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的培养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推理能力(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下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推理能力”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逻辑推理”作为六个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本期《热点透视》栏目,集中呈现三篇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
  摘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做一些改编,可以体现“逻辑推理”的两个方面,即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要注意给学生猜测的空间和可能,让学生对发现进行验证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要注意渗透说理的方式(演绎推理的基本规范),建立基于逻辑的学习共同体。
  關键词:逻辑推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长方形面积公式
  陈省身先生说过,学生应该学会推理,推理很要紧,不仅在数学中,在其他学问里也是要用到的。作为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主阵地,数学教育的地位无疑是突出的。然而,推理与证明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过渡和衔接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计算,很少涉及严格的推理与证明,教师也很少渗透“寓演于算”的思想。这导致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吃力。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的培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是切实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实践追求。
  一、“逻辑推理”培养的一个案例
  本文选取的案例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课。
  (一)教材呈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课内容是这样编写的: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如下页图1),“量”出不同长方形的面积(如图2),让学生意识到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如图3),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由此可见,教材一方面想让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另一方面想让学生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合情推理。
  (二)教学设计
  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对上述教材内容做一些改编:
  首先,将教材例4(见图1)中的表格改编成表1(“正方形个数”“长方形面积”两列放在前面,“长方形长”“长方形宽”两列放在后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一些不同的长方形,再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摆好的长方形;然后,出示表1的前三列,引导学生数出组成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个数并填入表中,从而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并填入表中;接着,出示表1的后两列,引导学生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填入表中。
  /cm2长/cm宽/cm第1个长方形第2个长方形第3个长方形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改编,是因为我们认为例4解决的逻辑思路是先有几个正方形,再摆出长方形,由此可以直接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间接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说,这样摆出的长方形,其面积与长和宽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将长和宽列在表格中,是为推出一般规律,即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特殊例子而准备的。
  其次,将教材例5(见图2)中的第一个图作为“第4个长方形”,第二个图作为“第5个长方形”,给教材例5增加一个表格,即表2(“长方形长”“长方形宽”两列放在前面,“正方形个数”“长方形面积”两列放在后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填入表中,再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并填入表中。
  /cm2第4个长方形第5个长方形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改编,是因为我们认为例5解决的逻辑思路是先有给定的长方形,由此,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比较简单,量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复杂。量长方形的面积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假设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足量的):(1)将长方形内部摆满,从而数出正方形的个数便是长方形的面积;(2)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一行和一列)摆满,从而分别数出(一行和一列)正方形的个数,算出长方形所包含的正方形个数便是长方形的面积。无论如何,此时,长方形的面积依旧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个数得出的,与长方形的长和宽还没有建立实质性联系——增加这个表格,也是为推出一般规律,即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特殊例子而准备的。
  再次,教师可以将填好数据的表1和表2并在一起展示出来,然后用技术掩盖住“正方形个数”这一栏。教师可以说:如果不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个数,我们看看,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发现、探索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隐去“正方形个数”这一栏,就是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作为“脚手架”或“证明中介”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此时就要完全退出了。
  然后,教师可以在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例6(见图3)的同时,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进行验证,然后隐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更为抽象地理解和内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图4中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认识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
  上述改编教材内容后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逻辑推理”的两个方面,即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其中,合情推理集中体现在例4到例6的改编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充分展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帮助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从合情推理的角度来说,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只是一个结果,这中间的过程才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习得的数学素养。此外,演绎推理集中体现在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改编过程中,其核心在于从公认的前提出发,经过合乎逻辑的推导,得出相应的结果。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变换的方式来“说明”(其实就是推理或证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二、“逻辑推理”培养的注意事项
  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充分发挥数学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只有强调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与综合,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放在核心地位,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上述案例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培养的可能性,也体现了“逻辑推理”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情推理的培养
  合情推理是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的主要形式,而归纳推理是小学数学合情推理的主要内涵。严格来说,归纳推理是科学发现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学上的诸多结论都是数学家通过归纳方法得出的,比如费马大定理:当整数n>2时,关于x、y、z的方程xn+yn=zn没有正整数解。合情推理的关键在于猜测、直观,在于从特殊中发现事物存在的一般规律,并加以合理的说明或辩护。合情推理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给学生猜测的空间和可能。
