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高手许泰征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触即发的技击“内劲”,历来为八卦、太极、形意等内拳手所梦寐以求。然其劲,究竟是方还是圆,是硬还是软?其实,它无形无象,无色无味,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更琢磨不透。究竟练到何种程度才出此劲呢?津门高手许泰征的习武轶事,或许能给人以启迪。
  前不久,75岁的济南老拳师张万英谈到这位津门高手时说:“许泰征先生那种惊人的功力,若非我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也绝不会相信世间竟有此等人物!”
  许泰征,天津人,1902年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嗜武如命,初习少林,后有幸拜于八卦名家程海亭门下,专攻八卦掌二十余载,功力浑然天成,深得技击要诣,颇受海亭师之赞许,多次代师以武会友。三十年代中期,曾在军界任职,后见仕途黑暗,遂弃官经商,终年以武自娱。


  许先生卸任返津后,每日清晨到净业庵大殿门前的平台上练转掌。当时,恰有一少林拳师亦喜在此练功,许无意中挤了其场子。二人在同一地点练功,难免天天不期而遇。每当许捷足先至练功时,对方则立一侧冷眼旁观,时尔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忽一日,带着戏谑的口吻冲许道:“先生在这里天天推磨似地转,有啥用哩!”许闻其话中含刺,也未客气:“哼,打人的!”对方冷冷一笑:“能打什么人!”许仍不停地转着八卦圈说:“专打没长眼的人!”
  对方闻言怒不可遏,趁许转身换掌时,一个箭步奔来,“扑哧”就是一拳,嘴里尚说着:“看谁没长眼!”就在其拳似着未着之际,许拧腰掉步一个掖掌,对方话音尚未落地,其身即如弹丸般飞出,平平被抛进了大殿门里,落地后溅起满屋灰尘。半空里突如其来地掉下个人来,将一班上早课的僧尼吓得四奔乱逃。那位拳师就地一滚,起身活动了下腰背,自感未受内伤,弹了弹身上的土,面似红布般地从大殿里出来,只见许依然神态自若地练着转掌,于是恭恭敬敬地道了声“谢”,便匆匆离去了。自此,许再也未见这位拳师露面。
  有关许泰征出手放人之事,张万英当初听恩师郭铸山先生讲述时,尚感半信半疑。事隔不到两年,亲眼目睹了许的功力,方知其抛人于丈外毫不夸张也名不虚传。
  身在济南的张万英,是如何见到津门高手许泰征的呢?其中缘由,尚需从誉满华北的武林名家郭铸山谈起。


  郭铸山,字有恒(1901-1967年),祖籍河北吴桥,其父郭天成在津兴办机器厂,其家殷富,且喜与武林人士交往。当时,武林名宿李存义、刘德宽以及张占魁、李魁元等均系郭家的常客,其中程海亭曾居郭家长达10年之久。郭铸山幼时即被李存义收为义子,8岁正式行拜师礼,初习形意,后习八卦太极和八卦掌,练至三十余岁时即已功臻上乘,与吴俊山、蒋馨山并称华北三山。1928年程海亭病逝后,其弟子即多由郭铸山和蒋馨山代授。其间,许泰征由于程海亭的关系,与郭半师半友相处,过往甚密。因郭天成机器厂在济南设有分号,郭铸山作为东家常驻济南,于1935年在济开门课徒,将张万英、景德才收为入室弟子。郭系少爷出身,只知习武,不擅经营。次年,回津省亲,见许在家无事可做,故邀其赴济协理业务。
  许抵济后,与郭同吃同住,时常观看张万英和景德才练习太极推手。一次,郭外出未归,张、景二人趁机向许请教何谓粘劲。许说:“我不会太极推手,你们可推推我从中找找劲。”张、景二人在习内家拳之前已有六七年的少林功底,年轻气盛,对许甚不以为然。张未假思索上前即试,只见许双手一搭,张立时感到胸闷头晕,透不过气来,且欲进不能,欲走不脱。张万英的父亲也是个拳迷,其子多次投师学艺都是他领着拜的,且多年盯着用功,见过不少武术名家。此时,正坐在炕沿上瞧热闹,见此情景,慌忙下床说:“万英,你可别虚天虚地了,有这么严重吗,我来试试!”许双手一收,张万英顿时如释重负,喘了口粗气。
