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祝福》、《离婚》、《伤逝》三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三位女性都在重负之下走向妥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中国女性,本文从分析文本中三位女性妥协的过程,尝试着认识鲁迅对于在中国社会启蒙进程中传统思想造成中国妇女沉痛的精神悲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精神重负;女性形象;悲剧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①钱理群先生在《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中说:“一个民族的觉醒,人的觉醒,归根结底,是要看处于社会结构最底层的人-妇女、儿童、农民的觉醒。”②一个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反映了妇女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妇女的觉醒和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妇女问题也一直是中国作家们的重要关注。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尤以《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为代表。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爱姑是反抗的农村妇女代表,子君是新型的知识女性,但她们无一逃脱悲剧性的命运。鲁迅深刻剖析了造成她们的悲剧性命运的历史根源,敏锐又独到地洞察了传统伦理束缚下中国妇女的精神重负的各种因素。
  一、旧社会劳动妇女悲剧:《祝福》中的祥林嫂
  《祝福》中的祥林嫂命途多舛,历经丧夫-再嫁-丧夫丧子,最终怀着对入地狱锯成两半的深切恐惧而冻死,其悲剧性层层加深。
  首先,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并没有人问她姓甚名谁,丧了夫婆婆又严厉这本就是遭遇了不幸,但没有人对此表示同情;她比男人还勤快的女人,整天不停歇,“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③鲁四老爷却恰恰是因为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提起她时总是皱起眉头。“祥林嫂”作为一个具有人身依附意义的称呼,因为“寡妇”的身份,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封建男权的歧视。这种歧视深深印在鲁四老爷的思想中,即便祥林嫂被婆婆强行抢走,他都不能为勤劳的没有一点过错的祥林嫂说一句同情的话,反而欲言又止的找理由解释祥林嫂被强行抢走的合理性。婆婆对守了寡的儿媳具有天然的处置权,可以随意抢走卖给别人,丝毫不考虑当事人的想法,封建男权对此默许和认可,这种外在的压迫使妇女反抗更为艰难,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之一。
  然而,祥林嫂身上又具有反抗精神,丈夫死了再嫁时闹得异乎寻常的厉害,“一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④出轿拜天地时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擒住都拜不成,一不小心挣脱了“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用两把香灰两块红布都没有办法止住血,直到在新房里还是骂。⑤祥林嫂在面对强行结婚时以命搏的反抗,并非是对自己被卖掉这件事的反抗,而是由于“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的节妇烈女思想的影响,这种使祥林嫂成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又是维护者、实践者,这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再次,联系她在鲁镇做工时那种虽然劳累却满足的生存状态-“口角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⑥,这种悲剧感让人尤为心酸:安分的凭借自己的勤劳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吃穿不论,年底的活也一力承担,虽苦虽累但她感到满足,最后对这种受奴役却安稳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然而,就连这么低的要求命运都没有满足她。丧夫丧子后再次来到鲁镇,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灵活,记性差也不笑,因为“败坏风俗”,即便散尽钱财捐了门槛也还是连帮忙祭祀的资格都没有。她的不幸渐渐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承受了巨大的丧子之痛,最终怀着对死后被锯成两半的巨大恐惧,在穷困潦倒中,在天寒地冻又热闹忙碌的除夕毫无希望的死去。她想成为奴隶却不可得,她怀疑“灵魂”和“地狱”的存在,并向受过教育见过世面的“我”请教,希望死后见到儿子,更希望死后不要受锯形分给两个丈夫,这说明祥林嫂对自己的命运尚有一丝反抗,但是她不知道造成自己悲剧一生的真正原因,至死都没有挣脱贞洁、封建伦理对心灵的重压,这是祥林嫂又一重精神悲剧。
