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奶酪》(统编本三上)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一块奶酪》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围绕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展开教学。
  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初步把握故事大意后,重点引导学生在默读圈画后,充分交流有感受的词句,如描写蚂蚁队长动作、心理、语言的词句等,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移情想象、合作朗读等多种方式,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的生动性,并交流是否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使蚂蚁队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更加丰富、立体、真实。
  在教学中以“童话故事小档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印象深刻的童话故事,除了讲清楚情节,还要适当表达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感受,为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做铺垫,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等多种方法,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根据关键词的提示,了解课文
  大意。
  3.在赏读中,交流是否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
  4.借助“童话故事小档案”推荐分享印象最深的童话故事,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
  教学过程:
  一、聚焦童话,谈话导入,揭题读题
  1.聊聊童话: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奇妙的童话王国,和童话故事中的小鸟、树、蟋蟀、红头、青头交上了朋友,你对童话故事有了哪些认识?
  (预设:童话里的动物植物
  都像人一样会说话;童话想象丰富;童话能带给人很多启示……)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王国,今天的故事围绕一块奶酪展开。(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奶酪很香,很好吃。预设2:想到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童话
  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自然引出课题,体现单元整体观照的教学理念。)
  二、依据提示,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今天的《一块奶酪》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呢?请打开课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题下面有学习提示,我们可以根据学习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读学习提示,用序号标出有几个学习小任务。
  学生交流后明确:学习提示告诉我们可以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明确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2.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相机板书关键词。(预设:发现、掉渣、下令、犹豫、命令)同桌之间借助提示,相互说一说故事大意。
  (预设主要内容: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奶酪,在和小蚂蚁们搬运的过程中,掉了一小块奶酪渣子。他很纠结吃还是不吃,就下令大家休息。他犹豫之后,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最后,大家把奶酪搬进了洞里。)
  4.完成作业本第2题(如图):
  (设计意图:围绕略读课文的
  学习特点,抓学习提示,了解主要内容。考虑到本文较长,概括内容有一定难度,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并充分利用相关习题,有助于学生整体认知故事的发展过程。)
  三、赏读故事,发挥想象,交流想法
  1.自主阅读,感受形象。
  学生围绕主线问题“你喜欢蚂蚁队长吗?默读课文,圈画带给你感受的词句,说说理由”自读圈画,感受蚂蚁队长的形象。
  2.交流想法,感悟形象。(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喜欢:严守纪律、以身作则、爱惜粮食、爱护幼小、不搞特殊化……
  *不喜欢:想过偷吃,犹豫不坚定……
  预设一:搬运食物部分
  (1)抓住“宣布”一词,通过朗读蚂蚁队长的语言“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照样要受处罚”,感受蚂蚁队长的公正严明,不搞特殊化。
  (2)随文认识生字“宣”,重点教学多音字“处”。
  预设二:掉下奶酪渣部分
  (1)抓住蚂蚁队长的心理“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结合前文奶酪诱人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蚂蚁队长怕浪费,又怕违反禁令的矛盾心理,体会蚂蚁队长对奶酪的渴望,但又有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
  (2)随文理解“诱人”“禁令”等词,认识“舔”“犯”“毅”等生字。
  预设三:处理奶酪渣部分
  (1)抓住蚂蚁队长的动作“一跺脚”,心理“犹豫”,语言“这点
  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等,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爱护幼小等品质。
  (2)移情想象,合作表演,感受童话语言的生动、情节的丰富。
  (3)随文认识“稍”“跺”“豫”等生字,重点教学多音字“稍”。
  3.集中巩固识字:齐读本课认读词语(带拼音),指读词语(去
  拼音)。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读之后,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交流是否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使学生在充分表达的同时,习得童话的特点。)
  四、迁移运用,分享故事,表达想法
  1.小结梳理,形成“童话故事小档案”。
  一块奶酪、一位蚂蚁队长、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那么多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其实也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汇成了这个童话故事的小档案。
  2.迁移运用,分享故事。
