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督导是高校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一种监督机制。但每个高校的培养目的有所不同,因而教和学的质量指标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之一的教学督导运行模式应因校而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学督导工作应不断创新运行模式,采用不同督导手段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绩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需要。
关键词: 教学督导 创新 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高等学校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教学督导工作应运而生。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近20多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对保障和稳定高校1999年扩招以来的教学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督导方面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督导模式和方法,随着时代进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因此,原有教学督导方法已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讨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创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
一、高校现有教学督导模式
现在各高校教学督导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基本由学校领导下的校级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的督导组成的督导体系,制定一系列督导制度,其督导对象和主体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主要体现的是督“教”,功能是针对教师的五个方面[2]:(1)服务功能,(2)督促检查功能,(3)引导或指导功能,(4)激励、鞭策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现在高校督导的基本做法是: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随堂听课、课程试卷检查、期中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常规教学环节检查[3]。其实,更普遍的做法是随堂听课,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到课堂和实验室听课观摩,按照学校制定的听课表的要求,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评估,听课后,督导组成员或相关教研室老师一起讨论,然后,通过督导组长或教研室主任将讨论结果、相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但授课教师有没有认真采纳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很多高校在督导方式方法方面尽量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因为督导与被督导都是同院系的同事,专业相同或相近,都很熟悉,督导组的人不好意思当面说同行之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此,督导组采取的办法是督导与被督导在人际情感、工作空间、学科专业上保持零距离[4],使提出的问题不但专业、中肯,而且督导人员和教师以一家人的身份在一起,以聊天形式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渴望被承认和肯定、被人尊重的心理,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使教师自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内心接受督导组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督导模式对教学质量提高是否有效,一线教师对督导模式是否满意呢?研究显示[5],很多教师对现行这种督导的作用不完全了解,只是部分知道。也有调查表明[6],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没有促进作用。
二、突破现有思维,创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督导模式
1.提高认识,突破传统思维。
从现在高校督导模式看,不管各高校采用什么样的督导模式和创新,都把督导对象指向教师,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督导手段上都揪住教师不放,几乎忘记另一个对象,教学督导,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过程,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学督导必须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进行督导。然而,可以发现高校现在的督导只顾督导教师的“教”,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好坏只与教师有关,与学生毫无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创新督导模式,要真正通过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对教学督导的认识,必须在教学督导思维上进行突破,即必须认识到,教学督导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督导的综合过程,而不像现在意识到的只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单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督导的能动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方聯动,才能真正使教学督导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创新督导模式。
现在高校教学督导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督导,事实是即使教师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学生就是不听,甚至不去上课,最后,成绩和质量都无法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强调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进行督导。
首先,高校教学督导组要弄清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公司或企业上岗,不需要另外做相关培训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应用型人才不光有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有高水平,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更高,这样才能更受社会喜欢,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有社会担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其次,将学生的行为纳入督导范围。教学督导组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建立督导模式时,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也就是说,不光督导教师的制度和建立督导教师的模式,还要平行地制定督导学生的制度和建立相应的督导模式或方法,因此,要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督导制度和模式,要把学生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纳入督导范围,比如,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上课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对人际关系正确相处重要性的认识等。
最后,建立新型教学督导模式,创新督导手段,改进督导方法。既然把学生纳入督导范围,那么督导组不能只督导教师“教”的行为,还要督导学生“学”的行为,这样才能使良好的“教”最大限度转为学生“学”的成果。因此,可以采用如下督导模式:
(1)建立学生协督员。即可在每个班选定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督导组的协助督导员和联系人,督导组可将督导学生的“学”行为制度发给协督员,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进行督导,就督导中看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给学校或二级学院督导组,然后,督导组可对“学”行为不好的学生进行面谈,或召开相关会议,敦促学生改进“学”的行为,并建立跟踪落实制度,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学”的行为。
(2)随堂听课,督导教师“教”的同时,督导组人员可同时对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督导,点学生人数,看学生到课怎么样;听学生回答问题,看学生说得怎么样;看学生上课时,听得怎么样;查学生作业本,看学生做得怎么样。并对“学”的行为不正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教学质量不光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
总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教”和“学”高度统一,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昌德.论高校教学督导的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8,7:204-207.
[2]许桂娟,王凯锋.创新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绩效[J].税务与经济,2008,2:109-112.
[3]白解红,袁俏.创新教学督导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活力[J].2014,4:70-76.
[4]侯锐.高校院级教学督导工作的若干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7-70.
[5]姚相全,周东明.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66-69.
[6]张勤.普通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联盟问题探讨——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58-161.
