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电工课程的理论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内容多、课时少、大班教学和学生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等。因此,笔者对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电子电工;多媒体信息化;网络信息化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工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电工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不单要扎实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大量实践,才能够达到深刻理解和熟练操作的目的。本文探索了几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混合教学模式、幽默课件教学方法以及网络数字化教学,并将计算机仿真引入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些信息化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预期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提出的观点。追根溯源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强调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与教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创设情景,弥补硬件所不能实现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视性,交互性来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时性。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来实现教材的选用与重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借助信息化的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混合教学模式
针对大班教学现状,笔者采取了基于多媒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和板书各自的优势,取得了预期良好效果。比如在进行“支路电流法”教学时,笔者事先将有关知识点和关键步骤板书于黑板左侧,以便学生复习巩固,而黑板右侧则用于即兴板书,多媒体投影用来正常教学。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视听感受,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时间。笔者也会使用激光笔等信息化教学工具,适时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掌控课堂进度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互动。
(二)幽默课件教学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普遍认为电子电工课程抽象难懂。针对这一问题,课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情境创设和形象再现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教学信息传播有效性。幽默课件教学主要是指在课件中适时创设幽默性情境进行教学,以便增强教学的情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交流支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教学时,笔者就适时创设了幽默情境。首先在课件中播放一段警察抓小偷的动画,此时笔者提出“小偷最怕警察说出那三个字?”的问题,然后用谐音“ICU”(I see you)解开谜题,这里的I代表电流,C代表电容,而U则代表电压。ICU这一幽默而形象的课件让学生非常容易地记住了电容之路的电容支路的电流相位超前电压和电感支路的电流相位落后电压。此外,笔者对于幽默教学的效果还进行过专门测试:对教学A班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教学B班采取幽默课件教学。在对两班学生进行相同相位关系知识考察时,B班的合格率明显高于A班,由此课件,幽默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三、网络信息化教学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但凡优秀的教材都强调内容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践扩展。电子电工课程教材初步达到了实用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结合,但在时代性和实践性方面尚待提高。鉴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在详细讲解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后,笔者会结合一些网上收集的工程实例做深入的知识应用讲解,并在进行章节知识总结时,引入电工学的前沿学科动态和前瞻性内容,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比如,介绍最新的智能服装中涉及到的电子电工技术。由于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网络资源的关联性,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在进行“电路暂态”教学时,笔者首先以电动汽车和iPhone手机的充电设备图片为例,对基本的电路结构进行知识讲解,随后引出RC充放电电路的暂态响应相关概念。
高校课堂用机基本上都能够实现高速上网,网络也提供了一个极具优势的新媒介。比如,在进行“RLC串联谐振电路”教学时,教师可以打开浏览器随便进入一个网络广播主页,并通过不同频率的选择来收听不同电台,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网络电台台标上会伴有一个频率呢?由此来引入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相关概念。再比如,在进行“译码显示电路”教学时,首先为学生们展示北京水立方夜景网页,然后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照明器件和供电技术的应用史,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水立方都采用了那些半导体照明技术,由此引出相关概念。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利用网盘提供优秀数字化信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资源和纸质资源的互相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趋势,而高校课程网络化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但是,庞杂的数字化资源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之感,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利用网盘向学生提供优秀数字化信息。该网盘主要具备文件上传和文件提取等功能,并分别设置相关密码。在新学期新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提炼上学期的教学课件,并将其设计为可以打印的版本并上传到网盘,学生将其提取并打印作为课堂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课后会结合教学进度和信息反馈情况,对可见做深入完善,并上传终极版本的课件,以便学生课后复习。除了教学课件,电子电工课程的数字化信息还包括往届试卷和答案、专业双语词汇、相关教学软件、国家优秀电工学课程以及国际名校精品课程的网址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从长远角度来讲,各大高校要全面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开放式信息化教学综合体系。 四、计算机仿真在电子电工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电工课程在理论教学之后还会有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而计算机仿真在此教学环节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理论教学的扩展,而且还完成了对实验教学的补充。现行的理论教学通常只涉及器件和基础电路知识,并不包括具体实用系统的组装过程讲解。因此,笔者在理论教学接近结束的时候,增设了4课时的计算机仿真教学,让学生了解现代电路系统设计和相关测试流程,实现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结合,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代表性仿真软件,Multisim10集图形化、系统化和工程化为一身,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它进行具体教学的演示和分析。由于课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充分考虑到投影演示和本机显示的差异,认真创设仿真案例,并在课前做好仿真案例的改良版以便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演示环节。在计算机仿真教学中,教师要以关键环节的演示作为侧重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的思维融合,分析在仿真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仿真范例的选择要具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简单全面、生动形象作为最优选择。比如,数码显示体温计就属于非电量检测理论的典型范例,它集合了A/D转换、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以及模拟电路等理论知识点。经过实践证实,计算机仿真在电子电工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结合,树立学生正确工程意识,为下一步的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信息化教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新型教学活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时更是良好机遇。不管信息化教学未来发展如何,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是高校教育的一大教学目标。电子电工课程要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始终坚持物为人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工程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怀平,林刚勇.电工电子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4)
[2]孟秀芝,王宗省,高丽丽.电工电子技术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02)
[3]蒋敏,李彦成.高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设置与教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