  你看过的童话中,一定也有像蚂蚁队长那样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人物吧,他哪一点让你印象深刻,你喜欢他吗?说说理由。能干的同学可以“童话故事小档案”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分享各自印象最深的童话人物、故事,并说明理由。
  学生1:我喜欢《皇帝的新装》
  中的小男孩,当皇帝没穿衣服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大人们都不敢说实话,只有小男孩勇敢地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事情,我觉得他很勇敢、很诚实,所以我喜欢。
  学生2:我对《白雪公主》里的七个小矮人印象最深,他们很可爱,很善良,不仅收留了白雪公主,还教白雪公主怎么提防皇后,所以我很喜欢他们。
  3.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为“快乐读书吧”教学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讲童话故事,可以通过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汇成童话故事的小档案。借助“童话故事小档案”分享印象深刻的童话,引
  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童話故事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向阳
  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创设“戏迷”的趣味情境,并通过学习了解京剧,感受京剧艺术之美。  2.借助语言文字,结合阅读经历、生活体验等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结合课前关于“京剧”的问卷调查,用饼状统计图出示其中两题:你了解京剧吗?你对京剧的印象?学生分享答题体会及从图表中获得的信息。  2.交流后出示资料,说说京剧爱好者的不同称呼。  京剧爱好者分为不同层次:喜爱京剧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译宏富,如《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等等,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朱先生的研究推动了中国美学以更加系统化、逻辑化的现代学科的形态向前发展。1983年,朱先生在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答记者问时对自己的学术道路作了这样的评价:“我是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
不久前,我在山东威海参加了一场《小学生小散文100课》的小读者见面会。见面会不仅有小学生的经典美文朗诵展示、阅读体会交流,还有几位同学的仿写作文展示。其中有个女孩的作文模仿杨朔的《泰山画卷》,描绘出威海当地的山水美景,其构思独特,文辞清雅,语言极富诗意与灵性,再加上她声情并茂的朗读,获得了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交流互动时,有个小男孩举手提问:“林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得跟她一样好?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
各【gè】甲 金 篆  会意字。从夂,从口。“夂”是“止”字的倒写,俗称折文头。甲骨文写如“”,是朝下的脚趾形;下部的“口”表示家门口(古人穴居,亦可视为洞口),会意为人回到居住之所,走进家门。本义是回到。“出”的甲骨文写如“”,上面的“”是朝上的脚趾形,隶变后写成“屮”(“止”的变形),下“凵”(kǎn)也是表示所居的家或洞穴,意为脚走出家门,“出”()与“各”()一出一进,表义相反。“各”现代
一、抓住题眼明主线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黄山奇石》。  师:从课题你知道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吗?  生:很奇特。  师:如果要表达黄山石很奇特,怎么读呢?  生:黄山奇石。(朗读侧重“奇”字)  师:你看,朗读的侧重点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了。  二、连词成句练语言  师:课前预习读了几遍课文?  生:5遍。  生:很多遍。  师:那老师要检测一下,看看课文中带生字的字词你们是
李斌老师提出的“为思维而教”,无疑是具有相当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他的这一教育主张,与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直觉和实践经验不谋而合。我为他超凡的实践勇气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这项宏大的研究感到忧虑。好在他聚焦到“小学思维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这样便有了开展规范性科学研究的可能。本文是我所了解到的李斌老师及其团队已有的实践,同时也对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随文阅读、做动作、拓展等方法,在语境中学习“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奶酪、小哥儿俩、拌嘴”等词语的意思,学会写“奶”等4个生字。  2. 能借助关键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聚焦故事起因和结果中的语言和动作感知狐狸的狡猾,初步感知熊哥儿俩的斤斤计较。  3.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桌互读等形式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并通过朗读、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受和积累描写二泉风光、乐曲旋律的词语,能从凝练的词语中触发想象、联想故事、体会情感,体会文本语言的特点。  3.能从文本信息中获知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缘由,结合课外资料,进一步感受阿炳的苦难生活,以及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一、音乐卡片串全文  师:同
四年级下册“词句段运用”的第2题,都是“照样子”“仿照”等类似的练习活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照样子”和“仿照”,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特点的发现”走向“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紧一紧,无缝对接  “照样子”“仿照”的“照”是依据的意思,它的前头是“样子”,它的后头是“运用”,教师要将这“两头”无缝对接。  如,第四单元“词句段运用”第2题编排了三个带有“冒号”的例句,要求体会冒号的作用。一般来说
文本解读  《羿射九日》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神话属于民间文学,乃远古时代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羿射九日”在《山海经》《淮南子》《天问》等中均有记载。故事塑造了英雄后羿在大地干旱、民不聊生时,挺身而出,历尽千辛万苦,射掉九日,为民除害,大地重生的故事。全文7个自然段500多字,情节离奇,想象神奇,可读性强。  课文以“很久很久以前”开篇,尽显神话滋味。这一节创设了恢弘的故事背景:世界最东边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