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眼中的西方文化图景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世界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已经以西方的文化为主导。从人文意义上看,自由、平等、民主等等词汇确系自西方的文化体系传入,那么所谓中国的现代文明,某种意义上也就指西方文明。虽然今天“现代文明”这类词汇带有强烈的积极色彩,然而在民国时期,却是极度敏感的字眼。
  应该说,这种敏感实际上正源于东西文化的论争。西方文化,在今天,是去粗取精的问题,而在当时却是你死我亡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一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分野,而实际上,这个分野所决定的,几乎正是西方文化的去留。中华古代文明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从未断流过,经历周代的百家争鸣后,虽有墨家法家的短暂称霸,然而最终确立起儒家伦理的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格局,这种格局下,由内而外的人格塑造虽然一开始就牢牢地锁定在士阶层身上,然而内圣外王的上以化下的实现形式以及中国古代政治格局教化的人文要求,都把这种理性推及整个中华的文化版图中,即使番邦外国,也自汉时便来朝贡,他们所持的文化态度,也正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态度。历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无不将这种态度视为一种使命感所赋予的特殊荣耀,然而值得思索的是,1919年,将批判矛头指向这个态度的正是汉族知识分子中的文化精英,正是他们让这种绵延接续的文明发生了断裂和改向。他们的身上无不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对家国复兴和百姓安乐的使命感本是儒家文化的政治诉求,在清帝国奄奄一息的国运中,这些传统文化培养出的精英以庞大的热忱和决心竟然超越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所赖以生存的帝制国体,成功完成了对自身阶级局限的突围,正是留学西方的短暂经历,这短暂的几年,对中国文化和政治所造成的震动和改变却是惊人的,而中国文化来消化这些震动和改变却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样讲,确有片面夸大之嫌,然而纵观中国文化长河,正是从1919年起,传统文化下的文化格局开始迅速离析解体。而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普世价值也迅速击溃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第一印象。
  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也正是为着这个印象才坚定地想要除旧布新,甚至于旧的全部捐弃,陈独秀认为西方文明更适合于时代之要求,因而“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若非有对西方怀有极其美好的想象,则难有此种决意。中国近代史的国门是由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的,于是清政府中的一些开明人士草草地开始了中国近代第一批重工业生产,约30年而悉数破败,当时的知识分子大抵也都开始意识到一种文化上的危机感,目光从工业转向民智。那么民主和科学便成为一种新的图腾。于是西方由两希传统而来的人人平等便吸引着他们,陈独秀也好,李大钊也好,莫不幻想过黎民百姓从土地中直起腰来,像西方国家的公民一样,当家作主,每个人反过来决定统治者甚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鲁迅是由矿务学堂而直接留日的,当时的日本正处于转型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而回望万马齐喑的中国文化界,皆不出仁义道德字里行间的“吃人”,于是对传统文化开始口诛笔伐。革命这个词汇,便成为一种前沿的人格实践和政治理想的实现手段。这种对传统的决绝和对西方的向往,正是从政治理想开始的,其实这个姿态也正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姿态。因此,在20世纪初的中国,各种译介西方文化、学术、文学的刊物和书籍层出不穷,曾经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回国后也常常加入到这场热潮中成为中坚力量,而不曾出国到西方的人,则大嚼特嚼这些刊物和书籍,于是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人们以自己的救亡热情和政治憧憬组成了一幅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的西方文化图景。
  很难说这个图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它的的确确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滞重和迂腐瓦解殆尽,它将这种思想解放的果实无差别地分布给各个阶层的人,使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一种主体意识开始在中国民间确立,即使这个图景的构建从来没有经过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传统做以细致考察,更没有对希伯来基督教精神进行哲学分析,然而这种否性现实的现代主义精神又的确是与西方现代精神合拍的。
