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诸多途径中,语文课教学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优势,教师引导学生既要进行知识学习,又要进行情感性教育。下面结合语文教学,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内容丰富
郭沫若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以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为例,它的编排就是:由一个个的单篇构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有将近占总数2/3是记叙文,也有议论文,还有说明文,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讲解、分析、评价文章时也就必然富于感情色彩。不用感情,甚至感情不强烈,是讲不好文章的。教材是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的中介,也是蕴“理”,含“情”,示“行”的论据性材料和教学载体,语文课本成为情感传播的载体,必然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喜、怒、哀、乐少不了,更有骨肉情,如描写温馨家庭生活的舒婷的《我的儿子》,饱含朱自清先生深厚父子感情的《背影》;友谊情,有大诗人李白对朋友的答谢《赠汪伦》,也有表现天真纯朴孩童之谊的《羚羊木雕》;爱国情,不仅对梁启超洋洋洒洒激昂澎湃的《少年中国说》印象深刻,《过零丁洋》塑造了文天祥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闪光名句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也忘不了杨朔《茶花赋》中清新明朗的文字,娓娓道来一段蕴含深切爱国之情的往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赞颂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抒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最后一课》、《故乡》等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国石拱桥》歌颂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情节,反映了鲁迅为了救国上下求索的献身精神。《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保护七根火柴,为了保护中国革命事业的火种与希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还有正义感、理智感、事业感等等,这一篇篇优秀的文章中包容了众多的情感触角,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十分明显
1、判断作用。感情是最微妙的东西,似乎不可捉摸。但科学研究表面,情感也有其一定的运行机制。情感本身是一个调节系统,它对人的认知、行为、意志都有明显的影响。因而情感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对喜欢的对象有正效应,对厌恶的对象有负效应。
2、桥梁作用。中国古代文献《学记》中有一句:亲其师,信其道。“亲”和“信”贯穿着师生之间感情沟通的全过程。从教师角度看,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他所传授的知识与道理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情感是求知和激发思维的心理条件。课堂教学就是以情感诱发学生的内因,使他们的感知、思维、想象和谐运转,并达到激起追求和探索的兴趣。晚清思想家魏源曾说过:“才生与情”。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某一方面的专长,首先他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完整的兴趣,否则,也正如魏源所说:“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和谐的全面发展,则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教学任务,也正是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作用。教师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之间,都不能切断情感的联系。
3、移情作用。“对人由衷地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苏霍姆林斯基)当一名学生从教师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动地内心情感体验,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去实现教师的期望。
三、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始终贯穿其中。教学中要以言激情、以境生情,以情动情,多方面唤起学生的情感,同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他们,开导他们,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正确的导向。
1、以情动情,激起学生真切的体验与启迪的情感。以情动情,叫做情感的感染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除知识对流这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这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学生认知活动的进程,而认知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果。
2、以情悟情,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和谐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知识世界,而是在认知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学会”为“会学”,就必须时时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索猎取知识,从而真正体验到来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地求知增能的活动,达到以情悟情的境地。
3、以情移情,激起学生执著的求知与探索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情境对情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的经验表明,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创设特定情境、问题情境、竞赛情境,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当学生“得法”于课内后,就必然要借助课外的“练功”。情动而辞发,语文课堂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必然使学生把美的思想、美的情操、美的行为自然地“移”到心中。事实上,学生终归是要走出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走向现实,走向未来人生的大世界的。可以组织学生到银行、工厂、商场参观学习,这实质上就是开创了多种信息接受渠道,它便于学生借助语文工具获悉、探索社会经济信息,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增长才干,也有利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收到两全齐美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加深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
一、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内容丰富
郭沫若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以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为例,它的编排就是:由一个个的单篇构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有将近占总数2/3是记叙文,也有议论文,还有说明文,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讲解、分析、评价文章时也就必然富于感情色彩。不用感情,甚至感情不强烈,是讲不好文章的。教材是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的中介,也是蕴“理”,含“情”,示“行”的论据性材料和教学载体,语文课本成为情感传播的载体,必然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喜、怒、哀、乐少不了,更有骨肉情,如描写温馨家庭生活的舒婷的《我的儿子》,饱含朱自清先生深厚父子感情的《背影》;友谊情,有大诗人李白对朋友的答谢《赠汪伦》,也有表现天真纯朴孩童之谊的《羚羊木雕》;爱国情,不仅对梁启超洋洋洒洒激昂澎湃的《少年中国说》印象深刻,《过零丁洋》塑造了文天祥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闪光名句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也忘不了杨朔《茶花赋》中清新明朗的文字,娓娓道来一段蕴含深切爱国之情的往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赞颂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抒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最后一课》、《故乡》等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国石拱桥》歌颂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情节,反映了鲁迅为了救国上下求索的献身精神。《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保护七根火柴,为了保护中国革命事业的火种与希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还有正义感、理智感、事业感等等,这一篇篇优秀的文章中包容了众多的情感触角,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十分明显
1、判断作用。感情是最微妙的东西,似乎不可捉摸。但科学研究表面,情感也有其一定的运行机制。情感本身是一个调节系统,它对人的认知、行为、意志都有明显的影响。因而情感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对喜欢的对象有正效应,对厌恶的对象有负效应。
2、桥梁作用。中国古代文献《学记》中有一句:亲其师,信其道。“亲”和“信”贯穿着师生之间感情沟通的全过程。从教师角度看,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他所传授的知识与道理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情感是求知和激发思维的心理条件。课堂教学就是以情感诱发学生的内因,使他们的感知、思维、想象和谐运转,并达到激起追求和探索的兴趣。晚清思想家魏源曾说过:“才生与情”。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某一方面的专长,首先他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完整的兴趣,否则,也正如魏源所说:“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和谐的全面发展,则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教学任务,也正是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作用。教师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之间,都不能切断情感的联系。
3、移情作用。“对人由衷地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苏霍姆林斯基)当一名学生从教师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动地内心情感体验,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去实现教师的期望。
三、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始终贯穿其中。教学中要以言激情、以境生情,以情动情,多方面唤起学生的情感,同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他们,开导他们,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正确的导向。
1、以情动情,激起学生真切的体验与启迪的情感。以情动情,叫做情感的感染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除知识对流这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这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学生认知活动的进程,而认知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果。
2、以情悟情,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和谐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知识世界,而是在认知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学会”为“会学”,就必须时时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索猎取知识,从而真正体验到来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地求知增能的活动,达到以情悟情的境地。
3、以情移情,激起学生执著的求知与探索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情境对情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的经验表明,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创设特定情境、问题情境、竞赛情境,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当学生“得法”于课内后,就必然要借助课外的“练功”。情动而辞发,语文课堂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必然使学生把美的思想、美的情操、美的行为自然地“移”到心中。事实上,学生终归是要走出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走向现实,走向未来人生的大世界的。可以组织学生到银行、工厂、商场参观学习,这实质上就是开创了多种信息接受渠道,它便于学生借助语文工具获悉、探索社会经济信息,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增长才干,也有利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收到两全齐美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加深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