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理想学校什么模样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伦华 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
  我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用一句话来形容:有精神可以传承、有未来可以期待。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是伦华教育集团中的旗舰校,是重点打造的一所未来不一样教育的样板学校。
  记得我被公派前往美国的一年里,我在林肯中学,看见了他们的学生的课表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计算机自动排课,每学期一个孩子可以学30几门课程,让我感到惊讶又奇妙。每天下午两点放学,孩子们并不是回家,而是参加各种兴趣班。因此,苏科外也推出多元课程的选择,目前共设有100多项兴趣课程,不少课程都被家长们秒杀。学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综合成绩。在我看来,有一天一群孩子坐在公交或地铁上,不穿校服,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苏科外的学生,这就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让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学,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
  首先有一些指标,有一些目标。江苏省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是一个可以评估的、也是社会公认的学校发展目标。“高品质”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课程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等等,可以用“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立才”作为校本表达。我心中的学校发展目标,显性的就是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
  其次,学校应该有不断发展的、内生的动力。内生动力在于教师、学生,学校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内部的人。老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激发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不断成长,脱颖而出。学生要通过学校教育提供的大平台,不仅是校内的各种课程,也包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职业倾向,发现自己的发展前景,回过头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师生共同努力,家庭一起参与。一所好学校要促成师生的主动发展。
  最后,从学校架构来看,一所高品质的大校应该各个方面都比较健全,也就是总书记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包括具有国际视野。
  陈国安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办一所我能看得过去的学校,编一套我能读得下去的语文教材,这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我将穷其一生为此来付诸行动。对于理想的学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所理想的学校,如同我们校风所彰显的“独立、平等、自由、有爱”,我希望学校的一切都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包括老师、学生、家长,都有着独立的人格,也能独立地思考,能够慢慢独立行走。陈寅恪写在王国维墓志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我影响非常深,校园里如果所有人都有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思考,那么,我甚至觉得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也都各自成为独特的那一个了。我们的校园应该彰显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的个体之间平等地相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
  唐敏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长
  办学校是立德树人,不一定要有高大上的理念,教育即生活。一所好学校,要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具体表现为“做事要有良好的习惯,做人要有良好的品行,做学问要求真务实”。
  张飞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长
  我们木中后面的天平山就是范仲淹祠堂所在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让我们全校师生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更为明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心目中的学校,就是要构建好学校的课程,发展好学校的两类人,发展好教师,发展好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走上不同凡响之路。
  胡金平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总校长
  学校的核心理念是追寻教育真谛,造就完全人格,完全人格即全面发展。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是我们学校所坚持的教育使命。我不想培养只会读书的孩子,学校有游泳馆,我希望所有从这里毕业的孩子都能够学会游泳,掌握一门生存技能。我们不能把学校办成培训机构或是训练营,要让孩子们在若干年后依然怀念这所学校。这便是教育的成功。
  我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智慧、有自己的见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苏州,需要有这样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学校强调课程的相通与整合,体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智慧生活、快乐学习、和谐发展”。
  仲尧明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从校长角度,第一要有专注心。做教育是要静下心来的,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做自己心目中的教育。第二要关注质量。一所学校的生存、百姓的喜爱、社会的评价等都跟质量密切相关。当然,我们的质量要从“立德树人”而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第三要办一所让师生有幸福感的学校。学校氛围好,老师有成就感,学生有乐趣;学生喜欢这所学校,尤其毕业以后还记得学校,能常回来看看,这是我想办的学校。
  沈中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校长
