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目前最重要的一个教学辅助手段,是创新教学形式,突破时空限制,以及整合多种资源媒体的重要力量,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客观分析信息技术的多种辅助教学作用,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音乐学科资料、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辅导方式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科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辅助作用;体现方式
在过去,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比较依赖录音机,需要反复后退、前进,去引导学生学唱歌曲,虽然可以直接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歌声,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却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愉悦、幸福的学习心态,而且很难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去感受音乐世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无法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美学熏陶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教学局面,既可整合视听资源、图文资料,也可让学生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知识,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则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以便逐步优化音乐教育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目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已经成为音乐课程的基本教育目标,需要切实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使其从人文感受、文化角度去评价一首歌曲的魅力,促使学生及时阐述个性化的音乐理解。对此,小学音乐教师便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音乐欣赏情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情境内去体会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就如在《长江我的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愉悦的音乐学习情感,促使学生准确把握住歌曲的情感线索,笔者就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整理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让学生看到了秀丽雄伟的长江。小学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当他们看到美丽的长江景色时,都不禁发出了赞叹之意,而这就可让学生带着向往、愉悦的心情去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简单为学生介绍了我国人民通过长江去获取各类资源的具体情况,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会,然后便据此引导学生演唱了歌曲,既锻炼了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
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音乐学科资料
说到音乐,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歌曲、乐器,很少会将音乐文化看成是本课程的教育任务。但是,要想综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且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去整理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理解。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音乐学科资源,全面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吹起羌笛跳锅庄》歌曲演唱活动中,本班学生并不了解羌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也不能通过想象去了解锅庄舞的艺术特点。为此,笔者就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整理了关于羌族锅庄舞的文化资料,引导学生观看了锅庄舞,使其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了解了羌族人民为何会跳锅庄舞,使其及时感受这一民族文化。这就可促使学生感受羌族人民在跳锅庄舞时所产生的祈福、愉悦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音乐艺术的美好情感。其中,也有很多学生因此对羌族的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笔者就引导这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活动整理了羌族民歌,切实丰富了学科内容,也希望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辅导方式
目前,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学思想,需要及时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要放手不管,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去组织音乐辅导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线上通信功能去辅导学生,坚持一对一辅导原则,由此实现生本教育改革,使得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笔者会与学生互加为好友,通过移动通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比如,在《拉萨谣》歌曲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通过社交平台阐述自己所遇到的演唱问题,比如无法掌握准确的歌曲节奏、无法带着感情演唱歌曲等等。对此,笔者会将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拉到一个讨论组内,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突破演唱学习问题,组织学生全面分析歌曲中的音乐要素,让学生准确演唱歌曲。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综合拓展音乐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综合分析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辅助功能,以便逐步优化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杨.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0):197-198.
[2]周芸.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7):211.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辅助作用;体现方式
在过去,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比较依赖录音机,需要反复后退、前进,去引导学生学唱歌曲,虽然可以直接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歌声,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却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愉悦、幸福的学习心态,而且很难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去感受音乐世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无法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美学熏陶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教学局面,既可整合视听资源、图文资料,也可让学生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知识,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则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以便逐步优化音乐教育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目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已经成为音乐课程的基本教育目标,需要切实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使其从人文感受、文化角度去评价一首歌曲的魅力,促使学生及时阐述个性化的音乐理解。对此,小学音乐教师便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音乐欣赏情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情境内去体会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就如在《长江我的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愉悦的音乐学习情感,促使学生准确把握住歌曲的情感线索,笔者就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整理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让学生看到了秀丽雄伟的长江。小学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当他们看到美丽的长江景色时,都不禁发出了赞叹之意,而这就可让学生带着向往、愉悦的心情去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简单为学生介绍了我国人民通过长江去获取各类资源的具体情况,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会,然后便据此引导学生演唱了歌曲,既锻炼了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
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音乐学科资料
说到音乐,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歌曲、乐器,很少会将音乐文化看成是本课程的教育任务。但是,要想综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且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去整理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理解。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音乐学科资源,全面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吹起羌笛跳锅庄》歌曲演唱活动中,本班学生并不了解羌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也不能通过想象去了解锅庄舞的艺术特点。为此,笔者就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整理了关于羌族锅庄舞的文化资料,引导学生观看了锅庄舞,使其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了解了羌族人民为何会跳锅庄舞,使其及时感受这一民族文化。这就可促使学生感受羌族人民在跳锅庄舞时所产生的祈福、愉悦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音乐艺术的美好情感。其中,也有很多学生因此对羌族的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笔者就引导这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活动整理了羌族民歌,切实丰富了学科内容,也希望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辅导方式
目前,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学思想,需要及时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要放手不管,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去组织音乐辅导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线上通信功能去辅导学生,坚持一对一辅导原则,由此实现生本教育改革,使得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笔者会与学生互加为好友,通过移动通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比如,在《拉萨谣》歌曲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通过社交平台阐述自己所遇到的演唱问题,比如无法掌握准确的歌曲节奏、无法带着感情演唱歌曲等等。对此,笔者会将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拉到一个讨论组内,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突破演唱学习问题,组织学生全面分析歌曲中的音乐要素,让学生准确演唱歌曲。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学科能力,综合拓展音乐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综合分析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辅助功能,以便逐步优化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杨.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0):197-198.
[2]周芸.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