[4]王树瑾,阴奇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电子电工;多媒体信息化;网络信息化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工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电工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不单要扎实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大量实践,才能够达到深刻理解和熟练操作的目的。本文探索了几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混合教学模式、幽默课件教学方法以及网络数字化教学,并将计算机仿真引入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些信息化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预期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提出的观点。追根溯源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强调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与教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创设情景,弥补硬件所不能实现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视性,交互性来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时性。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来实现教材的选用与重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借助信息化的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混合教学模式
针对大班教学现状,笔者采取了基于多媒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和板书各自的优势,取得了预期良好效果。比如在进行“支路电流法”教学时,笔者事先将有关知识点和关键步骤板书于黑板左侧,以便学生复习巩固,而黑板右侧则用于即兴板书,多媒体投影用来正常教学。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视听感受,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时间。笔者也会使用激光笔等信息化教学工具,适时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掌控课堂进度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互动。
(二)幽默课件教学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普遍认为电子电工课程抽象难懂。针对这一问题,课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情境创设和形象再现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教学信息传播有效性。幽默课件教学主要是指在课件中适时创设幽默性情境进行教学,以便增强教学的情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交流支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教学时,笔者就适时创设了幽默情境。首先在课件中播放一段警察抓小偷的动画,此时笔者提出“小偷最怕警察说出那三个字?”的问题,然后用谐音“ICU”(I see you)解开谜题,这里的I代表电流,C代表电容,而U则代表电压。ICU这一幽默而形象的课件让学生非常容易地记住了电容之路的电容支路的电流相位超前电压和电感支路的电流相位落后电压。此外,笔者对于幽默教学的效果还进行过专门测试:对教学A班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教学B班采取幽默课件教学。在对两班学生进行相同相位关系知识考察时,B班的合格率明显高于A班,由此课件,幽默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三、网络信息化教学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但凡优秀的教材都强调内容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践扩展。电子电工课程教材初步达到了实用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结合,但在时代性和实践性方面尚待提高。鉴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在详细讲解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后,笔者会结合一些网上收集的工程实例做深入的知识应用讲解,并在进行章节知识总结时,引入电工学的前沿学科动态和前瞻性内容,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比如,介绍最新的智能服装中涉及到的电子电工技术。由于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网络资源的关联性,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在进行“电路暂态”教学时,笔者首先以电动汽车和iPhone手机的充电设备图片为例,对基本的电路结构进行知识讲解,随后引出RC充放电电路的暂态响应相关概念。
高校课堂用机基本上都能够实现高速上网,网络也提供了一个极具优势的新媒介。比如,在进行“RLC串联谐振电路”教学时,教师可以打开浏览器随便进入一个网络广播主页,并通过不同频率的选择来收听不同电台,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网络电台台标上会伴有一个频率呢?由此来引入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相关概念。再比如,在进行“译码显示电路”教学时,首先为学生们展示北京水立方夜景网页,然后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照明器件和供电技术的应用史,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水立方都采用了那些半导体照明技术,由此引出相关概念。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利用网盘提供优秀数字化信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资源和纸质资源的互相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趋势,而高校课程网络化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但是,庞杂的数字化资源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之感,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利用网盘向学生提供优秀数字化信息。该网盘主要具备文件上传和文件提取等功能,并分别设置相关密码。在新学期新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提炼上学期的教学课件,并将其设计为可以打印的版本并上传到网盘,学生将其提取并打印作为课堂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课后会结合教学进度和信息反馈情况,对可见做深入完善,并上传终极版本的课件,以便学生课后复习。除了教学课件,电子电工课程的数字化信息还包括往届试卷和答案、专业双语词汇、相关教学软件、国家优秀电工学课程以及国际名校精品课程的网址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从长远角度来讲,各大高校要全面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开放式信息化教学综合体系。 四、计算机仿真在电子电工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电工课程在理论教学之后还会有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而计算机仿真在此教学环节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理论教学的扩展,而且还完成了对实验教学的补充。现行的理论教学通常只涉及器件和基础电路知识,并不包括具体实用系统的组装过程讲解。因此,笔者在理论教学接近结束的时候,增设了4课时的计算机仿真教学,让学生了解现代电路系统设计和相关测试流程,实现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结合,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代表性仿真软件,Multisim10集图形化、系统化和工程化为一身,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它进行具体教学的演示和分析。由于课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充分考虑到投影演示和本机显示的差异,认真创设仿真案例,并在课前做好仿真案例的改良版以便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演示环节。在计算机仿真教学中,教师要以关键环节的演示作为侧重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的思维融合,分析在仿真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仿真范例的选择要具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简单全面、生动形象作为最优选择。比如,数码显示体温计就属于非电量检测理论的典型范例,它集合了A/D转换、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以及模拟电路等理论知识点。经过实践证实,计算机仿真在电子电工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结合,树立学生正确工程意识,为下一步的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信息化教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新型教学活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时更是良好机遇。不管信息化教学未来发展如何,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是高校教育的一大教学目标。电子电工课程要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始终坚持物为人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工程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怀平,林刚勇.电工电子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4)
[2]孟秀芝,王宗省,高丽丽.电工电子技术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02)
[3]蒋敏,李彦成.高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设置与教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
[4]王树瑾,阴奇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