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云南境内生活的布朗族,是古代云南的最早居民——“朴人”的后裔,长期与傣族毗邻而居,无文字传统的布朗人兼通傣语并使用傣文,其文学艺术也深受傣族的影响。一些布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受到周边民族(如汉族)的影响,具有多元混融性。
传统的布朗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和器乐三类,此外也有属于宗教音乐范畴的原始祭祀仪式音乐,以及与傣族宗教音乐相同的小乘佛教音乐。民歌是最能体现本族文化传统的音乐品种,既有记载本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叙事歌、用于各类生产劳动的劳动歌、儿童游戏所唱的儿歌,也有反映各地风俗习惯的风俗仪式歌等。根据布朗族的传统分类法,民歌使用的曲调主要有“宰”、“拽”、“索”三类。
“宰”和“拽”是布朗族中流传较广的传统歌调,吟诵性强,节奏较为自由、松散,音调苍劲、古朴。“宰”类歌调多由一人独唱,旋律较为平缓,句尾拖音较长,长短句并用,演唱内容和使用场合极广,几乎所有类别的民歌都可以用它演唱。“拽”的旋律较“宰”起伏要大,节奏较紧凑,句尾拖音较短,唱词篇幅可长可短,常用于各类风俗歌、叙事歌和情歌等。“索”多是受青年人喜爱的情歌,也是布朗族旋律性较强的歌调。它的曲调因地而异,曲调多由一个引句和上下句构成,歌词往往即兴编唱,通常青年男女用于互诉衷肠时常用对唱形式,而且还有用乐器“玎”来伴奏。
许多布朗民歌都有借用傣语的现象,甚至歌词内容直接采用佛经故事或傣族诗歌。传统叙事歌“森”便是近几十年间广泛流行于布朗山区的傣族叙事歌。有的布朗民歌使用傣族民歌曲调演唱,如勐海县布朗山一带的风俗歌全部使用傣族赞哈调演唱,临沧专区双江县布朗族的风俗歌演唱与赞哈调相近的傣族“簧敢”,儿歌《圆苏》(讨钱歌)则与傣族的《依拉恢》相似,等等。此外,澜沧县文东区布朗族受佤族影响唱佤族风俗歌《冷》;双江县的玩姑娘调用布朗语唱,但旋律明显受到当地汉、佤族音乐的影响。
布朗族民间流传的舞蹈较为丰富。“宰蹦”是聚居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所特有的一种集体歌舞,表演时男子多背象脚鼓边击边唱,女子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所唱多为相互赞美的内容,多以问答形式,歌词幽默风趣,气氛热烈欢快。宰蹦演唱的曲调有别,男女所唱也不相同,一般男声曲调粗犷奔放,女声曲调则婉转清丽。
布朗族的器乐文化受傣族影响较深,民间流传的主要乐器都与傣族相同。如属于吹奏乐器的排笙、米箫,弹拨乐器的赛玎、德波、口弦、小三弦,打击乐器的象脚鼓、铓锣等。这些乐器在民间生活中既用于伴奏民歌和歌舞,也能独奏;所奏曲目多来源于民歌,如筚暹曲《赞卜来》即由劳动歌“摘棉花歌”而来。此外,布朗族的散居地内也还流传着由佤族“格烂”发展而来的“蜂桶鼓”,形似傣族乐器玎胆的“牛腿琴”,以及由汉族和其它民族地区传入的二胡、唢呐、葫芦笙、羊角号等。这为布朗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增添了别样魅力。 ■
传统的布朗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和器乐三类,此外也有属于宗教音乐范畴的原始祭祀仪式音乐,以及与傣族宗教音乐相同的小乘佛教音乐。民歌是最能体现本族文化传统的音乐品种,既有记载本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叙事歌、用于各类生产劳动的劳动歌、儿童游戏所唱的儿歌,也有反映各地风俗习惯的风俗仪式歌等。根据布朗族的传统分类法,民歌使用的曲调主要有“宰”、“拽”、“索”三类。
“宰”和“拽”是布朗族中流传较广的传统歌调,吟诵性强,节奏较为自由、松散,音调苍劲、古朴。“宰”类歌调多由一人独唱,旋律较为平缓,句尾拖音较长,长短句并用,演唱内容和使用场合极广,几乎所有类别的民歌都可以用它演唱。“拽”的旋律较“宰”起伏要大,节奏较紧凑,句尾拖音较短,唱词篇幅可长可短,常用于各类风俗歌、叙事歌和情歌等。“索”多是受青年人喜爱的情歌,也是布朗族旋律性较强的歌调。它的曲调因地而异,曲调多由一个引句和上下句构成,歌词往往即兴编唱,通常青年男女用于互诉衷肠时常用对唱形式,而且还有用乐器“玎”来伴奏。
许多布朗民歌都有借用傣语的现象,甚至歌词内容直接采用佛经故事或傣族诗歌。传统叙事歌“森”便是近几十年间广泛流行于布朗山区的傣族叙事歌。有的布朗民歌使用傣族民歌曲调演唱,如勐海县布朗山一带的风俗歌全部使用傣族赞哈调演唱,临沧专区双江县布朗族的风俗歌演唱与赞哈调相近的傣族“簧敢”,儿歌《圆苏》(讨钱歌)则与傣族的《依拉恢》相似,等等。此外,澜沧县文东区布朗族受佤族影响唱佤族风俗歌《冷》;双江县的玩姑娘调用布朗语唱,但旋律明显受到当地汉、佤族音乐的影响。
布朗族民间流传的舞蹈较为丰富。“宰蹦”是聚居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所特有的一种集体歌舞,表演时男子多背象脚鼓边击边唱,女子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所唱多为相互赞美的内容,多以问答形式,歌词幽默风趣,气氛热烈欢快。宰蹦演唱的曲调有别,男女所唱也不相同,一般男声曲调粗犷奔放,女声曲调则婉转清丽。
布朗族的器乐文化受傣族影响较深,民间流传的主要乐器都与傣族相同。如属于吹奏乐器的排笙、米箫,弹拨乐器的赛玎、德波、口弦、小三弦,打击乐器的象脚鼓、铓锣等。这些乐器在民间生活中既用于伴奏民歌和歌舞,也能独奏;所奏曲目多来源于民歌,如筚暹曲《赞卜来》即由劳动歌“摘棉花歌”而来。此外,布朗族的散居地内也还流传着由佤族“格烂”发展而来的“蜂桶鼓”,形似傣族乐器玎胆的“牛腿琴”,以及由汉族和其它民族地区传入的二胡、唢呐、葫芦笙、羊角号等。这为布朗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增添了别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