  二、反抗的农村妇女悲剧:《离婚》中的爱姑
  封建社会,男人常有三妻四妾,女人对此见怪不怪、忍气吞声,但《离婚》中的爱姑在丈夫姘上小寡妇、公公只帮儿子不顾她几年的艰辛后,“闹了整三年”⑦还不算完,不管别人如何劝,硬要论个对错。这个敢说敢干、大胆泼辣的女性与祥林嫂性格迥异,比祥林嫂多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在夫家受了委屈就回娘家搬救兵;丈夫与别的女人私通纳妾,公公又格外偏袒儿子,她便“小畜生”“老畜生”的叫着闹个天翻地覆甚至家破人亡,要将男权打翻在地;她不把慰老爷放在眼里,认为他“不过一个团头团脑的矮子”⑧,因而拒绝慰老爷连番几次的调停意见;她天真的以为七大人可以为她主持公道,不会因为“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⑨。爱姑身上似乎体现出辛亥革命后新思潮开始发挥作用,妇女的反抗意识开始萌发,显示出对妇女独立人格的重视,对封建男权的蔑视,爱姑理直气壮、无所惧怕的表达,读来让人畅快淋漓。在封建意识依旧浓厚的中国乡村,婚姻是宗法制的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女方在夫家的不满会上升到家族颜面,有父兄可仰仗,使爱姑反抗得有底气,但也正因为如此,爱姑才会采取“以恶制恶”的方式进行反抗。爱姑之所以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不是因为她自己意识到独立的女性权利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而是因为自己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⑩,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其地位如果姘一个寡妇就受到动摇实在咽不下这口委屈;结婚几年“一礼不缺”,要与七大人好好说一说这几年的艰难,因此不能那么容易花几个钱就被赶出去。这种不甘心并不是出于她作为“人”的权利与独立的人格,而是由于思想深处盘踞着婚姻应“不越封建礼教的雷池”。她坚信自己的正确,就是认同和维护封建礼教的束缚,她虽然说并不贪图再回到那个婚姻中,却寄希望于封建礼教的权威-七老爷为她主持公道。会见七大人前她开始局促不安,父亲见到七大人说不出话,她觉察出危急感到孤立无援,七大人并没有替她说话时她由惊疑、失望到噤若寒蝉,由于七大人实在威严,她竟然后悔是自己错了,直到最后也恭敬地说存着新年的喜酒来年再喝。这是爱姑由反抗到妥协的过程,她对于“那意外的事情”是万万没有料到的,她或许并没有真正想过要离婚,只是想要论个对错,她过于相信封建权威的代言人,父亲不敢言语兄弟不敢前来,所以她的底气慢慢消失,当七大人也主张离婚时,她的精神支柱也随之崩塌。这场离婚悲剧并不是由于爱姑性格软弱造成的,而是由于爱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要争取女性独立,她寄希望于自己的父兄、权威的七大人,实际上就是寄希望于封建的宗法伦理,借助封建的传统教条与封建的男权作斗争,其反抗是无法实现的。这正是爱姑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三、新型的知识女性悲剧:《伤逝》中的子君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制,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新文化时期,各种思想更是风起云涌、声浪起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封建的旧思想、旧势力、就习惯被彻底摧毁、消失跆尽,根基深厚的男权价值依然是恋爱、婚姻自由的阻碍。《伤逝》中的子君是一个受过新思潮影响的新型的城市知识分子,为争取独立自由的爱情、婚姻,为争取她作为个人的权利,勇敢地出走与涓生生活在一起。她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活,不受任何人的干涉。这种反抗意识与祥林嫂、爱姑不同,子君已然意识到自己作为“人”这一存在,是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自由地生活,因此她挣脱了那个充满强制父权氛围的家,甚至与她的叔子闹开,叔子不再认她做侄女。