  办心中的学校首先要立足于现实,要认识到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现在的社会处于什么水平,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什么。其次是“仰望”,就像你抬头仰望星空,也就是说要有教育的情怀和理想。
  周晓阳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期待星海实验中学通过努力,传承过去20年的办学积淀和文化,向着更优的品牌、更优的社会影响力,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
  黄裴莉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兼书记
  我心中理想的学校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是学生、家长、老师交互滋养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场域里,老师、学生、家长能够愉快地开展学习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获得成长,获得一种赋能。
  尤文亮 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我特别推崇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办学风格,他的一句名言很多人都知道:“所謂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教育论里少有时髦的或是充满诗意的词句,显得非常地平实。虽然我不能跟这些大师相比,但是我所理解的校长的职责也是如此:认认真真办学,把校长该做的工作认真地完成,督促教师踏踏实实地把课上好、作业批好,每一项活动踏踏实实地组织好,把每一个学生辅导好等等。教育的很多东西,都是基础性的,像我们这样一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把所有的学生安顿好,吃饭吃好,睡觉睡好,上课上好,体育活动做好,艺术活动做好,有秩序,有质量,有发展,所有琐碎的、基础性的工作做好,我认为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当然我并不排斥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所新办的学校,只有五年,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校长整天想的是怎么去迎合家长、迎合社会、迎合评价,去哗众取宠的话,最后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张剑澜 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校长
  落地在吴江的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是由盛典咨询有限公司和北大新世纪教育集团联手共同打造的一所新型的K12高端国际化学校。我想本着“应世而生,有恒乃成”的理念来建设这所学校的原因是,如今进入了疫情后时代,也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的未来也许是无法预判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为未来而准备的,我们所说的“应世而生”也就是为了这个时代而准备着。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成长,所以在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是能够把未来作为他的终极目标而时刻准备着,他能够把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潜能都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要想取得这样的成功,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毅力,办学者就要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能够为孩子、为学校、为社会,甚至为国家,尽我们自己的责任。
  Richard 苏州德威国际高中学术副总监
  对于我来说心中的学校还未“建设”成功。我认为我心中的学校是:一、教育质量非常高;二、学校要会教学生如何做一个人;三、我们学校中有一半的学生是通过支付高昂的学费进来的,我希望有一半学生能免费进入我们学校学习,因为我想给他们一个教育的机会。第三点也是我们还未做到的。
  蒋利军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校长
  平江实验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继承“德润文光”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学期,我们以“德润关怀”为切入点,围绕“道、德、仁、艺”四大支柱,不断传承、发展、创新推进“德性养成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系统构建、校园环境优化、文化符号系统”等六大工程。最终我们追求的是建设践行“大成教育”。在追求“大成教育”的进程中抓住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持续助力,全面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之前,我们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些远景,比如要建设成厚重大气、灵动雅致的“平江学校”,培养修德怀爱、博学笃行的“平江教师”,培育崇德尚美、乐学善思的“平江学子”。
  徐瑛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一所好学校,一定是呈现这样的样态:校园里同事之间感到安全,有团队协作的氛围。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开放的,如同我们的校训“立人”,立的是一个身心健康、精神明亮的人。所谓精神明亮,意思是内心打开,可以让“精神之光”照进心田,心灵才能更好地成长。悦己悦人,让心在光亮中生长,如此这个校园才会美好。因此,我们要“立”这样的孩子、老师与家长。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理想办学的生态,即精神的、情感的,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不断磨砺、不断生长的校园样貌。在正确的事情上去用心用力即可,不需要太多宏大叙事,过好每天的教育生活就是最好的。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用确定的努力去面对。心中装着价值的罗盘,动态迎接一切挑战。做真的教育,真的做教育。活泼泼育人,育活泼泼的人。
  吴珏 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善耕实验小学校校长
  学校是儿童自由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他们在校园里度过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我心中,学校教师不只是实施教学的工具,不只把眼光盯着孩子的分数,孩子的童年不是成年的准备。我心中的学校是能够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发展的学校。这里有学生喜欢的课堂。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的能力素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我心中的学校有着学生喜欢的校园,既有姑苏数千年的文脉传承又充满现代气息,校园的所有时空都能释放出育人价值,学生、老师在这里有无限可能。“花开满园方为春”,应该是我心中最美的校园。
