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模式的应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j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模式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其无可比拟的动态优势大大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教学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正在不断大力引入微课模式。
  微课的主要表现方式為课堂视频教学。当然其教学方式中也包含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教学的设计与思路、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等。微课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微课的教学方式经过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更加多元化。一言以蔽之,微课主要就是利用短小视频的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直观、具体的呈现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微课最主要的还有一个特点是短小精悍,教师利用微课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微课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已经设定好的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可能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也可能只是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的教学内容,可见微课内容明确,重点突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使得师生课堂交流更加便捷。
  微课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导入
  利用微课能够将原本平淡乏味的课堂导入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态视频,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正式课堂教学。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配有《荷塘月色》音乐的荷塘美景动态视频,通过视频中美轮美奂的荷花与墨绿色的荷叶交相辉映的画面,营造出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浓厚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入《荷塘月色》教学当中。在沈从文《边城》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小段同名电影的精彩片段,利用动态的人物语言动作以及生动的背景,让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淳朴农村、善良农民的描写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方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突出重点
  通常情况下,微课视频的时长不会超过十分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舍弃了长篇大论式的讲解,将所有的精华内容压缩在短短十分钟内。利用可视的动态画面和多彩图画让学生能够在这十分钟内,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一课当中,教师制作了一位瘦弱年迈的母亲推着坐着轮椅的儿子在地坛散步的动态小视频,并配以抒情柔缓的背景音乐。在视频当中,作者、母亲和地坛在同一画面中,母亲在慢慢劝慰儿子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通过该微课视频学生能够立刻明白《我与地坛》不仅仅是写作者与地坛的故事,更是在描写伟大深沉的母爱这一教学重点。因此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学生讲述《我与地坛》写的是浓浓的母爱以及作者为爱而活、为母亲而活的生死观。
  (三)自主思考
  微课视频时间虽短但内容高度凝练,能够创造出无穷的意境。借助微课视频,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探究。如在《雷雨》一课当中,教师可借助话剧《雷雨》最后的结局这一视频引导学生将沉闷的空气与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明确雷雨即中国改革的象征。学生对《雷雨》当中描述的社会环境及人物心理展开讨论,相互迸发出全新的“思想火花”,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课外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除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语文素养。微课模式能够利用其短小精悍的巨大优势以及生动形象的动态视频形式有效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比如学习卞之琳的《断章》,学生在感悟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的同时也应对其蕴含的内在哲理有一定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抒情、哲理诗歌,比如说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微课视频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教育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同样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运用短小精悍的动态教学视频将平面的文字知识生动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成用军,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其他文献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
磨课是指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研磨之后,使课堂更加精彩。但大多数教师磨课时更注重斟酌、优化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的细节部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所谈的“一课多磨”指的是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让课上得更有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师能、师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说这种“一课多案”设计的磨课方法是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虽然在这条孤独前行的研修路上,需要
一、导入,语句有什么特征?  师:让大家预习的文章,大家有没有预习?能不能读懂这篇文章?  生:(七嘴八舌地说)预习了,不能读懂。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没读懂的原因,为什么读不懂,是什么情况下的读不懂,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而读不懂呢,还是就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呢,抑或是喜欢这样的文章但读不懂,既不喜欢也读不懂。大家到底是哪种情况?  生:(几乎一起回答)既不喜欢也读不懂。  师:喜不喜欢,是一种情感评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
俗语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些语文学科薄弱的同学急于提高语文成绩而沉迷于题海战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认为语文成绩已经定型,不会有提高,于是对语文复习采取敷衍态度甚至放弃。这两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中考前这几个月时间里,考生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复习语文,而且只要科学复习,语文成绩还是能有一定提升的。而这一阶段,语文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要想提升语文成绩,语文
“道形于言,叙理成论”,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论是非。即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让读者来接受信服这一观点。“心与理合”,“义贵圆通”。在议论中,如何有力地对论点展开议论,把道理阐发全面深刻,令人心服呢?下面笔者就以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对议论文如何能够充分说理做一点探究。   一、从四个层面展开联想   1、时间上的古与今   运用例证法,就是“
个性化作文是一种针对过去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弊端而提出来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它张扬真性情、抒写个人独特体验,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个性化作文日益成为我们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什么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张扬真性情、抒写独特个人体验的写作。个性化作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真实”“创新”的作文能力为宗旨,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作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列御寇所作。列御寇生活于东周威烈王时期,与郑穆公同时代,迟于孔子,早于庄子,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是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他是上承老子下启庄子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
阅读鉴赏一篇文言文,理解、疏通大量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是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学习主要就是死记硬背海量的文言常见、常考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死记硬背是少不了的,但更多的时候则需要“活学活记”,需要创新和发现。  关于创新和发现,新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当前,农村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课上,作文题布置下去,学生大多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一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东拼西凑,千人一面,干巴巴毫无生活气息。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该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面貌?农村作文教学该向何处觅一股“活水”?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