可以说子君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她努力维护着幸福的、自由的生活,但真实的生活不光是诗和理想,更多的是琐碎不堪的日常事务。涓生的失业、生计的压迫、与小官太太的暗斗,渐渐使眼中还闪着稚气的子君应接不暇,“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子君将对涓生的爱融入了柴米油盐之中,她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社会中“主内”的贤妻,甘愿一切随夫。子君已经不是那个追求“我是我自己的”新女性了,而是“我是涓生的”普通人妻,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与传统社会中依附于男人生存的传统女性没有什么区别了。她受到涓生的启蒙追求爱情不惜与家族决裂;生活在一起她精心照料两个人的生活,即便有了不快活,见了涓生也勉强的笑;涓生说的话她领会地点点头,时时忧虑着,对涓生却温和得多,这让读者不得不有种子君甚至是在取悦涓生的想法;直至最后失去涓生的爱,子君黯然离去后不久就香消玉殒……这一切都不难看出,子君虽然喊出了追求独立人格的宣言,但其思想深处却顺从着传统的男权意识,她从一开始就是在涓生-男性发言人的引导下做出出走的决定;在生活的困境中面对涓生提出的更高的精神要求和忠告她没有丝毫的抱怨,甘愿在男性的话语中保持沉默;但是她的任劳任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涓生的冷漠;爱情消耗尽了,她没有死缠烂打,将生活材料的全副郑重地留给涓生,好让他维持更长久的生活。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鲁迅先生说:“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候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子君清醒的逃离了一个父权家庭,有心甘情愿的创造了一个新的父权家庭,直到离开她仍然一心系在涓生身上,她的生命逻辑限定在家庭、丈夫主导的父权意识里,精神上背负着被男权意识奴化的重负,为男权意识浇灌了她最后一滴血泪。
  四、结语
  鲁迅先生的这三篇小说,揭示了中国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之时,根深蒂固的封建奴性依然盘踞在广大女性的内心深处,给她们的精神戴了沉重的枷锁,她们反抗着传统,却带着精神上的重负一转身又走进了同样的陷阱。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传统的道德和伦理不断被重新审视,女性要获得真正的思想解放,必须打开精神上的枷锁,释放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清除思想深处作为男权社会之附庸的奴性,这或许是我们重读鲁迅这三篇作品时,对在中国社会启蒙进程中中国妇女沉痛的精神悲剧的一些认识。中国的确很难改变,“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但鞭子总要来;既然醒了,就不要害怕无路可走,走的人多了,也许真的就成了路。
  注释:
  ①胡适.容忍与自由[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吴刚.论胡适的婚姻家庭观[J].安徽史学,1992(01).
  ②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J].文学评论,1989(03)
  ③鲁迅:《祝福》。
  ④鲁迅:《祝福》。
  ⑤鲁迅:《我之节烈观》。
  ⑥鲁迅:《祝福》。
  ⑦鲁迅:《离婚》。
  ⑧鲁迅:《离婚》。
  ⑨鲁迅:《离婚》。
  ⑩鲁迅:《离婚》。
  易竹贤,胡慧翼.因袭重负下的女性悲剧-鲁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的另一种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1999(04)
  鲁迅:《伤逝》。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故乡》。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1).
  [2]易竹贤,胡慧翼.因袭重负下的女性悲剧-鲁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的另一种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1999(04).
  [3]王玲,于惠.子君的悲剧-《伤逝》重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4]马敏.鲁迅作品中的女性话语能力的悖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02).
  [5]景洁琼.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神州,2011.
