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小龙是名驰世界的技击家,同时也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功夫电影表演家,而其最令人钦佩的则是作为一位在武学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那实事求是,勇于求真的精神。
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了遗憾,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使得他对武学真谛的追求也嘎然而止,但是却给人们留下影片中的勃勃英姿和习武心得。李小龙赢得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武友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给他所创立的武技——截拳道套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不少初学武术的朋友对截拳道的狂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显然不仅有悖于科学的求实精神,也没有理解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苦心。有感于此,笔者冒昧地以一孔之见并从武学的角度谈一下对截拳道的一些看法。
一、技击是武术的精髓
训练的目的是在实战中取胜,这也是截拳道中最值得称道的思想,它摈弃了一切繁琐的程序,华而不实的招数和妄自尊大的想象,试图以最简洁实用的方法直指人类技击技术的本质。李小龙曾坦率地指出传统中国武术中的一些缺点,尤其批驳了在传统武术中一些过于形式化,以致于影响到其技击本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李小龙所选择考评拳手能力的测试方法都是与技击直接有关的,例如直拳或侧踹的力度,单位时间出拳次数等。并且特别强调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将现代体育思想融入于技击术之中。李小龙在其习武研武的过程中也是通过反复的搏击实践,来不断修整和完善其武学体系,最终创立出一套颇具实战价值,尤其适宜于其个人的技击术——截拳道。
二、中西结合
西学为主
截拳道是中西技击术结合的产物(在此将非中国传统技击术和现代体育中的技击运动一律称为西方技击术),并且是以西学为主,这可以从截拳道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得出这一结论。
1.步法。截拳道的步法以后脚脚跟离地的滑步为主,它充分表现出拳击和西洋击剑的特点,而没有中国武术导力的步法特征。
2.身法。截拳道的身法从预备式开始便带有明显的拳击预备式的特点,在格斗中其身法也主要是拳击中的钻闪和摇闪,而没有中国武术气沉丹田,中线发力,以进为退等身法。
3.手法。截拳道的手法主要吸取了拳击的技法,在套手中补益以一些中国南拳的手法。它通过转腰来沿长出拳的手臂和力量,这在技术上显然优于一些只会表演套路,而在格斗中正面对敌出拳的拳手。但是,截拳道中没有中国内家拳中发力的技术,也不可能通过步法延长手臂的长度。
4.腿法。截拳道的腿法主要源于空手道,以及跆拳道和泰拳(虽然这些起源于中国武术,但李小龙并不是直接由中国武术中吸取,而且在技术细节上与中国类似的腿法也有所不同)。其中常用的侧踹和截腿的确非常凌厉。但是,其动作过大或者以击打效果为主的缺点使其有别于中国武术中的内家暗腿,而且其出腿角度、发力方法和连环方式也有别于中国北派拳种中的腿法。
5.训练方法。截拳道在训练中采用了大量的西式训练方法,如跑步、跳绳、手靶、脚靶、单杠、实心球等,这些训练方法是与其技术相适应的。至于木人、推手等中式训练方法,仅仅处于从属地位。
三、一朵奇葩,未臻上乘
由于年龄所限,更由于李小龙的武学传承和修养,使得其所创立的截拳道没有达到上乘武学的境界,只能算作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技击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1.截拳道主要手法为拳法,而拳法不如掌法的变化多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仅凭拳法难尽人类格斗之巧。
2.截拳道无法教会拳手调动内力,因此很难达到信手发人的技击效果。由此便决定了它不可能使拳手达到到周身浑圆,无处不可以打人的大乘境界,而是停留在见招拆招之有为境界。
3.截拳道的步法属于直线式进退一类,其特点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很难把握敌我 之间的距离,这势必丢掉很多战机,难于达到攻防合一,一触即发的效果。
4.截拳道的器械如短棍、二节棍之类技击方法不系统,不会发力,用传统武术的观点来看叫做没有“点”。在与对方兵刃交锋时,除了闪躲,似乎没有相应的破解兵刃之法。
5.截拳道缺乏独立的和系统的技击理论及训练方法,甚至可以说在技击方法上也不够完整(即使是在讲招的水平上),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是读者可将其与比较成熟的武术门派作一对比便可自行得出结论,或者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领悟其中的含义。
a.截拳道的腿法是否包括了所有有效的腿击法?
b.截拳道中有无系统全面的擒拿与解脱的方法?
c.截拳道对于其本身的招式是否都有有效的破解方法?
d.截拳道的理论是否完全能够解决其在训练中的问题?
