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古丝路张骞、甘英出使西域,奠定并开发了世界人民贸易雏形。新丝路从多方向、多角度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本文由新乡地区发掘出土的汲冢竹书为切入点,对《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巡路线进行分析,试着探讨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丝绸之路;汲冢竹书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撰者不详,是西晋咸宁五年(279)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之一。《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约公元前九世纪)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其周游路线自洛阳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这是至今为止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向西探索的旅行活动。
自商朝和周朝开始国家的版图都是东、南临海,当时的统治者善陆战,还未对海域部分进行开始探索,因此向西或向北是最好的选择。丝绸之路正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更早被称为玉石之路或佛教之路,后来中国丝绸在中亚、罗马等地盛行,便形成了贯通几千年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朝代的起伏更迭,必然会影响其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的发展,东汉,西汉朝代的兴起与没落同样如此。新莽时期,由于王莽改制搞得人心惶惶无心经商,并且战乱不断,许多人放弃丝绸生意,导致了丝绸之路就此中断,出现“三通三绝”的局面;东汉时,班超派甘英出使罗马帝国,他的出使是丝绸之路畅通的一件标志性事件;隋唐时期,政府逐渐控制了西域各国,打通了天山北路等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丝绸之路的东路段再度开放,经济相对稳定,迎来繁盛时期;明清时期,没有太多改善,反而一些商人的“茶马古道”比较出名;清朝末期,由于鸦片战争,西北丝绸之路就此荒废下来。直到现在,2005年以古丝绸之路为雏形,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重建丝绸之路,更多地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把人们的生活放在第一位,这也符合这些年我们所重视的人道主义。区域合作对于帮助实现降低贫困,促进增长与平等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老的丝绸之路书写了人类的文明与兴衰,新的丝绸之路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商品交换,而是一次人类真正的打破常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征程。在这7000多公里道路上,一边是丝绸、茶叶和瓷器交互玉石、胡椒、葡萄胡萝卜、菠菜、黄瓜等,一边是亚欧专列满载着中国制造与各国家、地区相通开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血脉经络,从这些东西方简单的商品融合,又一次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高度。
弘扬新旧丝绸之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其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楼兰古国发掘中就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纸制品为当时的人文交流和贸易流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佛教的传播在旧丝路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之间通过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的互动,将和平理念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中华文化的智慧撒播下去。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議开幕式上的讲话时提出,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2016年9月20日习近平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是的,我们看出当时的商人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追求,最终也不过就是为了证明:丝路对我们古代经济,文化,对外交流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不过,在现代我们的世界,对于知识的渴望已不仅仅是盲目的,没有方向的探索了,而是利用一切科学手段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得方便,快捷。让我们已不再需要什么丝绸之路的漫漫长途去取得中西方的交流了。
纵观历史,不管是穆天子西行九万里,会见西王母,还是各商队从长安抵达罗马,整个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且无始无终,以它独特的魅力继续谱写着整个人类长河的文化篇章。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追求的一种向往。
参考文献:
[1]《丝绸之路形成的东西方因素分析》 钱耀鹏
(作者单位:新乡市博物馆 社教部)
【关键词】丝绸之路;汲冢竹书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撰者不详,是西晋咸宁五年(279)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之一。《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约公元前九世纪)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其周游路线自洛阳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这是至今为止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向西探索的旅行活动。
自商朝和周朝开始国家的版图都是东、南临海,当时的统治者善陆战,还未对海域部分进行开始探索,因此向西或向北是最好的选择。丝绸之路正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更早被称为玉石之路或佛教之路,后来中国丝绸在中亚、罗马等地盛行,便形成了贯通几千年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朝代的起伏更迭,必然会影响其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的发展,东汉,西汉朝代的兴起与没落同样如此。新莽时期,由于王莽改制搞得人心惶惶无心经商,并且战乱不断,许多人放弃丝绸生意,导致了丝绸之路就此中断,出现“三通三绝”的局面;东汉时,班超派甘英出使罗马帝国,他的出使是丝绸之路畅通的一件标志性事件;隋唐时期,政府逐渐控制了西域各国,打通了天山北路等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丝绸之路的东路段再度开放,经济相对稳定,迎来繁盛时期;明清时期,没有太多改善,反而一些商人的“茶马古道”比较出名;清朝末期,由于鸦片战争,西北丝绸之路就此荒废下来。直到现在,2005年以古丝绸之路为雏形,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重建丝绸之路,更多地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把人们的生活放在第一位,这也符合这些年我们所重视的人道主义。区域合作对于帮助实现降低贫困,促进增长与平等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老的丝绸之路书写了人类的文明与兴衰,新的丝绸之路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商品交换,而是一次人类真正的打破常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征程。在这7000多公里道路上,一边是丝绸、茶叶和瓷器交互玉石、胡椒、葡萄胡萝卜、菠菜、黄瓜等,一边是亚欧专列满载着中国制造与各国家、地区相通开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血脉经络,从这些东西方简单的商品融合,又一次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高度。
弘扬新旧丝绸之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其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楼兰古国发掘中就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纸制品为当时的人文交流和贸易流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佛教的传播在旧丝路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之间通过文化、科技、教育发展的互动,将和平理念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中华文化的智慧撒播下去。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議开幕式上的讲话时提出,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2016年9月20日习近平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是的,我们看出当时的商人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追求,最终也不过就是为了证明:丝路对我们古代经济,文化,对外交流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不过,在现代我们的世界,对于知识的渴望已不仅仅是盲目的,没有方向的探索了,而是利用一切科学手段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得方便,快捷。让我们已不再需要什么丝绸之路的漫漫长途去取得中西方的交流了。
纵观历史,不管是穆天子西行九万里,会见西王母,还是各商队从长安抵达罗马,整个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且无始无终,以它独特的魅力继续谱写着整个人类长河的文化篇章。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追求的一种向往。
参考文献:
[1]《丝绸之路形成的东西方因素分析》 钱耀鹏
(作者单位:新乡市博物馆 社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