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有“竹”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竹,是从读初中时开始的。那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无知无识的毛头少年。按说对竹这种历来都被认为文雅高洁的人间经典是无缘搭界的。然而,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和熏陶,课余时间便半懂不懂地读了些古典的诗文。读唐诗宋词,也读明清小说和散文,尤其对诗词和散文偏爱,不经意中便喜欢上了诗文中的竹。渐渐地,先哲们对竹的讴歌和赞美,使竹的品格、气节、神韵,便在我的心灵上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萌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蕖生水中,一昼夜可长数寸;皆以中虚也。”“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之。”……这些千古绝句把竹的宁折不弯、忠贞不渝、遇逆破坚、凌霜傲雪的气节和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把竹的君子之风推向了颠峰和极致。现在想来,竹的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几乎伴随影响了我的一生,使我学会了清白做人,诚信处事。
  然而,那时,我还尚未见到真正的竹。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由于土质和气候等因素不生长竹,也不适宜种植竹。对竹的印象和感观完全来自于连环画或年画上。直到1966年秋冬季去了南方,在杭州、成都、广州等地,才见到了真正的竹。记得当时还偷偷地摘了几片竹叶当书签,并保存了多年。至此,对竹的酷爱和青睐又多了几分。
  参加工作后,学习考察的机会多了,每到一地,闲暇之余,赏竹观篁便成了我的“要务”。游竹林,逛竹海,享竹的温馨,与竹亲近合影,在竹的氛围中感受竹的飘逸与风采,常常是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归家时,还要紧缩银根,无论如何也要买几件竹制工艺品带回去。这些年光各类竹制茶叶盒就收藏了几十个,摆放在居室欣赏,几次搬迁,从未遗落。竹,已与我结成挚友,在我心中化为图腾。我是不是也成了“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了呢?
  几年前退休赋闲,对竹的情结更加浓烈,见不到南方的“大竹”,我就养了几盆“小竹”即“文竹”。文竹,看上去虽纤细、孱弱,但也有节有骨,有枝有叶,灵秀、静巧,有大竹和松树刚毅、坚挺的英武形象与气质。故在情感上,我一直把文竹当成我心目中的“竹”。因而,几盆文竹在居室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一盆放在书桌中间,读书写作时有竹韵陪伴;一盆置于方厅的茶几上,与客人畅谈时有竹香助兴;一盆摆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有竹神送我进入梦乡。这便使我与文竹朝夕相处,只要人在家中,竹便在我眼里鲜活、灵动。
  我不会也不懂莳花养草,家中的花花草草都是老妻养护。但对文竹我却每天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眠前都亲自用小小的喷雾器为文竹“淋浴”。轻轻地掸,慢慢地润,缓缓地洒,让文竹的枝枝叶叶在“微风”“细雨”中去掉灰尘,吮吸清泉,汲取营养,使其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读书累了,写作倦了,我便伫立在文竹前美美地观赏。看她们纤细的骨节,虽弱却直;看她们小小的枝叶,虽嫩却挺;看她们的体貌,虽不葳蕤,却也棱角分明,错落有致,极富竹的气魄,松的威烈。看着,看着,我便情不自禁地与她们交流、对话、沟通,向她们讲述自己60余年来的人生苦旅,喜怒衰乐,风风雨雨……但我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竹”。
  谈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眼前的文竹仿佛一下子变成了远古竹林。我看见七位贤人在挺拔的青筠中品茗饮酒,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击节高歌,尽展名流雅士不媚不俗的君子风骨。此情此景令我钦羡不已,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成为“竹林”的一“贤”啊。
  提起那个曾在清代做过七品县令的郑板桥,更是令我由衷的敬佩,一首“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常常让我热泪盈眶,郑燮听竹想的都是黎庶百姓,竹的一枝一叶都在关注民生,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啊!文竹,我已老矣,没有再从政的机会了,但我的“余热”,还是想奉献父老乡亲,哪怕只是一丁一点……
  有时也品评竹的淳朴,竹的自然,竹的美丽。这一刹,文竹便幻化成江南的一座座竹山,竹园,而“竹有低头叶,梅无仰面花”“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代先哲们笔下咏竹的千古绝句,像袅袅的竹风一样,在耳边飘起。山光水色,有竹左右,徜徉其中,该是何等的痛快和惬意……
  居家有竹,满室溢香;居家有竹,身心舒畅;居家有竹,品位高尚。这完全缘于多年来我与竹与文竹诚挚的相处相交,并从中收获了人生的真谛。时下,虽夕阳向晚,白发渐增,但竹作为我修身立德的标杆,为人处事的尺度,养性怡情的寄托,决不能变。
