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次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理念。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分层;策略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体育成绩两级分化较严重,差生面广,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一、划分合理的教学层次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受生长发育速度、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培养的影响,学生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体育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学层次的划分要合理、准确。
(1)划分教学层次的方法: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两公斤实心球前抛、立定跳远、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身体素质测试。按三项总成绩将每个教学班的男女学生各分成三大层次,六个小组。第一、二小组为第一层次,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学生;第三、四小组为第二层次,是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第五、六小组为第三层次,是身体发育晚、身体素质差、瘦、弱、病,特体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明确了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就是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激励学生勇于进步的方法:目前的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规定两个月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验,再根据新的成绩,划分新的教学层次和小组。实践证明,划分教学层次以后,学生们学习、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每个小组只有4-5人,练习的量和密度也有所增加,他们在一起练和比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赶超的是比他们强的同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1.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教学层次的划分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教学分组,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智力、兴趣、意志品质等相关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将教学对象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组别。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实验班学生测试出来的成绩,以及结合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思维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差异,在访谈调查分析之后,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上(A组)、中(B组)、下(C组)三个层次。
2.针对差异,分层目标
在全面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确定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力争使每个经过努力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有梯度和层级,又要有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减少学习的难度,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实验中,笔者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A组确定为发展目标:这类学生基础好,对大纲范围应有所拓宽,对教学内容也有所深化。要用优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战术水平,培养他们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体育骨干,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带动学校的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
B组确定为中等目标:这类学生基础一般,要求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宽。教学重点放在专项训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身体素质,拓宽兴趣爱好,体验快乐体育,达到良好的成绩。
C组确定为基本目标:这类学生基础差,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即可。教学重点放在兴趣的培养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上,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度,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达到及格的目标,力争达到良好的成绩。
3.根据差异,分层学习
在学习内容上,要依据制定的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选择。A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发展目标内容,B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选择性目标内容,C组学生则以完成基本目标为内容。
在练习中,由于各层次学生素质高低不同,因此,安排练习的强度应有大与小之分,练习的次数应有多与少之分,练习的要求应有高与低之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A组学生在练习次数、强度、动作规格、成绩标准上应当高于B组,而C组则要低于B组的要求,C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即可。例如在田径跑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距离的要求。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使他们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练习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竞赛,可以让同一层次学生之间或不同层次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4.按照差异,分层评价
在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要区别对待。要以全新的视野多角度审视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因材施教,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优势,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探索,我们较深入地掌握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既加强了体育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家长的沟通,又使学生掌握了多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健身意识得到提高,有助于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分层;策略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体育成绩两级分化较严重,差生面广,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一、划分合理的教学层次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受生长发育速度、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培养的影响,学生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体育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学层次的划分要合理、准确。
(1)划分教学层次的方法: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两公斤实心球前抛、立定跳远、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身体素质测试。按三项总成绩将每个教学班的男女学生各分成三大层次,六个小组。第一、二小组为第一层次,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学生;第三、四小组为第二层次,是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第五、六小组为第三层次,是身体发育晚、身体素质差、瘦、弱、病,特体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明确了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就是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激励学生勇于进步的方法:目前的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规定两个月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验,再根据新的成绩,划分新的教学层次和小组。实践证明,划分教学层次以后,学生们学习、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每个小组只有4-5人,练习的量和密度也有所增加,他们在一起练和比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赶超的是比他们强的同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1.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教学层次的划分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教学分组,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智力、兴趣、意志品质等相关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将教学对象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组别。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实验班学生测试出来的成绩,以及结合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思维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差异,在访谈调查分析之后,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上(A组)、中(B组)、下(C组)三个层次。
2.针对差异,分层目标
在全面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确定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力争使每个经过努力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有梯度和层级,又要有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减少学习的难度,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实验中,笔者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A组确定为发展目标:这类学生基础好,对大纲范围应有所拓宽,对教学内容也有所深化。要用优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战术水平,培养他们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体育骨干,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带动学校的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
B组确定为中等目标:这类学生基础一般,要求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宽。教学重点放在专项训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身体素质,拓宽兴趣爱好,体验快乐体育,达到良好的成绩。
C组确定为基本目标:这类学生基础差,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即可。教学重点放在兴趣的培养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上,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度,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达到及格的目标,力争达到良好的成绩。
3.根据差异,分层学习
在学习内容上,要依据制定的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选择。A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发展目标内容,B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选择性目标内容,C组学生则以完成基本目标为内容。
在练习中,由于各层次学生素质高低不同,因此,安排练习的强度应有大与小之分,练习的次数应有多与少之分,练习的要求应有高与低之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A组学生在练习次数、强度、动作规格、成绩标准上应当高于B组,而C组则要低于B组的要求,C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即可。例如在田径跑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距离的要求。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使他们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练习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竞赛,可以让同一层次学生之间或不同层次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4.按照差异,分层评价
在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要区别对待。要以全新的视野多角度审视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因材施教,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优势,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探索,我们较深入地掌握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既加强了体育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家长的沟通,又使学生掌握了多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健身意识得到提高,有助于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