基金项目:1.嘉应学院第十二批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015年);2.嘉应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GDJG 20142443)。
关键词: 教学督导 创新 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高等学校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教学督导工作应运而生。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近20多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对保障和稳定高校1999年扩招以来的教学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督导方面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督导模式和方法,随着时代进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因此,原有教学督导方法已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讨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创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
一、高校现有教学督导模式
现在各高校教学督导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基本由学校领导下的校级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的督导组成的督导体系,制定一系列督导制度,其督导对象和主体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主要体现的是督“教”,功能是针对教师的五个方面[2]:(1)服务功能,(2)督促检查功能,(3)引导或指导功能,(4)激励、鞭策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现在高校督导的基本做法是: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随堂听课、课程试卷检查、期中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常规教学环节检查[3]。其实,更普遍的做法是随堂听课,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到课堂和实验室听课观摩,按照学校制定的听课表的要求,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评估,听课后,督导组成员或相关教研室老师一起讨论,然后,通过督导组长或教研室主任将讨论结果、相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但授课教师有没有认真采纳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很多高校在督导方式方法方面尽量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因为督导与被督导都是同院系的同事,专业相同或相近,都很熟悉,督导组的人不好意思当面说同行之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此,督导组采取的办法是督导与被督导在人际情感、工作空间、学科专业上保持零距离[4],使提出的问题不但专业、中肯,而且督导人员和教师以一家人的身份在一起,以聊天形式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渴望被承认和肯定、被人尊重的心理,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使教师自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内心接受督导组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督导模式对教学质量提高是否有效,一线教师对督导模式是否满意呢?研究显示[5],很多教师对现行这种督导的作用不完全了解,只是部分知道。也有调查表明[6],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没有促进作用。
二、突破现有思维,创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督导模式
1.提高认识,突破传统思维。
从现在高校督导模式看,不管各高校采用什么样的督导模式和创新,都把督导对象指向教师,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督导手段上都揪住教师不放,几乎忘记另一个对象,教学督导,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过程,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学督导必须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进行督导。然而,可以发现高校现在的督导只顾督导教师的“教”,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好坏只与教师有关,与学生毫无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创新督导模式,要真正通过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对教学督导的认识,必须在教学督导思维上进行突破,即必须认识到,教学督导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督导的综合过程,而不像现在意识到的只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单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督导的能动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方聯动,才能真正使教学督导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创新督导模式。
现在高校教学督导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督导,事实是即使教师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学生就是不听,甚至不去上课,最后,成绩和质量都无法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强调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进行督导。
首先,高校教学督导组要弄清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公司或企业上岗,不需要另外做相关培训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应用型人才不光有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有高水平,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更高,这样才能更受社会喜欢,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有社会担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其次,将学生的行为纳入督导范围。教学督导组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建立督导模式时,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也就是说,不光督导教师的制度和建立督导教师的模式,还要平行地制定督导学生的制度和建立相应的督导模式或方法,因此,要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督导制度和模式,要把学生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纳入督导范围,比如,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上课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对人际关系正确相处重要性的认识等。
最后,建立新型教学督导模式,创新督导手段,改进督导方法。既然把学生纳入督导范围,那么督导组不能只督导教师“教”的行为,还要督导学生“学”的行为,这样才能使良好的“教”最大限度转为学生“学”的成果。因此,可以采用如下督导模式:
(1)建立学生协督员。即可在每个班选定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督导组的协助督导员和联系人,督导组可将督导学生的“学”行为制度发给协督员,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进行督导,就督导中看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给学校或二级学院督导组,然后,督导组可对“学”行为不好的学生进行面谈,或召开相关会议,敦促学生改进“学”的行为,并建立跟踪落实制度,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学”的行为。
(2)随堂听课,督导教师“教”的同时,督导组人员可同时对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督导,点学生人数,看学生到课怎么样;听学生回答问题,看学生说得怎么样;看学生上课时,听得怎么样;查学生作业本,看学生做得怎么样。并对“学”的行为不正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教学质量不光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
总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教”和“学”高度统一,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昌德.论高校教学督导的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8,7:204-207.
[2]许桂娟,王凯锋.创新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绩效[J].税务与经济,2008,2:109-112.
[3]白解红,袁俏.创新教学督导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活力[J].2014,4:70-76.
[4]侯锐.高校院级教学督导工作的若干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7-70.
[5]姚相全,周东明.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66-69.
[6]张勤.普通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联盟问题探讨——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58-161.
基金项目:1.嘉应学院第十二批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015年);2.嘉应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GDJG 20142443)。