  办好这样的学校,其实就是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向,要有基于儿童立场的,面向人性、面向生命、面向发展的办学理念;安全、尊重、支持、激励性的人际關系;开放、多元、整合的课程;人文、高效的教师发展机制;反思、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冯凌燕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校长
  我心中的好学校首先是要体现在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要允许生命的独特性存在,要办最适切的教育。
  我希望孩子们在校园里是开心幸福的,阳光向上的;老师们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追求专业成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家长愿意学习,陪伴孩子成长。
  这一切组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家庭,共同成就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增设了周末招聘,招人的机会多了,哪怕是舍去休息时间,我们也非常乐意。”苏州市会议中心人事经理董月珍介绍,通过周六的 “姑苏区强化企业用工服务”周末招聘专场,企业已经招到2名心仪的员工了。“对于我们酒店行业来说,年末用人需求非常大,周末招聘真是帮了大忙!”  姑苏区服务型企业较多,用工单位以中小型居多,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2020年关将近,通过姑苏区人社局举办的两场周末专场招聘会,40多家单位端出
期刊
2020年9月30日,下午17:32。太湖光福渔港村码头。一艘渔船缓缓靠岸,船老大站在船头。  渔港村是太湖渔民最为集中之处。站在村口,一股新鲜的腥风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无数桅杆耸立着,密密麻麻的船只停满了整个港湾,场面十分壮观。  长久以来,村民们以捕鱼为生,有些渔民甚至常年住在船上。这里没有千帆竞发,也没有趋之若鹜,有的只是最平凡的人做着最普通的事。  2020年9月30日凌晨。夜里的渔港是极
期刊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  一直有人问我1906年学校取名“振华”,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哪个前哪个后。我们十中的特殊性在于,它一直有爱国、报国、育人的社会功能指向。作为后继校长,我首先要继承好这个传统。“传统”之所以积淀成为传统,说明它本身具有生命力,有延续、发展的宝贵内涵,更说明这个“传统”当时有前瞻性。百年十中的教育精神就是“爱国奋进、实事求是、自强不息”。  今天的教
期刊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实现的途径,是能够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潜在素质。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能动、主动地成为优秀的人,就是教育所要完成的使命。  张飞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长  所谓教育,就是培养人,外在体现是未来人的能力以及品性,这也跟国家提出的培养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是相符的。  能力方面,我觉得要培养孩子三种
期刊
周颖 校长  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十中毕业生,或者是社会的栋梁,或者是普通的公民。作为校长,我有一个希望,牢记我们学校的教育精神,“爱国奋进、实事求是、自强不息”,希望您们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在校的学生,我希望你们要以学校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作榜样,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能够迈进理想大学的殿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在苏州有很多初中同学,我们十中这所
期刊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到了复评迎检的关键阶段,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上下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围绕着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农村环境大整治这六大项开展攻坚行动,以“大数据+文明创建网格化+铁脚板+铁手腕”的治理模式补齐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全民创建,跑出东太湖的速度和力度。  大街小巷穿梭“绿袖章”  文明骑行号召全民参与  每天清晨和
期刊
崇文重教,山高水长。  每次路过文庙,都觉得那里文气特别昌盛。文庙,江南府学之冠,在这里存在了近千年,是流芳吴地的范仲淹创办的,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句无比珍贵的名言。  在苏州人心目中,范仲淹的地位是不亚于孔夫子的,当得起“一世之师”的赞誉。范仲淹的万民教化之发心,也大约跟这座位于苏州“龙脉”之上的文庙府学的存在有关,苏州一直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  后世,苏州
期刊
苏州古城,近期活动不断。“‘守护古城情系姑苏’古城保护对象标识设计创意征集赛”赛程过半。一边,参赛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从业人员不断寻找着灵感,希望能以设计语言勾勒出苏州古城一砖一瓦长留于人们心中的情感与形象,设计出可与2500年古城长相共守的标识杰作;一边,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的成果论证会也于近日举行,普查核实保护对象4000余处(项)、采集信息总量97000余条、
期刊
城市的营造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生产、生活、休憩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建造高楼大厦,营造自己的舒适小家。城市不断扩张发展,人的视野也在拓宽。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保留天际线轮廓美,越来越像一座城市的底线。  天际线更像是一座城市的能量和张力,对于身处江南的我们来说,叫人赞叹的天际线,不在高,而在意境悠远。高楼大厦很多城市都有,但一眼望去的舒展,有山有水,有天地相连,也有水天交接,这是视野所及吴中
期刊
游览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们不会只想看到一个空有建筑、风景的硬壳,观察里面活生生的生产生活、娱乐消遣会有趣得多,听他们的曲艺,过他们的民俗节日……日后想起这座城市,深刻体验过的点滴细节是很难忘却、混淆的。  保护苏州古城,要向世人呈现的也不仅是一个保护良好的物质空间,还包括其内部的民生风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忠实且凝练地记录着古城一路的痕迹,既是古城保护不可或缺的对象之一,或许也是古城更好地通向未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