  一方面,教师应该在需要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探索之处给予学生相应的空间。比如,上述案例中,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即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探索,为其发现结果做好铺垫。然而,此时有些教师可能会这样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更简便?倘若如此,前面的摆和量等操作以及由此得出的表格中的数据都将毫无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有些地方的学生甚至不上这节课,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其解决问题。我们就曾在听课中遇到过这样一种现象:一位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要让老师知道他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在上课过程中对摆和量等操作的兴趣不大。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再做上述那样的提问,可能40分钟的课只要10分钟即可上完,但是学生不能从中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创设学生能够猜测和探索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合理的发现。比如,教学乘法口诀时,一位教师呈现口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得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后,提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仅就这一段口诀的呈现形式而言,有多种可能的发现:有的学生会说“有的有‘得’,有的没‘得’”,有的学生会说“第一个数字都是二”,还有的学生会说“得数不超过二十”,等等。究其原因,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探索时,没有创设“最近发展区”,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教师想要的结果或较为合理的结果。再如,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时,要让学生感知到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教师就要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学生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否则π的得出会让学生觉得很意外。正如上述案例中,之所以在例5中增加表格,就是要将例4和例5联系起来,从而在后续猜测和探索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如此,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就既较为自然,也符合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
  2.让学生对发现进行验证和运用。
  一方面,合情推理(尤其是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不完全归纳法)的发现需要经过验证(通常是返归特殊)才能保证准确性,这是科学发现必经的环节。上述案例中,将例6改造为学生验证活动的目的即在于此。如果学生仅仅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得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验证,那么结论的有效性是可疑的。
  另一方面,科学发现的结论需要能为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以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需要设置一些实际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所得结论的价值和意义。而且,科学发现的结论需要能为科学本身服务,即从这一结论出发得出更多或更具价值的发现。若在后续发现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则需要重新思考这一原初发现的科学性,而这便涉及演绎推理。
  (二)演绎推理的培养
  演绎推理是一种严格的数学推理,并集中体现在中学的几何证明中。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很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虽然严格的演绎推理可能较难在小学数学中体现,但是演绎推理内在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加以培养。这一思维方式是指在数学观念系统作用下,由若干数学条件,结合一定的数学知识、方法,对数学对象形成某种判断的思维操作过程。换句话说,它是在公认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被认可的推导,得出确信的结论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说理”。以此观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理的精神。
  1. 渗透说理的方式(演绎推理的基本规范)。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是这样编排的:先让学生认识多边形,即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再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例题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对实际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的平行四边形的概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形成抽象的认识。大多数教师一般也都是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进行教学的。
  但是,从培养说理方式的角度来看,若像教材那样,仅仅要求学生说出“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不够的:这样的话,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不需要任何依据的,从而与培养演绎推理能力是相背离的。此处,虽然学生说不出“对边平行”的几何定义,但是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比如,两个相对边的方向是一样的,两个相对的边是一样长的,等等。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精确地描述平行四边形,而在于让学生体会到要说明一件事情,需要一些基本条件,比如,首先它需要是四边形(这是前提),其次它的两个相对的边需要方向一样、一样长,然后就能判断它是平行四边形了。这里,“首先—其次—然后”的过程,其实就是演绎推理的基本规范,即在明确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推导过程,得到相应的结论。
  如此方式可以在小学数学诸多内容的教学中渗透。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其实,数学交流能力的核心就在于数学逻辑能力。
  2.建立基于逻辑的学习共同体。
  说理其实是为了说服他人,让他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因此,要提倡学生互评,让学生有学习共同体的意识。但是,通常的学生互评的问题在于,评价的学生仅仅注意被评价学生的言语、行为的结果和表现等,极少从逻辑的角度进行评价。当然,这与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引导有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基于逻辑的学习共同体:要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合乎逻辑的意识。比如,当某一学生向全班其他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是平行四边形时,其他学生不仅需要关注他说的结果,更应该关注他做这样的判断的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
  正如上述案例中最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那样:首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得到确认,这是后续推导的前提;其次,将长方形的长“缩短”,变成与宽一样长,此时长就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宽也随之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以宽,则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边长乘以边长。在长期的教学中,若能够不断地让全班学生感知这一过程,慢慢地培养这样一种逻辑推导的过程意识,则全班学生也会逐渐地形成基于逻辑的学习共同体,进而培养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由上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可为。如果做得到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数学核心素养,而且能让学生喜欢甚至爱上数学。因为,“到位”就意味着深入学生的心田,不脱离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运作:观察、类比、归纳、概括、分析、综合、说理、辩解、质疑……乃至“证明给你看”!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下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实践研究”(编号:18JYC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孝达,陈宏伯,李琳.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枫枫.“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设计探析[J].数学之友,2015(4).