其他文献
中国的大学是个格外神奇的地方。大批曾经刻苦勤奋,每天“鏖战到天亮”的高考毕业生进入这里后,大部分都如同变了个人一般,慵懒,不上进。女生梳妆打扮,男生球赛电游,与高三时期的他们完全是天壤之别。这绝非个体现象。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许多人似乎忽然失去了自我,没有目标,没有志趣,他们像一个个迷茫的孩子,站在岔路口失去了方向。  没有了高考,我们真的别无追求吗?我们的生活,除了高考,真的空白如纸吗?高考之外,
期刊
为你献上这些诗篇  如果我对你的爱传播到永远  并在整个人间传播挚爱痴情一片  引起世人惊魂动魄呐喊激情无限  叫天神顿生嫉妒天怒人怨  为了我对你的爱充满醋意而现  激动喜欢羡慕言传这爱的诗篇  上天为了追忆你的爱将天门打开  人间为了追忆你的爱而关闭睡眠  我那拥抱你的爱抓住你的瞬间  我心着魔一样爱心大于天宫百般  我的魂我的魄我的爱我心之愿  无处可现高出可喊感地动天  大爱小爱海潮一般奉
期刊
啊,高贵而沉默寡言的你  啊,蕴藏着郁郁和泪水的你  你越是躲避我,美人啊  我越是离不开对你的爱  越是觉得你,我天上恋人的光彩啊  等待我地球引力般强健的双臂  与无际跨越的距离把你全身环绕  绕过你的腰、你的身体、你整个的人  我就越是爱你、爱你、真的好爱你!  我向你走进、在征途、在天际  我在天宫一号上看着你、爱你、好爱你  我正在想你、抱着你,一下一下的吻你  仿佛神九与天宫4号对接 
期刊
摘 要:“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12个字代表着浙江精神,而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也成为了实践浙江精神的典范。杭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一座经济名城。杭州的一呼一吸都展现着其务实、诚信、勇敢的工作作风,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时俱进。  关键词:杭州;浙江精神;历史;文化;经济  浙江人在2000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是16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
期刊
喜欢王开岭先生的文字,理性、尖锐而又不乏感性,雅致的笔意,带给人思想的震撼和直抵灵府的触动。读完先生的《古典之殇》,合上书,一个人静静地细品他笔下“原配的世界”中,那些于现代而言再也难觅的古典元素,那些曾经朴拙、简稚的东西,那些由美好的物象触发衍生的感动和回味,真的带给了自己一种珍贵的心灵体验。  古典之殇,即古典元素、场景,原始经历、记忆的伤逝。的确,这个时代变得太快,五色杂陈,来不及驻留,来不
期刊
摘 要:对于《复仇》,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研究。历来的研究者基本都会将其研究依据定在鲁迅先生“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但这种研究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则从文本出发,并结合先生的生活背景来探究文中鲁迅先生在人生的低谷中依旧选择抗的状态。  关键词:复仇者;个体;抗争  《复仇》作为鲁迅思想中独具一格的散文,曾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关注。今天我则试图从文本细读中理解鲁迅先生在人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三篇小说中提炼主题,简要分析作品主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许灵均和章永璘灵魂中都深藏着孤独的内核,表露的情感中不乏欲望的挣扎以及爱情的肉欲。  关键词:《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心理历程  古语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放在新时期著名小说家张贤亮身上最是恰当。张先生是以诗人身份初入文坛的,身上自带有诗人特有的浪漫、奔
期刊
摘 要:老舍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其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知识分子形象与命运的书写,但深埋在背后的是对于生存哲学的反思。《牺牲》与《孔乙己》就是典型的文本,细读文本会发现两者存在很多共通性,同样以“我”为叙述视角及“老梅”这类对同胞的“旁观者”的眼光下书写了中国的“洋博士”与“古文人”们共同的悲剧命运,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又是在这三类人物的塑造中发掘深蕴其中的生存哲学。  关键词:老舍;鲁迅;
期刊
摘 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歌,对话者都是革命。张枣这一代诗人,空白感促使他们寻找诗歌语言和形式的建构。张枣意识到再造诗歌对话性的重要性,开始探索诗歌的内在对话结构。  关键词:张枣;元诗;对话;空间  欧阳江河曾在解读张枣的《悠悠》一诗时提出问题:“一个当代诗人在体制话语的巨大压力下,处理与现代性、历史语境、中国特质及汉语性有关的主题和材料时,文本长度、风格或道德上的广阔性往往起不了决定性
期刊
摘 要:《我与地坛》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是他生命经历中最艰难一段的忠实记录,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文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大量独特的思索和体验,可以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解读  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