以上四个问题是衡量一个拳种是否成熟完整的基本问题。
四、科学地认识截拳道
研究学问最忌迷信,研究武学也是一样。李小龙赢得广大武友的崇敬和爱戴,但我们不能由于对李小龙的感情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否则我们便违背了李小龙尚武求真,追寻真理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都非常崇敬抗金名将岳飞,也知道岳家拳、岳家枪非常厉害,但是从武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岳家拳很难与其后所演变出来的五行拳、 太极拳等拳术媲美。
截拳道作为一种技击术的确有其特点,它易学易用,适宜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但是它距离成为一个技击流派似乎还不很成熟,因此,不宜将它的武学价值夸张到过分的地步。□
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了遗憾,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使得他对武学真谛的追求也嘎然而止,但是却给人们留下影片中的勃勃英姿和习武心得。李小龙赢得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武友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给他所创立的武技——截拳道套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不少初学武术的朋友对截拳道的狂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显然不仅有悖于科学的求实精神,也没有理解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苦心。有感于此,笔者冒昧地以一孔之见并从武学的角度谈一下对截拳道的一些看法。
一、技击是武术的精髓
训练的目的是在实战中取胜,这也是截拳道中最值得称道的思想,它摈弃了一切繁琐的程序,华而不实的招数和妄自尊大的想象,试图以最简洁实用的方法直指人类技击技术的本质。李小龙曾坦率地指出传统中国武术中的一些缺点,尤其批驳了在传统武术中一些过于形式化,以致于影响到其技击本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李小龙所选择考评拳手能力的测试方法都是与技击直接有关的,例如直拳或侧踹的力度,单位时间出拳次数等。并且特别强调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将现代体育思想融入于技击术之中。李小龙在其习武研武的过程中也是通过反复的搏击实践,来不断修整和完善其武学体系,最终创立出一套颇具实战价值,尤其适宜于其个人的技击术——截拳道。
二、中西结合
西学为主
截拳道是中西技击术结合的产物(在此将非中国传统技击术和现代体育中的技击运动一律称为西方技击术),并且是以西学为主,这可以从截拳道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得出这一结论。
1.步法。截拳道的步法以后脚脚跟离地的滑步为主,它充分表现出拳击和西洋击剑的特点,而没有中国武术导力的步法特征。
2.身法。截拳道的身法从预备式开始便带有明显的拳击预备式的特点,在格斗中其身法也主要是拳击中的钻闪和摇闪,而没有中国武术气沉丹田,中线发力,以进为退等身法。
3.手法。截拳道的手法主要吸取了拳击的技法,在套手中补益以一些中国南拳的手法。它通过转腰来沿长出拳的手臂和力量,这在技术上显然优于一些只会表演套路,而在格斗中正面对敌出拳的拳手。但是,截拳道中没有中国内家拳中发力的技术,也不可能通过步法延长手臂的长度。
4.腿法。截拳道的腿法主要源于空手道,以及跆拳道和泰拳(虽然这些起源于中国武术,但李小龙并不是直接由中国武术中吸取,而且在技术细节上与中国类似的腿法也有所不同)。其中常用的侧踹和截腿的确非常凌厉。但是,其动作过大或者以击打效果为主的缺点使其有别于中国武术中的内家暗腿,而且其出腿角度、发力方法和连环方式也有别于中国北派拳种中的腿法。
5.训练方法。截拳道在训练中采用了大量的西式训练方法,如跑步、跳绳、手靶、脚靶、单杠、实心球等,这些训练方法是与其技术相适应的。至于木人、推手等中式训练方法,仅仅处于从属地位。
三、一朵奇葩,未臻上乘
由于年龄所限,更由于李小龙的武学传承和修养,使得其所创立的截拳道没有达到上乘武学的境界,只能算作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技击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1.截拳道主要手法为拳法,而拳法不如掌法的变化多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仅凭拳法难尽人类格斗之巧。
2.截拳道无法教会拳手调动内力,因此很难达到信手发人的技击效果。由此便决定了它不可能使拳手达到到周身浑圆,无处不可以打人的大乘境界,而是停留在见招拆招之有为境界。
3.截拳道的步法属于直线式进退一类,其特点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很难把握敌我 之间的距离,这势必丢掉很多战机,难于达到攻防合一,一触即发的效果。
4.截拳道的器械如短棍、二节棍之类技击方法不系统,不会发力,用传统武术的观点来看叫做没有“点”。在与对方兵刃交锋时,除了闪躲,似乎没有相应的破解兵刃之法。
5.截拳道缺乏独立的和系统的技击理论及训练方法,甚至可以说在技击方法上也不够完整(即使是在讲招的水平上),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是读者可将其与比较成熟的武术门派作一对比便可自行得出结论,或者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领悟其中的含义。
a.截拳道的腿法是否包括了所有有效的腿击法?
b.截拳道中有无系统全面的擒拿与解脱的方法?
c.截拳道对于其本身的招式是否都有有效的破解方法?
d.截拳道的理论是否完全能够解决其在训练中的问题?
以上四个问题是衡量一个拳种是否成熟完整的基本问题。
四、科学地认识截拳道
研究学问最忌迷信,研究武学也是一样。李小龙赢得广大武友的崇敬和爱戴,但我们不能由于对李小龙的感情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否则我们便违背了李小龙尚武求真,追寻真理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都非常崇敬抗金名将岳飞,也知道岳家拳、岳家枪非常厉害,但是从武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岳家拳很难与其后所演变出来的五行拳、 太极拳等拳术媲美。
截拳道作为一种技击术的确有其特点,它易学易用,适宜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但是它距离成为一个技击流派似乎还不很成熟,因此,不宜将它的武学价值夸张到过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