  竹,文竹。让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一同拔节,一同壮骨,一同向上。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主讲/王财贵  茅忠群 朱仝  地点/北京泰山饭店  整理/独渚  ◎为何倡导读经教育?  王财贵(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读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教育传统。从基础教育开始,三岁、五岁、七岁、八岁或十来岁,哪一年入学读书,就从哪一年开始读经,这个传统一直到1912年,才被中华民国教育部废除。  从民国废除读经到今年,刚好是一百年。这一百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状况有目共睹。  我们一直试图在这个时
期刊
冬季,是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从而导致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严重威胁人体生命的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黄帝内经》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是人
期刊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衣者,装扮华夏民族精神;冠者,华盖古多英豪气节。曾几何时,嫘祖养蚕布衣天下?曾经何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曾几何时,丝绸之路绫罗绸缎锦绣我中华?曾几何时,九州之国男子留辫人人旗装?曾几何时,神州大地处处西装革履?曾几何时,国人能够盛装我华夏自己的服饰?曾几何时,汉服的荣光能够穿越到如今?曾几何时,汉服只能在寒风中颤栗在落寞中等待?曾几何时,能够找到那
期刊
中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刺客历史发端于春秋乱世。  存在来源于需求。  史载: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权力博弈,刺客应运而生。  刺客原本乃行走四方,以行刺为生存手段的江湖自由职业者。他们往往特立独行,任情任性,技艺高超,胆识出众,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如专诸以鱼腹藏匕首,筵宴之上毙命吴王阖闾之对手王僚;  如
期刊
需卦,乾为天,坎为云,云气上集于天待时降雨,需象征需待。需,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前面屯卦有云有雷表示是要下雨,而蒙卦则是下起了蒙蒙细雨,此卦则是等待雨过天晴。  物初蒙稚,得养而成,因此需卦也含有需待饮食的意思。物稚不可以不养,需者,饮食之道也。需卦上接屯卦、蒙卦,屯卦处于事物的萌芽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婴儿期;蒙卦处于事物的蒙昧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儿童期;需卦则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相对于人来
期刊
主讲/刘梦溪  地点/南京紫金山庄  整理/本刊编辑部  “王道”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自然是很重要的概念。但孟子当年向各国的国君推销此义,口干舌燥,效果渺渺。结果自己还要解释动机,说什么“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假如今天有策士向世界各国的“国君”推销“王道”,效果会如何呢?我认为那“后果”,比当年气得发牢骚的孟轲好不到哪儿去。  以此我们不妨将目光由“国君”转到国民,转到人,转到人的个体生命
期刊
儒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其特点是以传经的方式传道。所谓“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或“六艺”;所谓“道”,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是“仁义”。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上下两千年,中国社会千变万化,儒家学者也与时俱进,扬弃旧说,融汇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仁义。“仁义”是历代
期刊
汉服的华美,走过了汉代的庄重、唐代的热烈、宋代的文秀、明代的丰富,到清代因为政治缘故而被迫戛然而止。然而汉服表达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始终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并未因历史之手的残酷而彻底断裂。  ◎古画中的汉服  汉服相较于胡服、旗装或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既庄重又飘逸、既灵动又大方。将看似矛盾的特点协调为一身华衣,这是汉服的艺术。  比如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一幅《女史箴图》,是绘画史上的重
期刊
着汉服者,可以是“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也可以是“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但无论是怎样的风采,都是一样的令人沉醉,足可谓: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期刊
◎金鸡报晓健颈脑  双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自然放松。  下颌向前向下伸去,呼气;下颌回拉向后,缩颈,吸气;抬头,伸颈,双目望天,吸气,耸肩,扩胸,将气吸满胸腔;呼气,头经前下方汇至胸前,气呼尽,肩部放下;状如雄鸡打鸣。如此反复做36次。  因为上述动作主要是颈部的前后伸缩运动。为了加强颈部运动效果,可做颈部旋转运动。左右各旋转18次。左耳贴左肩,正头;右耳贴右肩,正头,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