  所以说,中国近代对西方文化的认知更多的不是话语还原而是一种再造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带来的新变却恰好是正面的、合时宜的。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需卦,乾为天,坎为云,云气上集于天待时降雨,需象征需待。需,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前面屯卦有云有雷表示是要下雨,而蒙卦则是下起了蒙蒙细雨,此卦则是等待雨过天晴。  物初蒙稚,得养而成,因此需卦也含有需待饮食的意思。物稚不可以不养,需者,饮食之道也。需卦上接屯卦、蒙卦,屯卦处于事物的萌芽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婴儿期;蒙卦处于事物的蒙昧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儿童期;需卦则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相对于人来
期刊
主讲/刘梦溪  地点/南京紫金山庄  整理/本刊编辑部  “王道”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自然是很重要的概念。但孟子当年向各国的国君推销此义,口干舌燥,效果渺渺。结果自己还要解释动机,说什么“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假如今天有策士向世界各国的“国君”推销“王道”,效果会如何呢?我认为那“后果”,比当年气得发牢骚的孟轲好不到哪儿去。  以此我们不妨将目光由“国君”转到国民,转到人,转到人的个体生命
期刊
儒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其特点是以传经的方式传道。所谓“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或“六艺”;所谓“道”,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是“仁义”。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上下两千年,中国社会千变万化,儒家学者也与时俱进,扬弃旧说,融汇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仁义。“仁义”是历代
期刊
汉服的华美,走过了汉代的庄重、唐代的热烈、宋代的文秀、明代的丰富,到清代因为政治缘故而被迫戛然而止。然而汉服表达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始终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并未因历史之手的残酷而彻底断裂。  ◎古画中的汉服  汉服相较于胡服、旗装或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既庄重又飘逸、既灵动又大方。将看似矛盾的特点协调为一身华衣,这是汉服的艺术。  比如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一幅《女史箴图》,是绘画史上的重
期刊
着汉服者,可以是“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也可以是“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但无论是怎样的风采,都是一样的令人沉醉,足可谓: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期刊
◎金鸡报晓健颈脑  双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自然放松。  下颌向前向下伸去,呼气;下颌回拉向后,缩颈,吸气;抬头,伸颈,双目望天,吸气,耸肩,扩胸,将气吸满胸腔;呼气,头经前下方汇至胸前,气呼尽,肩部放下;状如雄鸡打鸣。如此反复做36次。  因为上述动作主要是颈部的前后伸缩运动。为了加强颈部运动效果,可做颈部旋转运动。左右各旋转18次。左耳贴左肩,正头;右耳贴右肩,正头,各
期刊
喜欢竹,是从读初中时开始的。那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无知无识的毛头少年。按说对竹这种历来都被认为文雅高洁的人间经典是无缘搭界的。然而,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和熏陶,课余时间便半懂不懂地读了些古典的诗文。读唐诗宋词,也读明清小说和散文,尤其对诗词和散文偏爱,不经意中便喜欢上了诗文中的竹。渐渐地,先哲们对竹的讴歌和赞美,使竹的品格、气节、神韵,便在我的心灵上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期刊
《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便成了华夏文明的标志。穿起汉服,就是穿起历史,那一身的风华啊,它的名字就叫做——中华。
期刊
《左传》记曰:“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在人们逐渐重视精神文化的今天,高耸的钢筋丛林中,开始有人发出了对衣冠上国的重新思考:那件曾以章纹标识的华美礼服,今在何方?  汉服,不是单指汉朝服装,而是汉族的民族服装,是从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末间,汉人所穿服饰的总称,后经过三百多年风雨沧桑的断代,湮灭在了历史中,被子孙遗忘。  如今仍有很多人误以为,汉服是因其宽袍广袖的不便被自
期刊
享受香道可以获得一种顿悟后的幸福,但需要特别灵敏的感官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准确的表达力——那缕紫烟飘得很远,也很神秘。  品一炉优雅沉香  在明代以前,它被叫作香席,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般闲事。如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话,也叫香学。如今在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品香悄悄地作为一种时尚享受已经流行开了,相继开设的香道会所与香馆也成了品香的俱乐部。  6年前我与有“香界教父”之誉的刘良佑先生结识,他是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