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竹,是从读初中时开始的。那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无知无识的毛头少年。按说对竹这种历来都被认为文雅高洁的人间经典是无缘搭界的。然而,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和熏陶,课余时间便半懂不懂地读了些古典的诗文。读唐诗宋词,也读明清小说和散文,尤其对诗词和散文偏爱,不经意中便喜欢上了诗文中的竹。渐渐地,先哲们对竹的讴歌和赞美,使竹的品格、气节、神韵,便在我的心灵上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萌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蕖生水中,一昼夜可长数寸;皆以中虚也。”“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之。”……这些千古绝句把竹的宁折不弯、忠贞不渝、遇逆破坚、凌霜傲雪的气节和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把竹的君子之风推向了颠峰和极致。现在想来,竹的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几乎伴随影响了我的一生,使我学会了清白做人,诚信处事。
然而,那时,我还尚未见到真正的竹。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由于土质和气候等因素不生长竹,也不适宜种植竹。对竹的印象和感观完全来自于连环画或年画上。直到1966年秋冬季去了南方,在杭州、成都、广州等地,才见到了真正的竹。记得当时还偷偷地摘了几片竹叶当书签,并保存了多年。至此,对竹的酷爱和青睐又多了几分。
参加工作后,学习考察的机会多了,每到一地,闲暇之余,赏竹观篁便成了我的“要务”。游竹林,逛竹海,享竹的温馨,与竹亲近合影,在竹的氛围中感受竹的飘逸与风采,常常是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归家时,还要紧缩银根,无论如何也要买几件竹制工艺品带回去。这些年光各类竹制茶叶盒就收藏了几十个,摆放在居室欣赏,几次搬迁,从未遗落。竹,已与我结成挚友,在我心中化为图腾。我是不是也成了“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了呢?
几年前退休赋闲,对竹的情结更加浓烈,见不到南方的“大竹”,我就养了几盆“小竹”即“文竹”。文竹,看上去虽纤细、孱弱,但也有节有骨,有枝有叶,灵秀、静巧,有大竹和松树刚毅、坚挺的英武形象与气质。故在情感上,我一直把文竹当成我心目中的“竹”。因而,几盆文竹在居室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一盆放在书桌中间,读书写作时有竹韵陪伴;一盆置于方厅的茶几上,与客人畅谈时有竹香助兴;一盆摆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有竹神送我进入梦乡。这便使我与文竹朝夕相处,只要人在家中,竹便在我眼里鲜活、灵动。
我不会也不懂莳花养草,家中的花花草草都是老妻养护。但对文竹我却每天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眠前都亲自用小小的喷雾器为文竹“淋浴”。轻轻地掸,慢慢地润,缓缓地洒,让文竹的枝枝叶叶在“微风”“细雨”中去掉灰尘,吮吸清泉,汲取营养,使其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读书累了,写作倦了,我便伫立在文竹前美美地观赏。看她们纤细的骨节,虽弱却直;看她们小小的枝叶,虽嫩却挺;看她们的体貌,虽不葳蕤,却也棱角分明,错落有致,极富竹的气魄,松的威烈。看着,看着,我便情不自禁地与她们交流、对话、沟通,向她们讲述自己60余年来的人生苦旅,喜怒衰乐,风风雨雨……但我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竹”。
谈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眼前的文竹仿佛一下子变成了远古竹林。我看见七位贤人在挺拔的青筠中品茗饮酒,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击节高歌,尽展名流雅士不媚不俗的君子风骨。此情此景令我钦羡不已,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成为“竹林”的一“贤”啊。
提起那个曾在清代做过七品县令的郑板桥,更是令我由衷的敬佩,一首“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常常让我热泪盈眶,郑燮听竹想的都是黎庶百姓,竹的一枝一叶都在关注民生,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啊!文竹,我已老矣,没有再从政的机会了,但我的“余热”,还是想奉献父老乡亲,哪怕只是一丁一点……
有时也品评竹的淳朴,竹的自然,竹的美丽。这一刹,文竹便幻化成江南的一座座竹山,竹园,而“竹有低头叶,梅无仰面花”“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代先哲们笔下咏竹的千古绝句,像袅袅的竹风一样,在耳边飘起。山光水色,有竹左右,徜徉其中,该是何等的痛快和惬意……
居家有竹,满室溢香;居家有竹,身心舒畅;居家有竹,品位高尚。这完全缘于多年来我与竹与文竹诚挚的相处相交,并从中收获了人生的真谛。时下,虽夕阳向晚,白发渐增,但竹作为我修身立德的标杆,为人处事的尺度,养性怡情的寄托,决不能变。