  [3] 连四清,方运加.“合情推理”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4] 徐斌艳.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6).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规律”是学生认识数学和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主要有三类表征:一般性“探索规律”、专题性“探索规律”和综合性“探索规律”。“探索规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事实,经历规律探索的过程,理解规律存在都具有前提条件,体悟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探索规律数学事实内容表征审美表达  “探索规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之一, 是让学生通过观察
期刊
摘要:德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的存在,最终过上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让学生关注生活,即“我”看到这样做;反思生活,在生活中主动体悟“我”为什么这样做;建构生活,深刻认同“我”应该这样做。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儿童生活  鲁洁教授指出:“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它的关注是
期刊
摘要:以《巧分遗产》一课为例,展示小学数学故事课程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样式。教学过程分为“故事呈现”“智慧探究”“策略应用”和“总结拓展”四个环节。主要教学立意是:用数学故事浸润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建构和体悟;通过拓展延伸使课堂“意犹未尽”“枝繁叶茂”。  关键词:数学故事课程主题式教学巧分遗产“借还”策略  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客观性较强且约定俗成的知识,通常被称为“数学规定”,诸如一些数学概念的命名、符号表达、书写格式和运算法则等。审视“数学规定”的教学,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定”的必要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延展性,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定”的深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规定数对确定位置  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客观性较强且约定俗成的知识,通常被称为“数学规定”
期刊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除课后练习题之外,另有配套的《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三者互为补充,构成了辅助学生读与写的整体。教师应用好这些配套习题:借题助读,把握文章重点;借题促写,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配套习题阅读练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后均附有思考练习题,另有配套的《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三者互为补充,构成了辅助学生读与写的整体。这些习题都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
期刊
本刊小学教育教学版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19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注重打通学科界限,与大家一起,跳出学科看教学,并努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遴选出如下话题:  1.国外读写教学新方法及其教学启示;  2.统编教材分析及其教学实施;  
期刊
摘要:学生准确建立方程模型,顺利完成思维跨越的关键,在于对“等价”这一方程本质特征的理解。《等式与方程》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情境中感受方程,增强直观感知;在分类比较中体会方程,认识外在形式;在辨析交流中理解方程,掌握本质特征;在问题解决中深化认知,体验模型思想。  关键词:方程本质模型思想等式与方程  《等式与方程》是方程内容的起始课,被安排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这一
期刊
摘要:教學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如果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教学有效性出发,对教学细节精雕细琢,就能使看似平常的课堂有滋有味,使看似简单的课堂演绎得深刻、丰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预设,有效把握细节,具体做到:放大细节,从简单走向深刻;点亮细节,从模糊走向清晰。还应捕捉生成,有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更要带着他们深入文本,走进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具体方法有:提取信息,领会语言表达的独特性;比较阅读,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借力想象,感知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分享交流,洞见语言表达的思想性。  关键词:语言表达提取信息比较阅读想象分享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更要带着他们深入文本,走进
期刊
摘要:正确使用借物喻人法,能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更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生习得借物喻人法主要有三条策略:一是反复研读,明确“物”之特点;二是对比品读,领会“物”之品质;三是拓展阅读,悟得“人”之精神。  关键词:借物喻人反复研读对比品读拓展阅读  借物喻人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品格。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使用借物喻人法,能使文章立意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