求学生之间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例如,平时学生进办公室时,我要求他们用“May/Might I come in?”提问,捡到东西寻找失主时,用“Excuseme,is this your…等对话。一开始可以要求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带头,克服心中的顾虑,然后逐渐把这一做法推广到全班;对话内容主要以已学内容为主,对于不执行这一要求的同学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这样做就是为了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为他们创造说英语的环境。
(作者单位:553502贵州省盘县水塘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