竹,文竹。让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一同拔节,一同壮骨,一同向上。 编辑/王洪丽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萌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蕖生水中,一昼夜可长数寸;皆以中虚也。”“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之。”……这些千古绝句把竹的宁折不弯、忠贞不渝、遇逆破坚、凌霜傲雪的气节和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把竹的君子之风推向了颠峰和极致。现在想来,竹的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几乎伴随影响了我的一生,使我学会了清白做人,诚信处事。
然而,那时,我还尚未见到真正的竹。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由于土质和气候等因素不生长竹,也不适宜种植竹。对竹的印象和感观完全来自于连环画或年画上。直到1966年秋冬季去了南方,在杭州、成都、广州等地,才见到了真正的竹。记得当时还偷偷地摘了几片竹叶当书签,并保存了多年。至此,对竹的酷爱和青睐又多了几分。
参加工作后,学习考察的机会多了,每到一地,闲暇之余,赏竹观篁便成了我的“要务”。游竹林,逛竹海,享竹的温馨,与竹亲近合影,在竹的氛围中感受竹的飘逸与风采,常常是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归家时,还要紧缩银根,无论如何也要买几件竹制工艺品带回去。这些年光各类竹制茶叶盒就收藏了几十个,摆放在居室欣赏,几次搬迁,从未遗落。竹,已与我结成挚友,在我心中化为图腾。我是不是也成了“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了呢?
几年前退休赋闲,对竹的情结更加浓烈,见不到南方的“大竹”,我就养了几盆“小竹”即“文竹”。文竹,看上去虽纤细、孱弱,但也有节有骨,有枝有叶,灵秀、静巧,有大竹和松树刚毅、坚挺的英武形象与气质。故在情感上,我一直把文竹当成我心目中的“竹”。因而,几盆文竹在居室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一盆放在书桌中间,读书写作时有竹韵陪伴;一盆置于方厅的茶几上,与客人畅谈时有竹香助兴;一盆摆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有竹神送我进入梦乡。这便使我与文竹朝夕相处,只要人在家中,竹便在我眼里鲜活、灵动。
我不会也不懂莳花养草,家中的花花草草都是老妻养护。但对文竹我却每天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眠前都亲自用小小的喷雾器为文竹“淋浴”。轻轻地掸,慢慢地润,缓缓地洒,让文竹的枝枝叶叶在“微风”“细雨”中去掉灰尘,吮吸清泉,汲取营养,使其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读书累了,写作倦了,我便伫立在文竹前美美地观赏。看她们纤细的骨节,虽弱却直;看她们小小的枝叶,虽嫩却挺;看她们的体貌,虽不葳蕤,却也棱角分明,错落有致,极富竹的气魄,松的威烈。看着,看着,我便情不自禁地与她们交流、对话、沟通,向她们讲述自己60余年来的人生苦旅,喜怒衰乐,风风雨雨……但我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竹”。
谈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眼前的文竹仿佛一下子变成了远古竹林。我看见七位贤人在挺拔的青筠中品茗饮酒,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击节高歌,尽展名流雅士不媚不俗的君子风骨。此情此景令我钦羡不已,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成为“竹林”的一“贤”啊。
提起那个曾在清代做过七品县令的郑板桥,更是令我由衷的敬佩,一首“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常常让我热泪盈眶,郑燮听竹想的都是黎庶百姓,竹的一枝一叶都在关注民生,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啊!文竹,我已老矣,没有再从政的机会了,但我的“余热”,还是想奉献父老乡亲,哪怕只是一丁一点……
有时也品评竹的淳朴,竹的自然,竹的美丽。这一刹,文竹便幻化成江南的一座座竹山,竹园,而“竹有低头叶,梅无仰面花”“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代先哲们笔下咏竹的千古绝句,像袅袅的竹风一样,在耳边飘起。山光水色,有竹左右,徜徉其中,该是何等的痛快和惬意……
居家有竹,满室溢香;居家有竹,身心舒畅;居家有竹,品位高尚。这完全缘于多年来我与竹与文竹诚挚的相处相交,并从中收获了人生的真谛。时下,虽夕阳向晚,白发渐增,但竹作为我修身立德的标杆,为人处事的尺度,养性怡情的寄托,决不能变。
竹,文竹。让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一同拔节,一同壮骨,一同向上。 编辑/王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