  许转身哈哈一笑说:“老哥,试嘛,我这功夫也只配和年轻的玩玩,咋能和您老哥试呢!”张万英的父亲一时高兴,执意要试。许再三推脱不过,于是将左手抵住右腕,右臂略屈往外一撑,不丁不八的小马步站定说:“也好,你就用两手按按我的小臂吧,如果我的小臂坠下去便算输!”张万英父亲心想,凭我170多斤的体重,就是坠也能把他的胳膊坠下去。随即用了六七成劲一按,许的小臂竟一动未动。张以为用的劲不足,使出全身的力气一按,谁知越是用力,自己的身体越是上浮,三按两按许的小臂非但纹丝不动,张反倒深感呼吸困难。许见状笑了笑说:“还是我给你点劲试试吧!”说着,只见其右臂尺骨往外一拧,鼻息哼了一声,张万英的父亲立时像手摸了烧红的烙铁似的,骤然双脚弹起一尺多高,随之飘到了身后的炕沿上,且不偏不斜,正好是刚刚坐过的地方。张惊魂未定地说:“哎唷,老许你可把我吓死了!”许泰征慢条斯理地说:“老哥,你怕个嘛,一没烫着,二没摔着,不就是驾了驾云嘛!”
  许在济逗留月余,因家有变故辞职返津。行前,郭先生置宴话别,酒过三巡,菜俱五味,谈及拳术,许一时武兴勃发,对侍立在旁的景、张二人道:“这些日子,我见您郭老师净教了些柔的,今儿个我给你们玩点硬的看看!”遂起身步入院中,四周环视,见墙角立着根满把粗、两米来长的枣木杠子,伸手摸来,双手平端,前后打量一番。随之,左腕一翻,右手一拧,大喝一声做了个抖枪式,几乎是与其发声吐力的同时,枣木杠子砰然一断三截,许双手攥着一节,落到地上一节,稍上一节反弹回来,崩到了许的面部,一副水晶石的眼镜被崩得粉碎,幸好未伤眼球。目睹其状,景、张及在场的伙计们都惊呆了。许却风趣地说:“嗨,怎么还是根‘糟烂’棍子呢,早知是糟烂的,何必使这劲!”其实,从白里透红的断茬看,哪里是什么糟烂木头,纯系猝然而发的技击内劲所为。许信手将断木往墙角一撩,冲着景、张二人道:“好好跟着你郭老师练吧,我这点劲放到他身上没用!”
  转眼,这已是六十年前的往事,古稀之年的张万英老师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惊诧不已,赞不绝口。
  □
其他文献
第一次听到潘好好这个名字是和吴京聊天中,之后的很久都想采访他,但由于没有什么线索只好暂时作罢。偶然间,得知潘好好是浙江武术队队员,便把电话打到浙江武术队,潘好好正在训练,于是,我们约好当天晚上进行电话采访。  当晚,电话再次打到浙江武术队时,潘好好已在那边等候一会儿了。   又一个牧羊女  潘好好在电视剧《少林寺》里饰演牧羊女。在看过《新少林寺》后,虽然觉得潘好好在演技上还不能说有什么大的突破,但
期刊
在空手道实战中,踢击虽然可以为自己提供踢倒对手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只注意踢击脚的动作,便会使自己的全身失去平衡。从而使你踢击动作的威力消失殆尽,或是威力减半而与你所期待的踢击效果相差甚远。  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就等于把攻击的主动权交给了你的对手,并且这种没有太大威力的踢击,反而会增强对手的信心。在做后踢动作的时候,只想是向后踢、向后踢,在身体尚没有完全回转到位的时候,便把后足踢出,这实际上不是后
期刊
扣腕法是八卦掌实用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法刚柔相济,动静相兼,曲直相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意捷气吸,身正貌柔,变化万端,玄妙横生。故而,历来师门择人而授,窥其全豹者寥若星辰。扣腕之法,有侧身扣腕、正身扣腕,更有单扣腕,双扣腕以及压腕之别。今笔者不揣浅陋,介绍几种常见常用招式及变化法,以供读者诸君参考。   侧身扣腕法应用〈均以右式为例〉 侧身扣腕法有单扣腕、双扣腕以及压腕之分。  1、侧身单扣
期刊
李小龙是名驰世界的技击家,同时也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功夫电影表演家,而其最令人钦佩的则是作为一位在武学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那实事求是,勇于求真的精神。  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了遗憾,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使得他对武学真谛的追求也嘎然而止,但是却给人们留下影片中的勃勃英姿和习武心得。李小龙赢得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武友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给他所创立的武技——截拳道套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不少初学武术的朋友
期刊
练太极拳说容易也容易,要说难也极难。我从1953年也就是27岁开始练太极拳一直到现在,对太极拳好像是懂,又像是不懂,在懂与不懂之间,只好讲讲体会。吴式太极拳有其自身特点,不管外面怎么讲,什么大架子、中架子、小架子先不谈,我们只谈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和练功方法。《太极拳论》怎么讲?“说是一举动,周身俱要灵活,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益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
期刊
初秋的一个清晨,天阴沉沉的。  南京铁汤张宅后园里,花木已凋零,西风扫得落叶像折了翅膀的蝴蝶,满地扑腾。一碧衣女子正手舞长剑,在园中腾挪跳掷,劈挑削刺。绿绿的衣衫衬着剑影,像从一颗绿宝石中发出闪闪的亮光。剑时而刺向天,时而划向地。她好像要挑破一天厚云,又好像要劈碎满园秋气。舞了一盏茶时,她将长剑倏地划了个圆弧,身子一旋,霍地站定,做了一个优美的收剑式。原来这舞剑的女子就是后来与秋瑾同被称为民国奇女
期刊
格斗时连续、有效的实施打击,可使对手受到较大威胁,处于被动之中。在连续击打中如能有效的运用重拳、重腿并且恰当的选择好目标,常可在一个组合的攻击中就能将对手彻底击垮。实战中运用连续击打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和灵敏的反应,还需要把握好以下要点:    一、首击奏效  首次击打的目的就是迫使或诱使对手在防守上露出破绽,为实施连续打击创造时机。第一次击打时必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击打可以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攻击也
期刊
“在己无居”是《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话,我们拿来研究太极拳的劲路。体会到庄子本人是有功态的,不但有“心知”理论,而且是有“身知”实践的。太极拳名称是禀“道”而来,并以拳术达到“身知”来体现“道”。庄子以功态的感受写出了论述,我们也要以功态去体会,才能“上身”而达到“身知”。  《庄子·天下篇》:“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镜若静,其应若响,芴乎若亡,菽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
期刊
春华秋实。  在十月金秋的季节,举国上下,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周年大庆。  从1949年至1999年,年轻的共和国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同时也由当时的百废待兴,走向今天的辉煌。其间,虽然经历过坎坷不平之路,但最终的回归,人间依然正道是沧桑。  祖国繁荣昌盛,万事皆兴。武术事业置身于这种大气候之下,也开展得蓬蓬勃勃,国内、国际赛事紧锣密鼓,武术健儿各领风骚,为推广传播古老的中华武术,他们尽
期刊
今年5月中旬,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委托翁福祺、高壮飞和笔者等三位常务副会长,带着观摩学习的任务。随北京队到杭州参加了5月18日至20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的“99”全国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我们观摩了太极推手的全过程。并和部分推手运动员进行了交谈,听了部分旁观人员的观感。现将此行见闻和感想做一概述。    一、推手比赛与观众    太极推手是一项韵味、刺激兼备,又极富艺术性和哲理性的内家拳术。太极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